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加强基层士官队伍的管理
新《兵役法》的实行,对士官制度进行了一次重大的改革。实行新的士官制度后,优化了兵员结构,保留了技术骨干,对提高基层部队的战斗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克服了过去“一改定终身”的弊端,进一步调动了士官队伍的积极性;保留了原来要退伍的一些技术骨干、业务尖子,部队建设不因“送老迎新”而受到影响,避免了往年老兵退伍时执勤人员紧张、值勤力量不足的弊病。但是,在基层随着士官队伍的不断壮大。给基层士官队伍的管理带来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对基层士官的管理也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在此,我就基层士官队伍管理出现的一些问题和解决对策发表一下粗浅的看法:
一、当前基层士官队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部分士官日常管理搞特殊化的现象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士官凭借资格老,不服从管理,不参与部队活动,一些老士官参加部队的训练越来越少,甚至不出早操,与干部比待遇、比享受,甚至目空一切。二是部份士官离兵现象严重。有的单位对“士官就是兵”在平时讲得不多,一些士官就产生优越感、特殊感,缺乏了竞争意识。一些士官认为“士官就是官的工作”,在工作、生活中就失出了兵味,从而士官的模范作用就大打折扣。三是部份士官认为自己在部队的时间长,驻地情况比较熟悉。有专业技术特长,就高人一等,执行部队的规定随意性较大,甚至凌驾于年轻警官之上,给基层部队的管理教育带来难度,四是部份士官消费观念盲目。特别是一、二级士官花钱大手大脚现象尤为突出。有些士官回家探亲一次花去费用约为3000至4000元,有些甚至更高;并且有将近三分之二的士官购买了手机,每月使用的费用多的几百元,少则每月也在100元左右;还有部份士官“攀比风”比较严重,比牌子、比档次,从不考虑自己的消费能力。
2、实际问题考虑过多,服役态度不够端正。有的士官在婚姻方面希望部队“开口子”,能在驻地找对象成家;有的士官希望在探亲休假方面放宽请假的次数,增加与亲人团聚机会;有的士官考虑前途出路问题,希望在部队能够学到一些技术而获得一技之长。还有一些士官在家是“太子”娇生惯养,在社会上结朋合伙,是被父母逼着到部队的,让部队来管教他,这些士官由于家境条件优越,因此怕苦怕累,不安心部队工作,心里总想着早点回家。也有部分士官的家庭较复杂,父母离异和其他单亲家属的现象也比过去有所增多,导致个别士官服役不安心。
3、士官的活力减少,干劲减弱。主要表现为:一是关系兵增多。有的认为自己“路子宽”,晋升为士官后,标准不高,要求不严,不服从管理,我行我素,一旦出了事情,大多可以通过“关系”摆平,而且在学技术、入党、考学等方面却能通过“关系”得到优先和照顾。有的士官通过各种方法,想方设法找关系,托人安排到较轻松的工作岗位。二是个别士官在晋升为士官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初改士官时的那股干劲是益减弱,仅满足于现状,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三是现行的部队教育和训练要求与兵员构成不相适应。目前,大多数战士认为条令条例、消防理论、政治教育、业务训练等形式过于单一,年年大致相同,部队的业务训练仍注重业务项目的速度、成绩,在考核的标准上较笼统、没有区别,而士官的专业技术训练不够突出,产生士官在训练中出现出工不出力的现象。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对士官队伍的管理力度不强。当前一些基层干部大多是院校毕业的,年纪轻、资历浅,缺乏大胆的管理,对土生土长的士官不愿管、不敢管,存在着只要不出问题就行了;有的干部还和一些老士官称兄道弟,在各种待遇上给予倾斜,使得一些士官更加放纵自己,纪律松散,“士官就是兵”的观念淡化,挫伤了新士官的工作积极性;还有就是士官的考核、晋升等级等权限不在基层组织本级,影响了基层组织对士官管理携带权威性;有的士官因工作关系直接管钱、管物、有一定的实权,造成基层干部在管理上迁就。
2、对士官的教育引导不够。目前好多士官对当前部队形势了解不多,考虑个人问题较多,在考学、提干、学技术等方面认为轮不到自己,觉得转了这一期就不知有没有下期,前景暗淡,没有“奔头”,过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思想消极。调查中发现,士官最关心的工资福利一年可拿多少,没有一人能够正确的反映出来,干部在具体教育中缺乏用活生生例子来教育引导士官。
3、“关系士官”的产生,直接影响其他士官的工作热情。当前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对部队侵蚀较大,关系兵多,一些开始有工作干劲的士官,发觉个别比自己工作能力低、素质差的都比自己过得要好,就认为多做少做、做好做坏都是一个样,甚至有些士官还产生多做事多倒霉、不做事反而安安稳稳的思想念头,因此产生了抵触情绪,认为不管自己干得有多出色,没有后台好的事情总轮不到自己,思想比较消极。
