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办公文秘 >> 理论调研 >> 浏览公安
  • 浅谈如何做好农村消防工作

    时间:2010年09月02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近年来,在政府及公安机关的正确领导下,火灾隐患整治力度的不断加大,城镇火灾高发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然而,农村火灾比例不断升高,给农村消防工作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2009年,我省农村共发生火灾(村、寨、组等) **起,直接财产损失**元,分别占总数的**%和**%;县城城区发生火灾**起,直接财产损失**元,分别占总数的**%和**%;集镇镇区发生火**起,直接财产损失**元,分别占总数的**%和**%;开发旅游区发生火灾**起,直接财产损失**元,分别占总数的**%和**%;公路、铁路及其他区域发生火灾**起,直接财产损失**元。从数据上可以看出,农村火灾形势依然严峻,针对目前农村火灾居高不下的现状,从维护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笔者结合临洮县农村消防工作状况撰写本文,以探索开展农村消防工作的新思路。

        一、农村消防工作的现状

        我国人多地广,城镇化水平还不够高,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较大,以**县为例,**县地处定西市西部,辖区面积**平方公里,人口**万,下辖**个乡镇, **个行政村,全县**年发生的火灾当中,农村火灾比重占了*成,其中**镇、**镇各发生一起“火烧连营”式的多户村民受灾,可以说,稳定农村火灾形势成为临洮县防控火灾的重中之重。近年来,临洮县广大农民群众纷纷种植侧柏,加大了村民收入的同时,随之带来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急剧变化,高档次、自动化、多功能的家用电器以及豪华的装修成为农民生活的一种享受,许多隐藏的火灾隐患处于其中,而农村广大群众消防安全意识淡漠,防火灭火能力差,农村火灾形势不容乐观。

        二、农村消防工作不足

        农村火灾高发,笔者分析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乡(镇)政府对农村消防工作不够重视。

        无论新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在第三条中都有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工作。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消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保障消防工作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但是有些乡(镇)政府领导对消防工作不够重视,未将消防工作提上议事日程,认为那是消防部门的事,对待消防工作敷衍了事,仍然停留在发发文件的状态。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因素的影响,不能将开展农村消防工作所需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致使农村消防工作缺乏必要的资金保障,造成农村消防工作口号响,成效低。

        (二)农村消防基础设施薄弱,消防规划制定不够实际,可操作性不强。

        目前,临洮县城公共消防设施基本能达到规划要求,但随着新建城区的发展,配套的公共消防设施未能及时跟上,而农村公共消防设施除了中心镇,重点镇能按规划要求完成,其他各乡镇公共消防设施处于一片空白状态。有些农村,山路崎岖,道路狭窄,消防车根本无法通行,这些地方一旦发生火灾,消防车也派不上用场,只能望火兴叹。虽然各个建制镇均制定了消防规划,并完成了审批,但从消防规划本身来看,制定时未能立足于当地实际,可操作性不强,例如,在消防水源规划上,所有村都建消火栓和消防水池不具备可操作性。

        (三)公安派出所三级消防管理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农村消防监督工作存在死角。

        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大量社会问题,使得农村基层派出所的工作量越来越大。少数基层派出所领导对消防工作不够重视,加上农村基层派出所的消防民警人员少,工作量大,必然影响到日常消防监督工作。新消防法实施后,消防分级管理体制也没有完全理顺,消防部门和派出所的某些职能、权限、责任未能进一步明确,影响了基层派出所和民警在抓辖区消防安全监督工作上的积极性。另外基层派出所消防民警专业知识薄弱,在日常监管中发现火险隐患能力不强,特别是对一些技术性、专业性较强的问题更难以察觉,实际的管理效果还不十分明显。

        (四)农村消防宣传力度不够,群众消防意识淡薄。

        目前,农村人民群众整体文化素质不高,由于缺乏必要的消防常识。有的农村大多数青年都外出打工,只剩下老人小孩,自防自救能力差,有的遇有火灾报警,连119火警电话号码都不知道,有的即使知道电话号码,担心救火要收费而不报警,造成火势蔓延扩大。实践证明,只有提高广大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才能有效遏制火灾的频繁发生,但是在日常工作中消防宣传从组织、人员、经费、氛围等方面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尽管新消防法第六条、公安部109号令对消防宣传工作有明确要求,但目前从实施情况看,贯彻落实情况很不理想,仍需在这一方面加强调查研究。

