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警务管理 >> 交警大队 >> 浏览公安
  • 浅谈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如何建立交通安全宣传长效机制

    时间:2009年11月14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近几年,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在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方面作了不懈的努力,从内容上、形式上不断推陈出新,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加大了交通安全宣传工作力度,提高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意识,规范交通行为,最大限度的减少人为因素造成交通事故的概率下面。但是建立“五进”宣传长效机制,全面消除交通安全教育盲点,建立“五进”宣传长效机制并不是交警一家能完成的事。笔者就结合**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近年来开展"五进"宣传活动的现状、存在了问题及下步工作对策作一初浅剖析。

        一、主要措施和做法

        近年来,经过不断地摸和创新,“五进”宣传模式作为一种科学的宣传体系在全*范围内推广,其宣传的程序和步骤采取由点到面的一种放射性方式,将交通安全法规逐渐推广至全社会,可谓到边到角,覆盖面广。**大队积极创新宣传模式,领导重视、部署得当、实施有力,促进了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使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工作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责任到人,督察到位。“五进”宣传活动开展以来,**大队党总支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全面安排,层层落实,大范围,全方位地开展交通安全宣传,大造舆论声势,在全县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大队结合已经实施过的交通安全宣传活动有关举措,总结经验,吸取精华,改正不足,全面推进道路交通安全宣传“五进”活动向纵深发展。

        多策并举,宣传有方。为使“五进”活动有声有色的开展,大队采取了多种措施:一是启动了一台交通安全宣传车,车上配备音响设备,滚动播放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车厢拦板分别悬挂宣传图画在全县各个乡镇进行巡回展览。二是印发致全县农民、学习、驾驶员、市民公开信各**份,要求各中队民警免费向全社会发放,力求人手一份。三是主动与教育部门和电视台联系,在全县各重点中小学校组织学生观看“平安一路”和《关爱生命,安全出行》等专题录像,在电视上播放了 “关爱生命,安全出行”教育警示录像。四是举办交通安全宣传栏。目前在大队门前和各中队门前及部分厂矿、社区、学校举办了交通安全宣传专栏**处,以《道路交通安全法》和交通事故典型案例的分析为主要内容,开展特色宣传,增强舆论声势。五是在人口密集的街道、社区、乡镇悬挂宣传标语,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六是在《**》杂志在全县发行量较大的特点,大队积极和杂志社联系,力求每期杂志刊登一版交通安全宣传专栏,进一步巩固和加大了交通宣传力度。使交通安全融入到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中。七是充分发挥道路交通管理协会的作用,通过驾驶员自身的切身经历,结合他们所掌握的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在所从事的单位或社区进行道路交通安全知识讲座,宣传交通安全常识,并带头遵守交通法律法规,在群众中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八是继续推进交通安全示范村和交通安全学校的建设,力求将交通道路安全宣传工作模式化、日常化、长久化,有效地促进了“五进”活动的顺利开展。

        保障有力 多警联动。为认真做好开展“五进”活动的工作,不走马观花,不走过场,不搞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大队发动全体民警共同参与并与派出所联动,采取"三定"(定辖区、定对象、定责任)措施,层层落实,级级分解,做到人人头上有指标,个个肩上有重任,全体民警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从而使“五进”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各项宣传举措已做到家喻户晓,老幼皆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为营造**安全、文明、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二、“五进”宣传缺乏创新

        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主要内容为交通法规和典型交通事故,局限于宣传从业者自身素质和大多未经专业培训的状况,交通安全宣传的题材选材不广,挖掘不深,大都处在见子打子和就事论事的阶段,极少深作分析和系统梳理,且宣传的说教味太重,缺少人文主义的关怀。加上作为载体的各种宣传形式长久不变,很少创新,难以适应复杂的交通参与群体的需求。目前,基层大队的宣传活动以媒体宣传、悬挂横幅标语、开展交通安全咨询、举办图片巡回展宣传和办学习班、开座谈会等传统方式为主,总的来说突破甚少,远远滞后于时代的发展,根本不能满足群众求新、求变的心理。久而久之,缺乏新意的宣传不仅难以被群众接受,达不到预期效果,就连交通安全宣传工作者本身也觉得重复乏味,逐渐丧失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宣传求有不求鲜。目前的交通安全宣传大都是根据上级部署,配合当前交通管理的重点工作开展的。宣传配合交通管理工作,营造出较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工作的开展。但也正因为如此,交通安全宣传呈现出一种突击性和应付性,整治活动结束了,宣传也就换了主题。而良好交通意识的形成却需要长期的宣传教育才能逐步奏效,短期的突击宣传根本无法使交通参与者的意识形态和交通习惯有较大的改变。

