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能力培养 提高综合素质——消防安保经验交流
为扎实、深入推进安保工作基层基础建设,坚持“以点带面、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保持队伍平稳而又迅速地发展,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全体消防安保队员的基本素质和工作能力,是当前消防安保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烟台分公司认清形势,从培养能力入手,全力推进消防安保事业建设跨越式发展。
一、理论思辨能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火灾形势复杂多变,抢险救援任务日益繁重,安保队伍肩负着保护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确保一方平安的历史重任,分公司一班子人充分认识到当前的发展态势,要求每一名队员必须具有较强的理论思辨能力,具有较高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善于通过现象看本质,从维护稳定和讲政治的高度观察社会现象,分析和回答各种现实问题。做到在重大问题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自觉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思想和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同时,要着力加强逻辑分析和辩证思维方面的训练,善于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科学地分析和处理各种问题,以严谨的作风、清晰的思路、缜密的计划,确保任务完成,力避工作失误。要达到如此良好的素养,最根本的就是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大力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加强党性修养,自觉运用基本理论指导工作实践,在工作实践中加深基本理论的理解,形成“以学促干,以干促学”的良性循环。
二、知识转化能力。
分公司要求每一名队员具有丰富的消防专业知识及其相关的法律知识,要有较强的知识转化能力。要求我们的消防安保队员善于在工作实践中总结、积累经验,潜心摸索工作规律,调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自己的思维方式不断趋向科学化,切实提高工作水准。对于实践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要善于运用哲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综合知识攻破难关,把自己培养成为知识广博、一专多能的全面人才,力求达到“三熟三强”:即法律政策熟、本职业务熟、本单位情况熟,政治上强、办事能力强、水平和专业能力强,做到身能行之,口能言之,手能写之。成为精通消防安保业务的行家,从容应对复杂多变的各种现实问题。
三、组织运筹能力。
注重组织运筹能力的培养,提醒全体队员首先靠工作实践和艰苦复杂环境的磨练。全体队员要把工作实践作为增长见识、学习本领、丰富自我的生动课堂,努力缩短“书本知识”与实际工作之间的距离,以尽快适应工作任务的需要。其次靠多思多想,勤于动脑。每接受一项任务,首先要准确领会上级意图,充分认识此项任务的目的意义,着眼辖区实际,理清思路,找准切入点,选准“突破口”,拿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工作进程中,要针对不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以推动工作健康发展。第三靠对相关情况和有关知识的熟悉和掌握,善于借助一切可以借助的有利条件,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充分发挥部属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确保工作任务的出色完成。
四、善断敢为能力。
要求每名队员都应有意识地培养和提高善断敢为能力。并在处理日常工作中,力求做到主观与客观相一致,效果与动机相统一,意图与要求相符,大胆与细心并存;机智勇敢,不怕困难,英勇善战;在处理重大复杂多变的问题和急难险重任务时,临危不乱、处变不惊、沉着应对、多谋善断,把握问题的发展趋势,努力做到在事态出现之前有预见,在发展中能运筹,在处置中有决断。
五、纠纷调解能力。
学习和掌握调解矛盾、化解纠纷的本领。要求队员在努力学习和掌握有关的政策法规的同时,注重讲究策略,宜“刚”则刚,宜“柔”则柔,在符合法律、政策的前提下刚柔相济。既要设身处地,情理交融,又要遵循原则。同时还要讲究语言表达技巧,通过语言说服,告之利害,促其猛醒,唤起良知,化解矛盾,平息事态,实现最佳的调解效果,把各种不安定因素化解并消灭在萌芽状态。
六、身心承受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显示出越来越强的作用,加之当前消防工作急难险重,压力较大,消防安保的工作及身心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更需要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分公司把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到重要的高度,注重强化队员身心承受能力的培养。面对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和精神上的困惑,进行自我调适,冷静对待,走出困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勇于冲破名缰利索的束缚,要心胸开阔,自觉养成豁达、乐观、开朗的性格,力避脆弱、多疑、自卑、消极的心理。
七、语言文字能力。
语言文字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工作思路的清晰程度、所做决策的科学化水平。要求队员应在不断学习掌握知识的同时,下大力气提高书面表达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撰写的材料要力求做到观点鲜明准确、文笔生动流畅、结构严谨合理,给人以清新的思路、明快的思想方法。汇报工作要简明扼要,抓住重点,切中要害;做群众工作的要有真情实感,善于情感诱导,使人领悟到“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八、开拓创新能力。
要求队员必须紧扣时代脉搏,与时俱进,奋勇开拓。每位消防官兵要努力学会调查研究的科学方法,针对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和任务,研究新情况、分析新问题,制定新的工作方略。要自觉树立创新意识,解放思想,顺应潮流,加强学习,拓宽视野,求实创新,努力开创新的思路,创造新的业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