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公安民警在进一步深入开展“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电视电话会议后,认真抓好会议精神和各级领导讲话精神的贯彻落实,以开展“公安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为载体,以“保稳定、创平安、构和谐、促发展”为目标,认真做好“大、走、访”三篇文章,各警种、各部门突出重点,将大走访与履行职责紧密结合,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抓住法制宣传、侦查破案、化解信访及解决治安突出问题等环节,以实际行动不断推进“大走访”活动深入开展,收到了较好的成效,努力为晋城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大走访”总体情况
全市公安机关“大走访”活动通过召开座谈会、上门走访和广泛听取党政机关、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邀监督员、群众代表、社会各界对公安工作的意见、建议后,通过警民互动,进一步收集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引导群众了解、理解和支持公安工作。从关注民生、重视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的高度,倾听民声,汇集民意,加强警民互动;关注热点,深入群众开展法制宣传;送服务、排民忧,坚持为民办实事; 解民难、保民安,集中攻克一批大案要要和多发性侵财案件;变“上访”为“下访”,为“两会”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两抢一盗”等治安突出问题,专门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开展打击多发性侵财犯罪、抓逃犯专项行动。各警种通过加强对重点部位、重点时段的伏击守候,力争抓现行,及时发现和查获一批案件,以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一是“大走访”不能流于形式。有的地方把大走访,作为一项工作来完成,这肯定是对的,但是也要看到要把此此活动做深、做细,也确实不容易。有的单位是为了应付,认为是“车到码头人到站”,活动结束任务完。
二是“大走访”不能以走访关系户为主。要走访问对立面,才能起到走访的效果和发现对公安工作的评价,当然也要把握一个“度”。要多走访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众,多听听他们的心声。
三是“大走访”不能绝对的为民办所有事,但也要让群众心里高兴。不能以行动代替方法,要讲究方式方法,要有针对性,要把工作做到点子上。
(三)深入开展“大走访”活动,进一步掀起“大走访”高潮
一是围绕“三大”做文章,营造浓郁活动氛围。全市公安机关在认真落实公安部、省公安厅“大走访”活动部署的同时,强力启动“民警进万家”活动,形成“领导作表率、民警齐参与”的大走访格局,营造了浓郁热烈的活动氛围,确保了“大走访”活动的整体推进。各级领导表率作用要大。要将“大走访”活动作为当前全市公安机关的一项政治任务,分阶段、分步骤制定了“大走访”活动的完成情况,局党委成员分片联系“大走访”活动,定期督导活动开展、走访联系对象、解决反映的问题,保证“大走访”活动有序开展。各区市县公安局长、各基层派出所长带头深入基层、深入社区、深入群众,带头走访调研、帮扶慰问、化解矛盾,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全警走访规模要大。全市公安民警广泛参与“大走访”活动,将走访任务分解到各警种和基层派出所,落实到责任领导和公安民警,形成了全警动员、全员参与、全面深入的“大走访”活动格局。各县市区公安局(分局)要从解决群众反映的疑难问题入手,集中力量攻坚克难,有效解决了一批涉访涉诉问题,侦破了一批积压的典型案件,有效疏导了“走访对象”的不满情绪,迅速打开了工作局面。各基层派出所组织辖区民警走进社区街巷、走进山村院落,全面开展新一轮入户调查,有力提升了“大走访”活动的社会覆盖面和群众知晓率。走访宣传声势大。在市局公安网开辟“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专栏,广泛宣传动大走访活中的好人好事和典型经验,及时反映“大走访”工作动态和特色亮点。采取上门走访、发放传单、张贴标语、书写板报等形式,通过各种媒体广泛宣传“大走访”活动的目的意义,增强了“大走访”活动的社会效果,形成了强大的宣传声势。
二是围绕“四走”做文章,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以获取一批线索、破获一批案件、消除一批治安隐患、整治一批治安乱点、化解一批不稳定因素为目标,不断增强“大走访”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针对重点人员走。全面排查劣迹人员、吸毒人员、涉访涉诉人员等“三类”重点人员,落实责任领导和走访民警,建立走访档案和记录,开展多轮回走访,做到走访到位、帮扶到位、稳控到位,及时消除各种不稳定因素。泽州县局制定的走访记录本,就是一个很好的见证。锁定重点区域走。以城郊结合部、车站周边、娱乐场所集中带和出租房屋、中小旅馆、网吧集中区为重点,集中警力、集中时间开展走访活动,深入了解重点区域的治安状况,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建议,强力整治治安突出问题,达到“走访一片、稳控一方”的效果。瞄准旅馆业、废旧回收业等重点行业,集中走访经营业主和从业人员,广泛获取涉案线索,及时侦破了一批流窜盗抢案件。围绕重点行业走。针对金融危机下的特殊经济环境和 “能源型”工业主导经济发展的实际,各级公安机关要列定一批重点行业和骨干企业开展大走访活动,竭力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中的困难和问题。结合职责任务走。将“大走访”活动与公安机关侦查破案、打黑除恶、平安创建、维护稳定职责紧密结合起来,发现并整改治安隐患、消防隐患和安全生产隐患,实现“大走访”活动与公安本职工作“两促进”,更好地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交警、治安等警种制订出台一系列的便民利民措施,阳城交警大队在最短时间内改变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积极为民做实事,深受群众好评。
三是围绕“五访”字做文章,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要“访”活工作思路。紧紧抓住市、县“两会”召开的有利时机,围绕侦查破案、治安管理、规范执法、安全防范、服务群众等问题,统一制作《征求意见表》,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展“专访”,广泛征集民意代表对公安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积极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公安工作,努力争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公安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关于加强“天网工程”建设、解决派出所建设经费、加强警务室建设等意见和建议要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确实抓紧研究落实。要“访”清社情民意。坚持“问计于民”、问政于民”,与广大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心贴心帮扶,及时了解和掌握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意见建议。结合群众的所期所盼,全市各级公安机关相继推出了一系列的便民服务措施,进一步拓宽便民服务渠道,强力规范执法行为,着力提升服务水平,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要“访”出和谐关系。针对全市特困群众、孤残人等困难群体,实行市、县公安机关联系贫困村,领导干部联系贫困户,农村、社区民警对口联系留守儿童的帮扶制度,积极为困难群众送温暖、献爱心,增进了公安机关与人民群众的感情。“访”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群众看公安,关键看破案。各单位和基层民警要把走访群众与整治治安、摸排线索结合起来,通过采取辖区走访、巡逻防范等多种形式,为群众排忧解难,消除辖区治安隐患,采取有力措施,以最快解决办法,集中攻克一大批大案要案,确保社会政治和治安大局的稳定,以实际行动回应受害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新期待。“访”出差距和合力。真正访出公安民警服务群众和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新期待的差距;访出公安民警与人民群众共同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