        宣传教育内容痼癖。效果不显著.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很多浮于表面,走过场、搞形式,喊几句口号、开数次大会、发许多传单、搞一回“万人签名”的噱头就算对驾驶员面对面进行了教育,交通参与者就能提高交通安全意识,事实上这样的宣传效果如何,大家心中有数。

        交警一家作战,部门协作不足。交通安全系万家,这是多年前就叫响的一句宣传口号,充分表明了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应是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一项综合工程,需要政府重视、社会各界支持,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然而在实施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时,多半仍是靠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来牵头协调,其它部门很少主动提及这项工作,即使参与工作也是被动配合,交通安全宣传的重责大部分落在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身上,工作量极大。

        保障不力 资金短缺。公安交通管理的很多专项行动都要求宣传部门打头阵,为工作顺利开展打好舆论基础,每年开展统一的交通安全宣传等活动,更是宣传部门的重头工作,加上年度考评中对宣传部门提出的种种考核目标的压力,以及要为媒体供稿、开展对驾驶员的教育等日常性工作,宣传民警通常分身乏术,不胜重负。另一方面,资金的缺乏也导致宣传工作无法深入,“五进”活动开展以来,我大队用于宣传的各项经费支出高达80余万元,这部分经费财政不予预算,完全依靠大队自筹,对于一种长期有规划的宣传活动是远远不够的。没有资金的保障,很多活动只得因陋就简,这也直接影响到宣传的效果。

        三、建立多部门联动的“五进”宣传长效机制

        要把交通安全宣传工作做好,真正做到长效化、系统化和模式化,以基层大队的经验,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突破口。

        走向社会化,摆脱单兵作战局面。交通安全系万家,宣传教育工作仅靠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完成,难免势单力薄,容易顾此失彼。只有扩大它的实施主体,将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推向社会化,使之成为党委政府领导、各部门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系统工程,保障人员和资金,才能长期有效地坚持下去,使交通安全意识真正深入人心。纵观国外发达国家管理交通的成功经验,在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上政府都予以高度的重视,给予大力的支持与资助,保证相关部门的通力协作,并且都有一个较高级别的组织来协调和负责此项工作。

        发挥新闻媒介作用,扩大宣传面和知晓面。21世纪是信息爆炸时代,各类信息纷繁复杂,汹涌而来,充斥着世界各个角落。单靠宣传人员的力量要做好交通安全宣传工作远远不够,必须依靠各种传媒力量,将交通安全的信息多渠道大范围地传递出去,造成潜移默化的舆论影响。运用媒介进行宣传,要做到三个注意:一是要以正面宣传为主,倡导树立良好的遵守交通法规意识;二是要注意避免单方灌输的单纯说教,多作分析和思考,以事实为证,以说理服人;三是在多种媒体上宣传共同主题,互补不足,形成合力,扩大影响面。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手机呼机等通讯器材也都为宣传的一种新媒介,抓住人们求新求变的心理,在这些媒介上做宣传,往往事半功倍。

        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要做到成人和中小学生并重。近年来交通安全从娃娃抓起的教育工程在各地得到较好的落实,取得不小的成绩,一些地方还成立了少年交警学校,培训一批少年小交警,以小手拉大手的方式来推动全社会的交通安全教育。中小学生年龄小、涉世浅,交通安全知识缺乏,思维习惯还未定型,可塑性较强,是交通安全教育最容易出成绩的阵地,这项工作开展得最为顺利。但在抓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的同时,不能放松对成人交通参与者的工作力度。俗话说言传身教,成人不良的交通习惯,不可避免地对中小学生产生负面影响,且成人违规导致交通事故的可能性和概率远比中小学生要大得多。如果说对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是未雨绸缪,着眼长远,对成人就是当务之急,刻不容缓。对两者要并重同抓,不能厚此薄彼。

        交通安全宣传方式要推陈出新。宣传是一个广而告知的过程,它的影响力如何,首先取决于吸引到的注意力。毫无创意的宣传要达到影响交通参与者改变不良交通习惯的目的是不太可能的。当今社会人们每天接触到的信息难以计数,在当前经费少、人手不足的情况下,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要达到效果,更需要多花心思,巧为创新。因此,目前传统的宣传方式要逐步改革,跟上时代。

        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经常性的工作,也是一项艰巨的社会工程,社会日新月异,交通参与者的群体也进一步地复杂多样化,对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交警三基工程建设实践与探讨
  • 下一篇:交警“大接访”活动总结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