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县公安局经侦工作侧记
近年来,**县公安局经侦大队充分发挥“打击、服务、参谋”三大经侦职能作用,建立完善向派出所、重点企业和相关行政执法部门延伸的工作机制,不断提高经侦工作先期控制、主动进攻和防控能力,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今年以来,经侦大队共破获各类经济案件5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70名,为国家、集体和个人挽回经济损失500多万元。
按照经侦工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职能转变的要求,**县公安局经侦大队将经侦工作延伸到基层派出所,在派出所建立兼职经侦联络员,负责辖区内各类经济案件线索、发案趋势等情报信息的收集上报,掌握深层次经济犯罪线索,反馈经济犯罪预警性信息,从而预防、发现控制经济犯罪。由于经侦工作触角延伸到基层派出所,公安机关对社会面的经济犯罪动向有了全面掌控。今年5月,城区派出所经侦联络员在清查出租房屋时,发现**某街道居民楼有100多个操外地口音人员聚集,猜测他们可能从事非法传销。**县公安局经侦大队在得到信息反馈后,及时与工商部门联系,迅速查明这是一个以张某为首的100多人组成的传销组织,他们从兰山区转移到**县正准备开展非法传销。警方迅速将张某等4人刑事拘留,对另外的人也分别作了处理,及时消除了这一社会不稳定因素。
通过对全县30多家重点企业的经营、管理等状况的全面调查摸底,**县公安局经侦大队有针对性地建立了重点企业档案,并实行定期上门走访等多种形式,与企业建立热线电话,建立警企联系制度,为辖区企业提供良好的法制保障,最大限度堵塞了滋生经济犯罪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同时,经侦大队在企业内确立相关负责人为经侦信息员,加强经常性联系,主动介入到企业的大型经济活动,收集经济犯罪线索,对涉嫌经济犯罪的,及时立案查处,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对涉及经济纠纷的,提出解决问题的法律途径,积极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在建立企业经侦信息员的同时,规定每名民警分别联系一家效益好的企业、一家效益一般的企业和一家效益差的企业,并开展差异化服务,即针对不同企业开展不同服务,对效益好的企业,帮助其对业务员、营销员进行法制教育培训,打好“预防针”,增强企业自我保护意识;对效益一般的企业,帮助其查找管理中的漏洞,提出防范建议,增收节支,促进企业效益好转;对经营困难、资不抵债、可能有经济违法犯罪问题的企业,提前警示,尽早预防,从根本上预防案件的发生,努力为企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对金融、保险业、货运部,公安机关将最新作案手段、发案新动态及时反馈给企业,企业也及时反映经营情况,做到信息互动。
**县公安局经侦大队与工商、*、质监、烟草等部门建立了定期联系制度,定期不定期地召开联席会议,加强相互协作与配合,共同商讨打击经济犯罪。2007年初,经侦大队到盐务局调研时了解到,**县盐业市场上非法经营食盐的情况比较严重,单纯的行政处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经侦大队主动与盐政部门联系成立了执法领导小组,对重大问题认真研究,统一思想认识,统一部署安排。自2007年以来,经侦大队与盐政、工商等部门密切配合,对全县食盐经营情况进行了专项整治,共查扣非法经营的无碘食盐150多吨,行政处理违法人员12名,有力打击了扰乱盐业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活动,净化了**县的盐业市场经济秩序。
同时,**县公安局经侦大队还利用行政执法部门获取的信息,加强源头控制,对受过行政处罚和有违法犯罪苗头的企业,列为调控对象重点管理。该大队建立了因经济犯罪被打击处理人员档案,跟踪掌握这些人的活动情况,为防范经济犯罪打下基础,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防控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