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全市公安工作要点
2008年,全市公安机关要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安厅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确保奥运之年和谐稳定为目标,以改善和服务民生为重点,以促进全市经济更好更快发展为中心,以深入推进“三基”工程建设为载体,以开展队伍纪律作风建设年活动为保证,全面提升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水平,更好地承担起维护稳定、服务发展、促进和谐、保障民生的时代使命。
一、全面深化“三基”工程建设
1、加强硬件建设攻坚。全面完成派出所房屋建设,完成外观标识统一。基层警力按照标准实质配备到位,县市公安机关公用经费按标准列入财政预算。新建派出所办公用房*月底前全部完工,一线民警单警装备*月底前配备到位。完成特警支队训练场馆、站前分局办公楼、巡警部分基层单位硬件设施建设,市戒毒康复中心立项和第一看守所搬迁工作在年底前基本完成。
2、加快警务信息化建设。年底前完成“天网工程”**万个监控探头的架设任务。推进旅店、出租房屋、洗浴场所等特种行业治安信息化管理,完成**%以上公安业务工作信息化流程和主要信息联网比对,逐步实现网上作战、网上管理、网上办案、网上办公。完成二、三级网和**兆基站升级改造。
3、推进城乡社区警务。进一步加强警务室规范化建设,以推进警务前移、夯实基础工作、整合社会资源为重点,建立长效警务运行机制,确保民警沉得下、留得住、干得好。酝酿出台加强社区警务,改进派出所工作意见,继续深入开展帮扶派出所工作,为做大做强派出所创造条件。加强治安巡护员管理,充分发挥辅警作用。
4、抓好基本功训练。扎实开展岗位大练兵,推进培训方式向分级分类落实转变、向轮值轮训转变。执法水平要达到法律法规“一熟两会”(熟练掌握、会解释、会应用),科技应用水平要达到“四会”(会打字、会上网查询、会发邮件、会基本业务信息录入),群众工作要达到“三会”(会沟通、会宣传、会组织),进一步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和战斗力。
二、全面深化“平安长春”建设
5、严打刑事犯罪。以“打盗抢、抓逃犯”为主线,深入开展打黑除恶、命案攻坚、打击“两抢一盗”、网上追逃、禁毒人民战争等专项行动,绝不允许黑恶犯罪团伙在我市立足。大力加强三大支柱建设,力争实现利用刑事科学技术直接破案的目标。
6、严密治安防控。以“天网工程”为依托,科学完善巡逻防范、设卡堵截和定点守护机制,构建城区街面动态巡控网、社区村屯群防群治网、单位内部人技联动防控网和行政区域边界卡点堵截网。推广技防成果应用,提高科技防控水平。从严整治地下“六合彩”等治安突出问题。继续开展租赁房屋清理整顿,抓好防火“三级管理”措施的落实。
7、确保公共安全。严格危险物品管理,加强对治安复杂区域、部位整治和对重点单位、要害部位保卫。深入排查整改交通、火灾隐患,万车死亡率降至**人以下,一次死亡*人以上的交通事故减少**%**%,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侦破率达到**%,不发生群死群伤的治安灾害事故,优质高效地完成民生工作任务。
三、全面深化治安行政管理
8、服务经济发展。以全市重大项目、重点企业、重点工程为重点,落实服务企业发展措施,加强和改进治安、交通、消防、出入境等公安行政管理工作,加强和改进对社会中介组织、相关行业协会的监管。严厉打击金融诈骗、商业贿赂、非法传销、涉众型经济犯罪活动,依法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大型商贸、文体活动和重大警卫任务安全率达到100%。
9、服务城市建设。深化畅通工程和平安畅通县(区)创建活动,推行道路单行试点、静态秩序规范等措施,重点解决城区交通拥堵。推进消防“五化”建设,巩固发展无重大火灾事故成果。加强监管场所规范化建设,确保实现全年无重大事故目标。巩固打击非法广告成果,严打利用土地敲诈、诈骗及黑恶势力插手等违法犯罪活动,保障棚户区改造等重点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10、服务人民群众。开展文明窗口创建活动,积极推出便民、利民、惠民措施,巡警和消防部队除特殊情况外,保证接警后*分钟内达到现场。加强经保、文保工作,进一步净化企业和科研文化单位治安环境。落实“以房管人”措施,改进对“社会人”、“问题青少年”、农村留守儿童、刑释解教等特殊群体的教育管理,体现依法行政和人文关怀。
四、全面深化队伍正规化建设
11、坚持政治建警。认真开展队伍纪律作风建设年活动,制定出台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和民警思想状况研判制度。扎实开展“创建和谐班子活动”,进一步规范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深化县市公安局长轮流当所长和“万警进万家”爱民实践活动,推行县市领导干部异地交流,力争使县(市)公安局长高配实现突破。
12、坚持依法行警。牢固树立执法为民思想,继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集中排查整治执法突出问题。扎实开展“三考”工作,推行法律法规“一口清”和民警执法资格制度。健全执法责任、质量考评和执法监督等机制,提高队伍整体执法水平。
13、坚持从严治警。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纪检监督,开展无违法违纪、无重大事故、无有责投诉的“三无”所队和零违纪县级公安局创建活动。进一步健全源头发现、事中监督工作机制,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队伍违法违纪问题。
14、坚持从优待警。落实带薪年休假、民警健康体检、公安英烈优抚、特困民警救助、执法权益维护等制度,形成民警权益保障体系,保护和激发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和职业荣誉感。
15、坚持管理强警。实行“精细化”管理,减少考核评比,改革绩效考核办法,精简会议文件,创新办法,狠抓细节,降低行政成本,提升队伍管理水平。加强警务保障工作,继续争取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做好开源节流,提高综合保障水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