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用十七大精神指导执法为民
警察,是一个神圣而又光荣的职业。“对党忠诚,服务人民,秉公执法,清正廉洁,团结协助,勇于献身,严守纪律,文明执法”,作为人民警察的我们,要视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立足本职,扎实工作,把党和政府的温暖传送到千家万户。
学习贯彻好十七大精神不是读读文件,写写心得,抄抄笔记就完事了,而应该立足本职,扎实工作,做到执法为民。工作中时刻心系群众,事事以民为本。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对于警察而言,为群众服务一两次并不难,难得是心里时时刻刻装着群众,任何时候都把群众的利益摆在第一位,这才是真正的执法为民。
一、深刻领会十七大会议精神。
我们要以学习贯彻好十七大重要精神为契机,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武装自己的头脑。作为执法者,在人民群众的心目中我们是“正义、公正”的化身,是人民群众头顶上的一片“蓝天”,面对芸芸众生企盼“正义、公正”的目光,我们应以淡泊的心态、耿直仗义、和蔼可亲的人格气质和娴熟、扎实的业务能力和法律底蕴,为群众做好每一项服务,为群众打开心中的困扰,让法律之光和公正之光普照每一位寻求正义与真理者的心灵深处,让广大人民群众满意,当属我们每一位执法者最朴素的心愿。
党和人民赋予了我们执法的权力,同时也将人民安宁、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责任交给了我们,我们就应当保民平安、帮民解忧,助民致富,取信于民,与人民群众情感息息相通,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做好新形势下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开拓进取,扎实工作。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思想,真正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本着对群众利益高度负责的精神工作,充分体现出公平与正义,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树立正确的执法思想,端正执法观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真正落实执法为民,首先必须更新执法观念,在执法思想上进行一场革命。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对公安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挑战,我们必须以与时俱进的态度重视审视自己,敢于抛弃那些不合时宜的、模糊的、甚至错误的执法思想,尤其是不能在执法过程中随意侵犯公民的权利,不尊重人权,不注重维权,对人权这一概念认识不到位,导致执法行为发生偏差。因此,必须在全体民警中进行一次执法观念的革命,这种革命不是否定过去,相反是端正执法思想,创新执法观念的一次升华。
其次,要准确把握和理解执法为民的内涵。在认识上,充分理解执法为民的深刻含义,牢记宗旨意识,用服务的理念去执法;在行动上,执法者必须懂法、守法、坚持依法行政,依法进行管理,严格依法办事,既要做到实体公正又要做到程序合法,自觉接受执法监督。
在思想上明确了以上两点,可以看到,依法行政与执法为民是统一的,两者都要求依法办事、按程序办事,不是对立的。认识到上述的统一标准,在依法行政中执法为民就不难实现了。
三、与人民群众建立血浓于水的亲情。
*总书记所作的十七大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坚持群众路线,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因此,执法为民,需要建立在一种浓烈地、真挚地感情基础上,这种感情就是血浓于水的亲情!没有感情,哪来爱心?没有感情,哪来容忍?没有对人民群众血浓于水、亲人般的感情,又怎么能够真正地做到执法为民? 又怎么能够真正学习贯彻好十七大重要精神?
如果说农夫耕耘在田园之间,渔民辛劳在大海之上。那么,长长的道路上便是我们交警辛勤耕作的园地。不论白天或夜晚,刮风或下雨,严寒或酷暑,无愿无悔的在道路上开车巡逻,路上发生交通事故及时为司乘人员排忧解难,维护好道路的安全畅通,节假日坚守自己的岗位,为的就是确保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不受威胁,用我们自己的辛勤汗水,换来了千家万户的平安。
正是因为我们辛勤的工作,保证了道路畅通,人民安全,可有时在道路上少数违法驾驶员根本无视交警的存在,对于交警出示证件要求检查完全不予以理会,有的甚至驾车冲岗,对于这些特殊情况,我们更应该坚持原则、秉公执法,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办事,对违法行为决不姑息;我们还要有清廉自持的优秀品格,才能经受得住各种考验,在执法为民中创造出新的成效。
四、提高综合素质,增强执法为民的本领。
学习贯彻好十七大精神关键要实现执法为民,民警要内强素质,做到知法、懂法。执法者不懂法,依法行政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水之源;执法者不守法,执法为民也成了一句空谈。现实生活中,执法者不守法、执法者违法办案的事时有发生,折射出公安队伍中整体素质不高、个体素质参差不齐的事实。因此,必须多措并举,从整体上尽快提高民警队伍的执法水平。一是要加强教育培训,认真落实《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训练条令》和公安部提出的“三个必须”,“大练兵、大比武”活动要长抓不懈。二是深化人事体制改革,大力推行竞争上岗制度。三是积极鼓励民警利用各种途径来提高自身素质,要支持民警参加自学考试和成人高等教育。四是要加大对民警的考核力度,进一步完善政绩考评、量化管理、双向选择等制度,始终保持队伍的生机和活力。
五、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
规范执法既是依法行政的要求,也是执法为民的基础,离开了规范执法,任何执法为民都失去了意义。并且,执法过程中出现的大多数问题,都是由一些具体执法环节上的不规范而造成的。因此,彻底根治执法行为的不规范是我们加强公安执法工作、改善执法形象的关键。
规范执法行为,用严格的要求去执法,是当前公安机关客观现实的必然要求。执法的社会效果取决于执法者的执法能力,不同的水平的能力其结果必然不同,然而不同素质和能力的执法者并存又是客观现实。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就是统一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这就要求每个民警在执法全过程中树立为人民执法的意识,做到“意莫高于爱民,行莫高于乐民”,体现执法为民,实现依法行政,真正学习贯彻好十七大精神。同时,强化执法监督,建立一套职责确定、责任明晰、程序规范、监督有力的执法监督制约机制,全方位开展执法过程监督。尤其在内部监督上,要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政工、法制等部门的职能作用,建立有效的执法监督制约机制,对违法违纪问题严格依法查处,决不姑息迁就,用铁的纪律从严管理队伍。
综上所述,学习贯彻好十七大重要精神必须在依法行政中实现执法为民,思想上要强化服务意识,行动上要提高自身素质,程序上要规范执法行为。同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一如既往地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贯彻好十七大重要精神,全力以赴维护道路交通安全和治安稳定,坚持执法为民,争做优秀交通民警,为警徽增光添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