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机关服务创业的实践思考
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是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现实需要,是贯彻省委、省政府抓项目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深化机关效能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对全省投资发展软环境和机关效能建设的一次全新检阅,也是进一步全面创优投资发展软环境的一次重要契机。公安机关作为一个的重要职能部门,如何强化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积极构建公安工作与服务创业的新型互动关系,努力为实现*崛起、富民兴赣的目标提供有力和优质高效的服务,关键要在“五个三”上下功夫。
一、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创新服务创业理念,在牢固树立“三种意识”下功夫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公安机关要服务好创业,必须在思想观念上进行一次革命,把解放思想置于万事之先,紧紧抓住跨越式发展与观念滞后这一突出矛盾,扣紧经济发展脉搏,把握经济发展规律,更新观念、创新理念,牢固树立“三种意识”。
一是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多年来,公安机关在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打击刑事犯罪、加强治安管理等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为改善投资环境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公安机关中还存在着不利于创业的诸多问题,一些单位不顾创业发展的大局,就治安抓治安,就案件抓案件,重管理,轻服务,“一抓就紧”,“一松就乱”。这种视野狭小、胸无全局的不良现象,虽然只存在于少数单位和少数人身上,但如果不及时加以纠正,势必会影响整个公安工作的顺利开展,势必会影响投资环境的改善,拖服务创业的后腿。为此,公安机关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解决好“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思想认识问题,把思想统一到“服务创业、富民兴赣”的工作思路上来,真正把公安工作放到“服务全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发展低碳和绿色经济等新兴产业,服务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以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项目建设,促进我省投资创业发展环境的改善”这个大局中去,有针对性地做好保障和服务工作。
二是要牢固树立大有作为的意识。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关键一年,也是实现*加快跨越赶超发展的重要一年。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在提高行政审批效率方面有新的提高,在营造吸引投资兴业的环境方面有新的变化,在建立健全投资创业服务体系方面有新的突破,使全省招商引资规模和质量有新的跃升,为固定资产投资年增长率、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数量年增长率达到预定目标提供有效保障。公安机关要充分认清当前面临的形势,认清自身在优化投资环境中承担的重大而艰巨的责任,坚决克服“经济建设中公安机关无所作为”的思想,抢抓机遇,从服务经济和保障经济发展的高度调整、理清公安工作思路,找准公安工作为创业服务的结合点,充分发挥公安机关的职能作用,在“大开放、大建设、大市场、大流动、大项目”的创业格局中有所作为。
三是要牢固树立大胆创新的意识。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既不能照抄照搬经济发达地区的模式,更不能四平八稳、因循守旧,完全沿袭传统的做法,必须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整治社会治安环境为目标,把改进管理方法,提高服务质量作为突破口,紧紧抓住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中制约和影响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从难处、远处着眼,从易处、近处着手,进一步增强公安机关发展、创新和开放的意识,摒弃一切不适应创业的“清规戒律”,不断探索和完善公安机关服务创业的长效工作机制,使公安工作与经济发展始终步调一致。
二、坚持以有为争有位,围绕服务创业新要求,在努力营造“三商氛围” 下功夫
省委、省政府提出,今年继续坚持把抓项目、扩投资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努力保持投资高速增长。如何在抓项目、扩投资大潮中显身手、拔头筹、竞风流,以一流的表现、一流的服务、一流的业绩来展示公安形象、赢得领导赞誉、获得创业者好评是摆在公安机关面前的头等大事。公安机关一定要以时不我待、奋发有为的精神和作风积极投身于服务创业的大潮中,努力营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三商”氛围。
一是营造“亲商”氛围。就是要在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警民、警企关系上下功夫。要彻底打消一些单位和同志不愿也不敢与经济界特别是企业界人士打交道,生怕背上“傍大款”骂名的忧虑,鼓励民警积极主动与经济界、企业界人士交朋友,围绕经济发展需要,想他们之所想、急他们之所急,力所能及地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使之切身感受到公安对他们工作的支持,以良好的服务形象吸引更多投资者投资兴业。
二是营造“扶商”氛围。就是要在提高为创业服务的实效上下功夫。要看到创业者的艰难、艰辛、艰苦,要想到财政增长、国力增强、公安办公经费增多,关键靠企业发展;要想到下岗职工生活困难,解决的出路靠企业壮大;要想到困难群众、弱势群体生活保障的提升,靠得是企业的腾飞,充分运用公安行政管理手段为企业发展创造和提供更多的商机。特别是对一些非公有制企业,公安机关要依法平等对待,积极给予扶持和帮助,使他们做大做强,以创造良好的投资回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
