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 文明执法 推进公安工作转型发展——市公安局副局长文明执法心得体会
公安机关的性质和任务决定,公安机关既是和谐社会的保障者,也是和谐社会的建设者。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治安形势都发生着深刻变化,和谐社会建设将面临着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公安机关应主动适应社会形势变化,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确立“以人为本、和谐至上”理念,紧紧抓住稳定、安全、发展、民生、公正等事关社会和谐的关键要素,大力推进公安工作转型发展,不断提升公安机关保稳定促和谐的能力,为保障和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作贡献 。
一、转变警务理念,增强维护社会稳定能力,有效提高保稳定促和谐的主动性
**市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均走在全省乃至全*前列。但是,在实现经济社会率先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也面临着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诸多矛盾。针对出现的新问题新变化,必须不断提升公安机关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改变传统的被动应对的局面,主动转变思路、转变维稳模式。一要坚持情报信息主导警务,提高维稳工作主动性。健全完善高效、灵敏的公安情报信息收集研判机制,探索建立双向预警模式,不断提高公安机关维护社会稳定的主动性、针对性。同时,按照预防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形成公安发现报告情况、党政领导批办、相关部门办理、维稳部门督办的工作格局。二要健全矛盾调解机制,有效防止矛盾激化升级。积极参与“大调解”机制建设,深入推进“公调对接”工作,运用调解手段解决社会矛盾。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带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深入开展大排查、大调解工作,依法妥善处理各类敏感问题,密切关注因征土拆迁、企事业转改制、劳资纠纷、环保治污等引发的矛盾,落实维稳工作责任措施,着力提高矛盾事前化解、善后处理成功率,确保把问题解决在基层、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三要畅通信访渠道,有序解决群众合法诉求。信访渠道是有效缓解社会矛盾的“减压阀”之一。近年来,**市公安机关认真贯彻《信访条例》、《公安机关信访工作规定》和《公安部关于建立健全信访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严格落实市、县级公安机关主要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三级联动接访制度和信访责任追究制度,规范公安信访工作程序,继续推进信访工作考核和信访信息化建设,畅通公安信访渠道,有效实现了“**不发生有重大影响的公安涉法信访事件”的工作目标。
二、推进警务方式改革,提高打防控整体能力,全力维护社会治安大局平稳
在社会形态深刻变化的过程中,随着社会人财物流动性增强,流动人口犯罪、跨地域犯罪和严重暴力犯罪发案将会保持在高位运行,始终是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突出问题。为此,公安机关必须加快公安勤务制度改革,推进公安工作转型,努力打造效能型公安机关,有效提高掌控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一要磨快打击犯罪尖刀。积极探索实践以情报信息为主导,集个案侦查、串并案侦查、信息侦查、便衣侦查为一体和“由案到人”与“由人到案”相结合的侦查模式,完善多手段同步上案、多警种协同作战的工作机制,切实充分发挥多警种协同作战合力,不断提高公安机关的核心战斗力。同时,妥善处理打大与打小的关系,努力实践“抓小案、带大案、破串案”的侦查理念,始终把打击“两抢一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等民生案件作为践行保障民生的具体体现,努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二要构筑严密防控网络。科学调整全市治安卡口和查报站布点,推进和规范治安岗亭建设,发挥岗亭治安防控的节点作用。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会面巡防机制和诸警种合成作战的快速反应机制,继续抓好四色布警、四班三运转等制度的落实,强化巡防实战技能培训和战术研究运用,不断提高打击现行犯罪能力。完善公安应急反应机制和扁平化实战指挥体系,认真落实指挥中心建设规范,建立“红蓝对抗”实战拉练长效机制,建立完善市县公安机关合成行动队,不断提高第一时间快速反应、应急处置能力。三要强化治安突出问题整治力度。建立治安形势分析评估机制,强化治安薄弱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整治,因地制宜地组织开展短时间、小区域、针对性强的打击、整治行动,着力解决社会治安的难点问题。全面落实对重点场所单位、专业市场、车站码头以及出租屋、小旅馆、空关房等重点处所的管控措施;建立校园警务室并配备专职保安,突出抓好学校及周边治安突出问题的整治工作,努力净化青少年成长的环境。切实加大对寻衅滋事、聚众斗殴、公开砍杀等严重扰乱治安秩序的违法犯罪的打击惩治力度,坚决防止形成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治安热点问题。
三、实施行政审批改革,不断提高行政效率,有效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可以说,发展是解决一系列社会问题、有效缓解社会矛盾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保障。因此,公安机关应不断增强服务发展的意识,主动通过大力推进公安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有效提高行政服务效率,不断提高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努力为和谐社会建设打下坚实基础。一要深化行政审批改革,提高行政效率,服务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围绕加强法治公安、责任公安和服务公安的建设要求,大胆改革创新行政许可工作,强力推进公安行政服务“两集中三到位”工作,并通过科学规范审批流程,简化办事程序,不断推出便民利民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举措,大力提高公安行政效率和服务效能。****年以来通过改革创新行政许可审批机制,我市公安行政审批事项办结时限同比平均缩短了**%,办件准确率和按时办结率均达到***%,行政管理服务效率明显提升。二要加强协作配合,强化秩序整治,推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公安机关要积极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参与环保治污行动,有效推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良好的市场经济运行是经济健康发展的保证,公安机关要严厉打击各类经济犯罪,加大市场经济秩序整治,严肃查处各类违背公平竞争的非法行为,有效维护良好的市场经济运行秩序。三要加强公共安全监管,提高社会安全系数,保障社会经济安定发展。大力加强对危险物品、道路交通以及消防安全工作的监管力度,主动创新管理方式,拓宽监管平台,落实监管责任,不断提高公共安全监管水平,有效提升社会公共安全系数。综合运用法律、管理、技术和侦察等手段,加强网络安全管理,着力构建虚拟社会综合防控体系,全面提高网上管控能力,切实维护网络虚拟社会的运行秩序。
