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和谐交通的目标如何实现
当前,交通安全已成为大家所共同接受的概念,伴随着部门法规向法律的提升,交通安全管理正朝着社会化管理模式发展方向迈进,交通安全管理业已形成一门社会共同关注和研究的科学。拓宽交通管理之路,实行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整合、吸引了社会人力、物力和财力,交通安全管理走社会化之路适应新形势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要求,依靠全社会各方力量齐抓共管的山区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模式的新路子,交通才能实现真正的和谐。
一、注重推进机制建设,提升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工作水平。
首先是加强部门协作,提高管理层次。当前应强化“党委政府总揽,职能部门主管,单位各司其职,群众广泛参与,上下整体联动”的社会化管理机制,构建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体系,形成政府领导、部门配合、责任分解,齐抓共管的局面。推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网络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交通安全管理协调机制,建立道路交通事故定期通报制度和重特大交通事故评析制度。
其次,交通管理部门要积极争取政府统一领导,会同有关部门,对排查出的交通事故多发点段和交通安全隐患进行整改。特别是对当前农村“硬化工程”道路的安全设施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努力创造农村道路通行的安全条件。深化“三大生命防护工程”建设,主动配合有关部门对“黑点”进行治理,切实消除事故隐患。认真分析事故发生的规律和特点,准确把握事故多发的主要形态、整治重点及其事故下降点,明确主攻方向,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开展预防工作,切实增强事故预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合力解决辖区存在的交通安全隐患,努力推进和强化合力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长效机制。
三是构建农村乡镇道路交通安全“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将交通安全管理的触角延伸到农村,开创乡村公路交通管理新局面。成立政府、交警大队、村民小组“三位一体”的交通安全管理体系。乡镇、村各级组建护路队、交通安全助理员、信息员等力量,经常开展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推行农村警务机制改革,授予乡镇派出所部分交通安全管理职责,将交通安全管理纳入派出所奖惩制度以增强交通管理工作合力,把各级道路交通安全委员会这一工作平台搭建好。把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列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以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居委会)三级组织为载体,结成互为联动的三张“铁网”,切实扭转农村地区漏管失控的被动局面。
二、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工作,全力推进交通安全宣传“五进”工作,提升全民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制意识和文明意识。
一是扎实推进交通安全宣传“五进”活动,在全社会形成“关爱生命、拒绝违法”的社会氛围。利用宣传图版、宣传光碟、宣传单等在中小学校和车站、乡镇圩场等公共场所进行宣传,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针对各时段整治工作的重点及典型违法行为,典型事故案例进行专题制播,引导广大交通参与者养成良好的交通行为习惯,自觉抵制各种交通违法行为。通过利用各种媒体,采取各种形式广泛宣传《道路交通安全法》,积极发起全社会“交通安全从我做起”主题宣传活动,不断提高公众的交通安全意识。
二是拓宽交通法规的宣传渠道。结合道路交通安全宣传“五进”教育活动,结合下乡培训工作成立专门的交通安全宣传队,不断提高农村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主动与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宣传领导小组联系,通过文化、小品等形式把交通安全知识融入到各个节目中,使广大交通参与者在娱乐中自觉接受交通安全各项法律法规知识,不断营造浓厚的交通安全宣传氛围。
三是建立交通安全共建村网络,把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工作向公路沿线延伸,普及农村交通安全法规。成立专职宣传队,营造社会气氛,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使辖区交通安全宣传走向社会化。通过交通安全共建校网络,夯实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基础,组织民警定期到共建校给学生授课,配合学校结合教学办法,把交通安全知识融入到教学之中,并结合道路交通管理实际情况,组织中、小学生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彩的专题宣传活动。老年人、中小学生和外来务工人员,往往因缺乏交通安全知识而成为交通事故的主要受害者。安排专职宣传队经常深入这些人群,开展宣传,组织群众自编自演交通安全节目等活动,有效提高这些交通安全弱势群体的防范能力。
三、推进交通安全管理社会化工作,全力打造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社会化工程。
路面是交通管理的主战场,降事故、保安全关键要强化国省道主干线的交通管理。基层交通管理部门应把注意力和主要精力投放在公路上,认真研究公路交通管理的内在规律、对策,经常与各部门加强联系,经常联合运管、城管、农机监理等部门,主动联手参与交通秩序整治活动,强化执勤执法力量,强化公路交通秩序管控。由政府组织公安交警、交通、派出所等部门对“五小”车辆非客运车辆载客、摩托车交通违法行为等专项整治进行整治。应用一些现代科技手段,加强路面管控能力,有效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
管理是一切工作的前提,交通安全管理应该转变以往驾驶员与交警部门纯粹的依托关系,实现向集管理、服务、宣传为一体的交通安全管理模式转型,在政府主管部门和驾驶员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实现驾驶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走交通管理社会化的路子。
总之,只要积极创造条件,广泛发动社会参与,完善社会管理机制,全面推进交通安全管理社会化进程,努力实现交通安全管理与社会经济发展良性互动,就可品尝到和谐交通的硕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