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办公文秘 >> 理论调研 >> 浏览公安
  • 对基层公安机关构建“大宣传”格局的调查与思考

    时间:2009年06月29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最近,公安部党委明确提出公安机关要树立“大宣传”意识的要求。已经下发的今年全*政治工作要点也明确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提升公安队伍的战斗力、公信力和凝聚力。**省公安厅去年也出台了关于构建公安机关“大宣传”工作格局的19条实施意见。基层公安宣传工作肩负“内聚警心,外树形象”的重要职能,如何加快构建“大宣传”格局,更好地助推三项建设实现科学发展,成为基层公安机关亟需破解的一道难题。一季度以来,我们和政治处的同志一道对基层公安机关如何构建“大宣传”格局这个课题作了一些粗浅的调查研究。

        调查发现,当前基层公安文化宣传工作发展势头总的是好的,但由于受一些主客观条件的影响和制约,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

        一是公安宣传的基本定位“不对头”。一些同志找不准新形势下基层公安宣传的位置,“公安宣传是敲边鼓”的认识还有一定的倾向性。一些基层单位领导的认识仍停留在较低层面,认为宣传工作无非是配合中心工作“搞一些小活动”、“登两篇小豆腐块”、“照几张小照片”,应对上级文化宣传机构和新闻单位做做联络、跑腿和协调工作,在全部公安工作中起些“霓虹灯”的作用就行了。在工作指导思想上,有的认为公安宣传工作太敏感,搞得不好容易犯错误,面对采访就紧张,要求提供报道线索就推诿。有的是一味求安求稳,“只干不说”或者干脆“干成了也不说”。有的没有“大宣传”概念,不会抓“深度报道”,不注意发现和宣传典型,宣传工作一无策划二无计划,“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要么就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满足于一般性的动态报道,缺乏对宣传工作真正意义上的领导和重视。

        二是公安宣传的基本队伍“有硬伤”。基层公安机关警力匮乏,人手紧缺,有的没有专门的文化宣传机构,而是由办公室、政治处、指挥中心、纪委等综合部门负责对外宣传工作,宣传力量以兼职通讯员为主体,有的一身兼几职。由于这些综合部门的工作本来就很繁重琐杂,正常的公安业务工作都应付不过来,兼职宣传工作明显“心有余而力不足”。同时,在基层公安队伍中,能熟练掌握公安宣传业务,具有较强文字工作能力的民警非常缺乏,宣传民警的业务素质普遍不高。好不容易凑起来的宣传队伍,由于缺乏“新闻眼”,在实际工作中通常会出现“三个不知道”:一不知道什么是新闻、二不知道怎么抓新闻、三不知道如何将新闻效应最大化。我们开发区分局近年来,为搞好公安宣传工作,曾面向社会招收文员,想方设法来壮大通讯员队伍,组织开展内勤(通讯员)各类培训,但收效也不明显。另外,单位的激励机制忽略宣传工作,也很难调动积极性,不利于宣传人才的成长,直接影响了宣传工作质量和效果。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浅论公安行政强制措施
  • 下一篇:关于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思考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