四、强化行政执法监督,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而法治则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公安机关要在党委政府领导下,大力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不断改进执法方式,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质量,坚决杜绝发生伤害群众感情、漠视群众疾苦、侵犯群众利益等行为,确保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有效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一要严格规范执法程序。切实加强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大力推进执法工作流程化、流程标准化和标准科学化,不断增强公安执法的透明度,最大限度地让执法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从源头上减少、杜绝执法的随意性,从根本上减少、杜绝执法不当、执法不公问题。建立健全警务工作质量控制机制,充分借助信息化网络平台,全面推行执法办案网上审核、网上审批、实时监督管理,执法信息网上查询,强制措施网上报备,切实解决办案程序不规范等“顽疾”和执法不作为、乱作为问题。二要严格执法监督。积极转变传统的“重事后查处、轻事中监督”的倾向,由单纯的事后监督向执法全过程监督的转变;由随意的、软性的监督向标准明确、程序严密的钢性监督制约转变,建立日常检查与定期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监督体系;由单一主体监督向多主体协同配合监督转变大监督格局的转变,逐步构建由执法单位、法制部门、纪委、督察等相互配合的立体式监督体系,通过分工负责、联合检查等方式,使不同的监督主体在空间上并存、功能上互补。三要提高民警执法素质。执法主体法律素质是决定执法质量的关键。要充分利用“三个必训”教育平台,大力加强法治教育,不断提高广大民警的法律水平。同时,通过持续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主动引导广大民警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想问题,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去执法,在各项执法工作和执法各个环节细心考虑群众的利益,进一步提高民警执法水平和执法质量,不断提升公安机关的执法公信力,有效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五、坚持和谐,立足民生,创新管理服务方式,最大限度增加社会和谐因素
公安机关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严格管理与热情服务的关系,不断提高服务群众的水平,确保社会既安定有序又充满活力。要树立“以人为本”、“以民为先”的思想,在管理观念上实现从权力本位向权利本位、责任本位的转变,把维护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作为公安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一要立足民生改进服务,激发共建和谐社会的积极性。十七大报告着重强调,“和谐社会要靠全社会共同建设”。公安机关要进一步转变管理理念,改进管理思路,把管理和服务有机地统一起来,努力在服务中落实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使社会服务管理工作既有利于保持社会安定有序,又有利于激发社会创造活力。要依托城乡社区和基层党政组织、群众自治组织、行业协会、民间组织,将所有社会人纳入服务管理范围,注重发挥各类社会组织自我服务和管理作用,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二是转变思路主动创新,最大限度增加社会和谐因素。坚持柔性化管理和均等化服务,特别是继续加强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管理,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合理利益诉求;深入开展帮教违法青少年、服刑人员子女为主要内容的“春风行动”,认真落实对轻微违法犯罪从宽处理、对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等措施,强化感化教育,减少社会矛盾对抗;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爱民实践活动,组织力量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的排查整治活动,坚决维护人民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如在流动人口管理上,近年来我市公安机关主动改变传统的工作理念与方式,探索开展流动人口民本化管理的新路子,通过主动为他们提供服务、提供保障、提供维权,与他们拉近距离,促使他们树立起主人翁意识和新市民意识,逐步融入城市社会,主动参与维护社会治安,共创共享平安。目前,全市已成立各类自治、服务、维权等流动人口民本化管理组织***余个,仅****年就先后为流动人口调解各类纠纷*万余起,提供法律援助****余人,帮困救助****余人;同时,在流动人口中招募治安志愿者、治安信息员*万余名,****年以来通过流动人口治安信息员获取违法犯罪线索****余条,从中破获各类案件****余起。三要坚持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努力增加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针对当前社会转型期人民内部矛盾多发的实际情况,公安机关要注重人性化执法,讲究执法艺术,强化矛盾纠纷调处,更多运用教育、引导、说服的办法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群体性事件,防止矛盾冲突激化升级,有效维护社会团结稳定。同时,坚持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既要严厉打击和震慑严重暴力犯罪、黑恶势力犯罪等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等犯罪的活动,又要根据具体案情,在法律规定的限度内坚持当宽则宽原则,努力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双赢,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