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办公文秘 >> 理论调研 >> 浏览公安
  • 浅谈健全公安交警基层基础工作保障机制

    时间:2009年12月16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基层交警中队是公安交警部门最基层的实战单位,最主要的执法力量,是整个公安交警的系统的基础和各项公安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平台,是集防范、管理、宣传、服务等多种职能于一体的综合战斗实体,也是公安交警部门联系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公安交警部门的许多工作都离不开交警中队,特别是事故预防、秩序管理、纠违处罚、交通整治、事故处理、车驾管理、安全宣传等基层基础性工作都必须以基层交警中队以为依托。上级的各种决策、部属最终也都要通过交警中队这个平台来落实。因此,基层交警中队在整个公安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处于十分突出的位置,是公安交通管理事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交警中队工作的好坏,不但制约着交警基础工作的强弱,而且影响到交警部门职能作用的发挥。加强基层交警中队建设,充分发挥基层交警中队战斗队作用,是日益严峻的交通安全形式的迫切需要,也是公安交通管理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要使基层交警中队的职能和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首先必须深入分析和认真研究当前基层交警中队建设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困难,才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采取就对措施。目前,基层交警中队在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面临的突出问题表现在:

        (一)交通安全管理力量不足。警力严重不足是当前几乎所有基层交警中队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大机关,小基层”的状况还比较普遍,不少交警中队多则8、9人,少则3、4人,很难应付错综复杂的交通安全管理任务。为了应付警力严重不足的问题,各交警中队都招聘了一定数量的临时协管人员。

        (二)基层交警中队工作强度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道路交通日益频繁。基层交警中队既要管秩序,又要管宣传,更要防事故,每天均处于紧张的、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加班加点,超时工作相当普遍。此外,一些非警务活动也牵制了基层交警中队较多的时间和警力。中队领导忙于应付各种的会议、检查和陪同上级领导活动;民警们则忙于应付大大小小、名目繁多的等外交通安全保卫、处置政群矛盾引发的群体事件等,再加上各级安排给交警中队的各种突击性任务,严重地冲击了日常的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使用权一些中队即定的管理措施落不到实处。

        (三)交警中队警力结构不够合理。由于基层交警中队工作条件较差,工作任务较重,不少民警缺乏长期扎根基层的热情,总是想方设法往大队部、支队机关跑。一些学历高、业务精、工作警力强的民警也往往被当成骨干抽调进上级交警部门。不少中队民警认为自己学历低、年龄大,又没有什么社会关系,自卑地感到政治上已没有什么奔头,立功受奖的机会又极少,工作积极性低,出勤率不高、管事率不高、违纪率高。

        (四)交通安全管理社会化程度不高。一些基层交警中队领导缺乏社会关系的能力,不善于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不善于选用各种社会资源,以致工作想法得不到应有的支持,工作成绩得不到应有的认同,工作困难得不到应有的帮助,交通安全管理工作长期处于“单于独斗”的被动局面。

        (五)交通安全管理基础工作薄弱。首先是队伍管理、勤务管理、警务保障等缺乏一系列规范化的运作机制,中队内务管理比较混乱,警务装备破损落后,影响了管理工作的效率。基层交警中队领导和民警获取信息的渠道相对较窄,现代化管理信息的摄入量少,知识更新不够,工作中缺乏创新性思维,工作针对性差,点子不多,盲目性大,平均用力,在工作决策上往往是中队靠大队、大队靠支队。遇到新情况、新问题则往往措手不及,束手无策。

        基层交警中队是公安交警的根基。正视交警中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全面加强和完善交警中队建设,是公安交警部门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提高交警部门战斗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驾护航的实际行动。当前,要突出从以下几方面健全公安交警中队工作保障机制。

        (一)上级要考虑适当地为基层追加警力。作为上级公安机关和人事部门,要根据道路交通量增长幅度和管理任务大小的实际,来衡量各个基层交警中队的警力配置,适当为基层追加警力。中队警力最少也应控制在6人以上的编制数,以便更好地部署警力,安排勤务。

        (二)交警内部要科学合理地使用警力。尽可能地压缩大队部、支队机关警力,使之有足够的警力向基层交警中队倾斜。一是建立新警员锻炼制度。新警员进入交警部门后均要到交警中队进行一段时期的基层锻炼;二是安排年轻干部挂职锻炼。选派具有较好文化素质和专业知识的机关年轻同志作为后备干部到基层交警中队挂职锻炼。三是建立人员流动和岗位轮换制度。对于在基层工作时间过长、年龄偏大的老同志要考虑轮换到机关、后勤或窗口单位工作。

        (三)积极向社会化管理要警力。解决警力不足的问题,关键在政府,重要的出路就是要走社会化管理的道路。要强化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协调作用,交警部门要多请示汇报,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和领导、社会上下的支持和配合下,尽力打造“党委政府领导,职能部门齐抓,社会各界共管”的社会化管理格局。

        (四)要立足“依靠科技进步,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科技含量”的思想,加大基层交警中队的科技装备投入,提高基层民警科技文化素质,逐步将计算机技术,信息网络技术和先进的通信、交通、管理装备充实到基层交警中队去,将基层民警从机械性劳动中解脱出来,扩大管理范围,提高管理效能。

        (五)加强警务规范建设。按照公安部《公路巡逻民警中队警务规范》,提高交警中队的装备水平,完善装备管理制度,保证巡逻车辆、通讯工具、武器警械的在位率、完好率和使用率。同时要把资金向基层中队倾斜,逐步在基层交警中队普及无线通信、酒精测试、雷达测速等现代化管理装备,充分发挥这些装备在日常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以有效地提高交警中队战斗力。加强内务规范建设。将《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条令》作为规范基层交能民警日常行为和工作行为的准则,在公路巡逻民警中队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大力开展岗位练兵比武和实战演练,把基层交警中队锻炼成为一支具有特殊战斗力的队伍。加强勤务规范建设。

        (六)加强中队领导班子建设。交警中队是交通安全管理的最基层实战单位,也是上级一系列部署安排的最直接执行者。加强交警中队领导班子建设不但关系到交警中队战斗力的发挥,更关系到政令、警令的通畅。各交警中队领导要摆正位置,开动脑筋,强化学习,以身作则,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和领导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交通事故预防等主要工作上,聚精会神搞工作,全力以赴保安全。加强民警思想政治教育。基层民警处在一线,每天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面临的各种诱惑很多,加强思想教育,坚定政治信念尤为重要。培养民警艰苦奋斗、爱岗敬业、扎根基层、建功立业的精神,树立“深怀爱民之心,恪尽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的宗旨意识。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浅谈酒后驾车的原因与防范对策
  • 下一篇:浅谈立警为公执法为民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