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加强当前农村警务室建设
20**年**月,公安部印发了《关于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的决定》的通知,标志着我国公安机关全面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农村警务室是公安机关以农村为依托,以人民群众为支持,以人民警察为主体,实施警力下沉、警务前移,深化职能、服务群众、快速反应、警民共建的农村警。
20**年**月,公安部印发了《关于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的决定》的通知,标志着我国公安机关全面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农村警务室是公安机关以农村为依托,以人民群众为支持,以人民警察为主体,实施警力下沉、警务前移,深化职能、服务群众、快速反应、警民共建的农村警务工作新机制。20**年**县公安局新一届局党委班子认真调研、全力投入在全县范围内先后建立了**个农村警务室,配齐了警力和相应的警用装配及设施。做到了警务前移、警力下沉,唱响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主弦律,实现了公安工作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良好态势,同时也让我局在此次年底全省民调考核中收获了硕果。
笔者作为一名基层派出所的负责同志,通过本所**农村警务室的建设历程取得的实际效应等方面来看,浅谈当前农村警务室建设的几点意见。
一、农村警务室的建设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党委的高度重视。
从目前我县建设好的**个农村警务室的进度、完成质量、达到的社会效应来看,**个农村警务室的成功建立是与县委、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分不开的,而公安局党委能在广泛调研充分酝酿后,斥数十万元巨资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内将分布全县**余个乡镇的农村警务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这在**公安建设史上是史无前例的大手笔,充分体现了局党委要建成、建好农村警务室的决心和信心,使基层民警特别是驻农村警务室的民警感到了由衷的欣慰和身为一名农村警务民警的荣耀。
二、农村警务室建设的选址需要驻地村支两委的大力支持。
农村警务室的设立初衷就是要实现警务下沉派出所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达到警务前移,警务下沉到农村第一线,这就不得不要求我们警务室在选址上既要选择在群众出入的交通便道上又要利于群众报警求助,还要实现警力与治保组织力量或民力的互补上。所以就水东所的2个农村警务室如畔塘警务室就选址在该警务区的水东煤矿治安联防队办公室内,实现了警力与治保力量的互补,提高了见警率,该警务室大门每天都为服务来访的群众敞开着;而水东村警务室我们将其设在村委支书的住房里,群众在村干部家中反应民情时驻村民警也同时掌握了社情民意,达到了警力与民力的互补。这样的选址都能使群众在第一时间迅速、准确、便捷的找到驻警务室人员,向驻村民警或报警或求助或解决相关问题,切实做到了让群众满意。
三、农村警务室建设需要配备素质较高的民警。
一个农村警务室管理的人口在**人以上,多者可达**余常住人口,每天都要面对诸多不同的社会问题、治安问题、警务问题,需要我们的驻村民警去妥善解决,这就要求我们警务室民警既要有较丰富的基层群众工作经验,又要有较强的公安业务能力。所以我们在选派警务室民警不仅考虑到了民警的年龄,同时考虑到了民警的文化层次、工作经历、身体状况,甚至还考虑了民警数年来的执法工作业绩。以便不同类型、不同气质、不同文化层次的民警派驻到不同地区的农村去工作。
四、农村警务室建设好后需要在经费投入上建立长效机制。
今年我局一次性投入数十万元资金建立、建成了**个农村警务室,实现也外观标识、内置设施、工作台帐等各方面的统一。这对需长期驻村在警务室工作的民警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驻警务室民警的吃、住、行,以及民警下乡补助津贴的发放,今后警务室设备的修补、更新、添置是否需要统一采购等等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去思考,思考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途径,那就迫切需要我们在经费上创立一个长效的机制。作为一种制度的创建并逐步完善,解决基层派出所和驻村民警的后顾之忧,在生活、工作、政治待遇上关心基层民警,向基层民警倾斜,让基层民警有身在农村一线仍时常能感受到各级领导的关爱与温暖。
五、农村警务的建设好后驻村民警的考核制度需进一步完善。
现阶段我县农村警务室建设好后,虽说我局相继出台了《警务室民警工作制度》、《警务室民警的考核办法》等一些工作规范,但这些工作规范在执行过程中真正落到实处的不多,形同虚设。造成此类现象的原因要么是执行不严,要么是制度设置的不科学,民警在实际工作中无法遵循,这就需要我局相关业务部门在充分调研、广泛听取民警意见后,出台一套真正符合当前农村警务室工作的工作规范和制度。用切实可行的制度来考核我们的驻村问题,充分调动驻村民警的主观能动作用,发挥农村警务室的前沿哨卡作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