        (五)农村多种形式消防力量薄弱。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公安消防部队灭火救援任务越来越重,在现有人员和装备情况下,要承担全县的火灾扑救和抢险救援工作任务,确实心有余而力不足,按照消防站建设标准,一座消防站的保护面积应为4-7平方公里,而目前各基层消防大队消防站辖区保护面积均过大,一些边远农村发生火灾,由于路途遥远,接警后公安消防队不能及时到达火场,进行有效施救,造成损失加重,易引发影响警民关系的矛盾。而各乡镇,特别是离县城距离远的乡镇,未能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存在侥幸心理,未按要求组建农村义务消防队伍,有的即便组建了,人员素质较低,未配备基本灭火装备,不能发挥义务消防队伍应有的力量。

        三、推进农村消防工作的措施

        要解决农村消防工作存在的诸多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加以考虑:

        (一)以全省新农村消防工作现场会为指导,狠抓消防安全责任制的落实。

        首先,政府及各有关部门要本着对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高度重视的态度,从讲政治、保稳定、促发展的大局出发,切实提高对农村消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农村消防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以全省新农村消防工作现场会为指导,可选取一两个村作为试点村,以点带面,全面提升农村消防工作水平。其次,要全面落实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的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乡镇村民委员会为主体的消防工作网络,采取火灾事故问责制,发生具有较大影响火灾的,纪检监察机关依法进行查处。

        (二)立足实际,认真做好乡镇消防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工作。

        消防规划对于宏观消防工作来说,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要求各建制镇要完成消防规划的编制审批工作,一些乡镇未能立足实际而盲目制定消防规划,导致规划不合理,很多细节不具备可操作性。应按各乡镇自身特点,合理布局工业产业区、居住区、生态绿化区,做到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与乡镇经济建设同规划、同实施。要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与当地经济发展相适应,解决好消防水源、消防通道、防火分隔等问题。各乡镇、村要在发展工业,加快经济建设的基础上,按照规划适当增加和完善消防设施,充分利用农村的水资源,设置消防水池或消防车取水口。

        (三)大力开展消防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消防素质。

        加大消防安全宣传教育,首先要建立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机制,建立乡(镇)、村消防安全宣传网络。要根据乡镇特色,充分利用有线广播、宣传画廊、电影下乡、有线电视等宣传平台,运用农村人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宣传消防安全基本知识特别是居民家庭防火等与百姓息息相关的消防知识,要不断采取新形式、拓宽新渠道,使消防宣传深入千家万户。其次,在每年“四大节日”、农闲时节、“119”消防日期间定期组织一些消防知识竞赛、消防运动会等活动,努力营造人人关心消防、人人参与消防的消防工作社会化氛围。农村中小学应将消防安全知识纳入到教学内容之中,通过“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

        (四)强化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职能,大力加强消防执法。

        由于消防监督人员严重不足,乡镇消防安全“失控漏管”现象比较普遍,把公安派出所作为乡镇消防监督工作的主导力量势在必行,也十分可行。一是要加强对公安派出所消防民警及全体人员消防业务培训,全面提高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工作综合能力。二是要依托基层派出所警务室,使消防监督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三是要严格公安派出所消防职责考核,做到责任到所,责任到人。四是要加大公安派出所消防执法力度,正确处理严格执法与热情服务的关系,使之成为消防执法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派出所在农村消防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按照消防分级管理的要求,派出所在公安消防机构的指导下进行消防监督检查。笔者所在临洮消防大队每年都要对派出所的消防监督民警进行消防法律、法规、消防监督管理等培训,并适时提请公安局对各派出所消防工作进行考核,通报,有效提升了派出所消防工作水平。

        (五)组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提高乡镇灭火救援能力。

        首先,各乡镇要组织一支具有固定人员、经费保障、设施齐备、具有一定战斗力的志愿消防队伍。志愿消防队由当地政府或当地派出所管辖,接受公安消防部门业务指导。其次,各村要组织形式多样的义务消防队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配备手抬泵、手提式灭火器等必要的灭火器材,使之成为保护本单位及邻近单位消防安全的中坚力量。目前临洮县玉井镇、**镇以乡镇环卫人员为基础,建立了2支志愿消防队伍,配备了基本的消防器材,摩托车,推车式手台消防机动泵,一旦辖区发生火灾事故,在政府办专职消防队未到场前,由乡镇值班领导带队,先赶赴现场进行初期火灾扑救,能有效降低火灾损失,下一步,将向县政府请示,将这一做法在全县推广。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浅谈在消防基层部队如何开展好“两个经常性”工作
  • 下一篇:对加强消防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