4 、业余生活简单枯燥。目前,虽然大多数基层中队配备了一定数量的娱乐设施,但由于缺乏组织者,因此许多设施也仅仅是作为一种摆设闲置着。大多数士官认为一到节假日除了看电视和打牌之外,没有别的事可做,即使有娱乐活动,也因形式单一,缺乏新意,而使士官觉得没意思。由于空闲时间多,平时大脑里想的问题也就多,得不到适当的放松,对于部队的拴心留人也带来一定的难度。
三、解决对策与建议。
1、各级组织要高度重视士官管理教育工作,把抓好士官队伍建设作为部队建设的一件大事来抓。要充分认识士官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增强士官队伍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始终将士官队伍管理作为影响部队建设的重中之重的工作任务来抓,加强对士官队伍管理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使部队上下各级形成整体合力,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使士官管理步入正规的管理教育轨道。同时,建议支队应设立专管士官的参谋,以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2、严格把好士官的入口关。坚持“宁缺勿滥”的原则,切实把优秀义务兵选送到士官队伍中来,保证士官队伍的整体素质。对士官的苗子要注重培养、考察,要坚持士官选取“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严格选取程序,采取群众评议、支部审核、支队审批,层层把关,宁缺勿滥,真正把部队建设需要的骨干力量保留下来。
3、切实加强对士官队伍的管理教育,确保士官队伍的稳定。首先要结合实际,注重教育引导。士官制度改革后,要积极做好士官的思想工作,在提干、学技术等方面加以引导,让士官觉得自己并不是没有“奔头”;士官婚恋、家庭、转业安置等敏感问题,要结合当今社会形势加以正确引导,及时做好士官队伍的思想教育,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让他们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其次,强化“兵”的意识,帮助士官树立不断进取的精神。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要注重引导和教育士官牢固树立“普通一兵”的思想,教育士官始终要保持士兵本色,校准自己的“坐标”,做到谦虚谨慎,积极进取,努力为消防事业作出更大贡献。第三要搞好典型人物的培养,努力在士官中形成人人争先的氛围。把“干部赞许、士官信服、义务兵敬佩”具有先进性的士官,要加大力度进行宣传,并给予物质上、精神上的鼓励。对那些管理能力强、业务素质好的优秀士官给予代理警官使用。第四要增强干部管理士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努力提高干部管理教育的素质。随着部队兵员结构的变化,有部分干部对管理教育工作的地位、作用产生疑虑,觉得现在应强调物质利益;有的干部和士官谈不到一起,走不到一块,身在兵中不知兵,批评多、关心帮助少,失掉了士官的信任。为此,我们要注重教育干部,提高干部各方面的素质,防止“谁管谁都不管”现象发生,平时要加强自身修养,处处在士官当中敢喊“向我看齐”的口号,工作中处处以身作则,以情带兵,做好士官的表率。
4、重视关心士官的切身利益,努力为士官解决后顾之忧。士官关心自己的切身利益也是人之常情。对此,我们要摆上桌面,尽可能妥善解决士官的实际问题。一是完善士官的探亲休假制度。我们要在年初制订一个合理的士官探亲休假计划,确保士官全年探亲率达到80%以上。科学统筹安排时间,确保士官按计划享受假期。对一些离驻地较近的士官,可分成几次休假;对路途较远的士官,原则上一年给予一次探亲休假,如需分二次以上探亲的,只能享受一次途中时间;对因工作需要而分二次以上探亲的,可视情给予补回途中时间。二是关心士官的恋爱婚姻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的出现,一方面我们要引导士官正确对待婚恋观,及时做好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工作,消除士官的思想顾虑;另一方面各级领导要重视和关心士官的婚恋问题,对个人问题出现对象难找、老大难等情况,组织上要努力帮助解决。三是重视鼓励士官自学成才。每年组织士官参加自学(函授)学习,并根据工作需要,有计划地把士官组织到外地培训。四是关心士官服役期间的技术培训,让士官在部队能够掌握一至二门技术,为士官离开部队到地方后,解除后顾之忧。
5、建立健全士官考评、奖惩制度,做到职、权、利结合,努力在激励机制上下功夫。加强士官队伍的管理除了做好日常的宣传教育外,还必须把士官的德、能、勤、绩情况与成长进步、经济利益结合起来。要通过对士官的量化管理,层层考核。中队每月对士官政绩的考核,或加或扣,使士官掌握了解每月的情况。支队司令部要根据基层考核的情况每半年作一次总结,作为士官晋级的依据。要确保把优秀的士官推选出来,努力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消除士官队伍中“干好干坏一个样”的不良现象,激发士官队伍的工作干劲。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