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巡警工作中信息化机制运用
日常巡警工作中,如果能恰当的运用信息化机制,加强信息化机制在巡警工作中的应用,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巡逻防控网络的整体功效,实现巡逻警力效能的最大化。
一、信息收集机制。我们巡特警民警实行的是全天候勤务方式,能够直接地、全方位地获取街面发案情况、社情动态、人员流动状况等警务信息,这种优势是其他警种无法相比的。因此,巡警应充分发挥其获取信息快速、全面的优势,每日进行信息采集、研判的规范性运作。牢固树立“信息主导警务”意识,积极收集、整理各类治安信息,为领导决策,信息研判提供服务。我队在年初开始每周召集中队 “一把手”参加的警务信息研判工作例会,以一周破案、压发案、治安管理等主项工作的信息为依据,对全城区总体治安形势进行研判,及时确定阶段性工作重心,明确改进措施;以信息引领防控工作,提高了决策指挥能力,在4月份信息研判中我们获知近段在一小以及**超市等处经常有盗窃行为发生,大队随即调整巡逻方式,投入大量警力进行巡逻、蹲点守候,**月**日在**门口将正在实施盗窃的**等人抓获,一连破获**起盗窃案件,有力的打击了犯罪,维护了学校、商场秩序。今年我队通过“信息导巡”,实现了“警力跟着警情走,工作措施随着治安形势走”,城区发案、维稳、街面巡控、阵地、特情、场所行业等方面的情报信息的全面汇总和深入分析、研判,使巡特警工作能以信息引导根据实际及时、有效地调整巡逻防控工作重心、改进工作措施,提高工作水平,实现从信息到工作效益的“成果转化”,1至6月份城区街面共发生盗抢案件**起与去年同期相比**起下降**%。
二、情报信息分析研判机制。情报信息分析研判机制第一个重点是信息预警工作机制。即每日对辖区和周边地区违法犯罪活动发展态势进行动态分析,对一些时段、、路段、区域可能出现或多发的案件做出预测,指导巡逻中队提前采取相关对策。第二个重点是信息导侦工作机制。对系列案件、典型个案进行分析研判,利用现有公安业务系统开展网上排摸、比对、碰撞,实现网上串并,从中发现有价值线索。第三个重点是信息导控工作机制。定期研究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发破案情况和抓获、拘留违法犯罪嫌疑人情况,以直接影响群众安全感,侵害群众财产安全的“两抢”、“两盗”案件为重点,分析评估城区治安状况,及时调整巡控布局,展开针对性强的巡逻,提高巡逻效能。
三、信息采集机制。着力在“基础工作信息化、信息工作基础化”上下功夫,一是要进一步统一民警思想,使全体民警深刻认识到加强公安信息化是提高公安机关整体效能、实战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夯实基层基础工作的有效手段。巡警作为基层一线民警,担负着公安信息化源头信息的采集任务,必须把随时随地掌握情况信息,随时随地录入信息数据作为日常工作的基本内容,进一步提高主动采集获取信息、录入应用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不断充实、完善已建立的“大情报信息系统”、警务综合平台、刑侦综合信息库等信息系统。积极推行网上比对、网上排查、网上串并、网上预警、网上控赃、网上寻踪、网上追逃等网络化实战模式,大大提高打防控犯罪能力。
四、信息主导警务机制。为最大限度地屯警街面,最大限度地发挥巡警在社会治安防控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根据城区的治安状况、发案情况、人流密度、地理环境等划分巡区,动态科学布警,实行弹性工作制,切实把警力放在案件易发时段和部位,在巡逻方式上实行点、线、面相结合,车巡与步巡相结合,正常巡逻与重点巡逻相结合,公开巡逻与秘密控制相结合,动态巡逻与定点设卡相结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