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社区警务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转变警务理念,适时做好宣传工作,警民树立农村社区警务战略思想。
通过社区警务核心理论学习,使每名民警理解农村社区警务的实质,把农村社区警务建设作为实现“社会”治安、全面提升农村警务工作水平的一项战略性工作来抓。在推行农村社区警务中,各部门、各警种要树立公安工作的大局意识,立足岗位,协同作战,积极参与农村社区警务建设。通过宣传等工作向群众讲解在农村建立社区警务的目的,争取群众的支持,调动群众在联户联防工作中的积极性。
(二)提高单兵民警综合素质。
在做好民警的业务、法律、等知识的培训的同时,加强社区民警有关群众路线、公共关系、警民关系、群众工作方法等专业内容的学习。
(三)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要抓住当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治安工作的时机,积极向地方党委政府阐明开展农村社区警务建设的战略意义和工作思路,积极争取他们在人力、物力、财力上支持农村社区警务工作,我们应当看到,制约社区警务建设的突出问题是警务室用房、经费紧张、警力不足问题。当地公安机关应当主动与当地政府部门进行协商,尽力争取社区警务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同时根据社区治安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由政府多渠道筹集资金,弥补经费不足。
(四)制定责任体系,逐步完善社区警务运行机制 一是科学设立警务室。要按照统一样式,统一标识,统一装备的要求,建立社区警务室,真正让派出所搬到群众家门口,使社区民警深入群众,扎根群众,做到权为民用,情为民系,利为民谋,方便群众,保群众平安。二是明确社区民警职责。要以 "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为目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当地实际相结合,落实社区民警五大职责,信息及时,人口底数清,防控到位,管理科学,警民密切。减少社区民警的任务指标,切实保障民警专心从事社区警务工作。二是抓好农村社区警务制度建设。建设社区警务制度,首先是落实责任制,根据人口、单位场所、治安复杂程度等因素,科学合理划分责任片。三是引进考核机制。以责任制为核心,量化社区民警的工作,并进行科学考核,增强考核的客观性、时效性。四是完善群防群治网络。农村情况复杂特殊社区民警要重点抓好群防群治队伍建设,做好这项工作能够有力的调动群众这一庞大的情报群体,在维护农村治安方面起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