三是营造“安商”氛围。就是要在依法履行“保护人民、惩治犯罪”的职能上下功夫。依法保障创业者的人身、财产安全,维护正常的创业活动,使创业者能够在一个良好稳定的社会环境中实现自身的发展,以稳定的社会政治和治安环境,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投资创业。要通过营造浓厚的“安商”氛围,使各方投资者愿意来,留得住,肯投入,有效益,快发展,以此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真正发挥公安机关为创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的职能作用。
三、坚持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完善服务创业措施,在努力实现“三个转变” 下功夫
“三个有利于”是衡量一切工作的标准,同样也是衡量公安工作的标准,更是衡量公安机关服务创业的标准。公安机关要坚持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立足“三个有利于”想问题、办事情,积极应对经济持续发展对公安工作,尤其是公安行政管理、治安管理带来的新机遇和挑战,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和工作模式,实现“三个转变”,为创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一是要实现从“管理型”到“服务型”的转变。要把改革行政审批制度作为转变职能、提高效率的重要突破口,对缺乏法律、法规依据的行政审批项目和不符合WTO贸易规则、不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审批事项,不属于公安机关管理职能、不应由公安机关直接管理的项目,要坚决退出,取消审批,大胆放开;凡是该依法纳入管理的审批项目,要坚决管理起来,并管住、管好,以促使国家、集体、私营、合资、外资等各种经济成份的市场主体在“公开、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下平等竞争。
二是要实现从“封闭型”到“开放型”的转变。要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审批效率,拓宽警务公开范围。要认真执行审批限时制度,凡是能压减的中间环节要坚决压减;凡是有明确时限要求的要提前、超前完成。除法律规定不能公开的事项外,凡不涉及党、国家和公安机关秘密的事项,都要依法公开。110、治安、户政、交通、出入境、消防等窗口部门,在实行警务公开的同时,还要积极推行服务承诺制,将本部门、本单位的职责范围、管理权限、办事依据、办事程序、服务质量、收费标准、办结时限、工作纪律、监督投诉渠道及违诺责任追究等规定公开,自觉接受监督。 三是要实现从“随意型”到“规范型”的转变。要坚决克服随意性,反对重复检查、随意检查和多头检查,严厉禁止带有个人目的的检查行为。严禁向企业和投资者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严禁以任何借口、任何形式向生产经营企业的投资者拉赞助、索要办案经费、报销修车费、差旅费、招待费。此外,还必须进一步加大对各类收费项目的清理整顿力度,对目前的公安行政事业收费项目,除国家有明确规定的外,其余的要全面清理,重新申报,重新审批,没有合法审批手续的,坚决停收;对重复收费、交叉收费要全部归还收取。
四、坚持围绕创业抓稳定,抓好稳定促创业,在努力创造“三个环境” 下功夫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没有稳定的治安环境就没有创业的大发展。只有围绕创业抓稳定,公安工作才能不偏离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也只有维护好社会稳定,创业才能顺利进行。公安机关要不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打造社会治安品牌,创优投资环境方面争先进位。
一是创造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在加快社会转型、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要以发现得早、控制得住、处置得好为目标,正确处理好各类人民内部矛盾,保障和促进各项建设、改革顺利进行。要采取措施强化情报信息工作,建立健全以情报信息为基础的社会预警机制。要在当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深入到改制、停产、破产企业和社会弱势群体中去,认真排查调处矛盾、纠纷,及时了解群众的困难和合理要求,掌握影响社会治安的不稳定因素,耐心细致做好疏导化解工作,力争把影响稳定的苗头解决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内部。要积极稳妥地处置群体性事件,积极探索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新机制,对各类突发性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二是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要始终坚持严打方针,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保持主动进攻的高压态势,强力遏制刑事案件的高发势头,着力解决多发性侵财案件和街面案件等重点治安问题;要把“打黑除恶”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结合起来,以金融诈骗、套汇骗*、妨害公司企业管理秩序和侵害知识产权等案件作为防范和打击的重点,铲除独霸一方、垄断操纵市场、插手经济纠纷的黑社会性质犯罪团伙、地方恶势力,给创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要大力整肃治安混乱的重点地区、部位和场所,特别要加大对企业、重点工程、大型市场及周边地区治安秩序的整治力度,严厉打击那些“靠园吃园、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厂吃厂、靠矿吃矿”的地痞罗汉、宗族势力和各种“霸头”等势力,为创业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强有力的治安保障;要坚持将严打与严管、严防、严查、严处有机结合起来,对烟花爆竹、民爆物品、剧毒化学品和重点单位、要害部位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检查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强化各项管理、检查、监督、整改工作,堵塞各类治安隐患漏洞,坚决预防和遏制重大治安灾害事故,防止群死群伤重大恶性事故的发生。
三是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执法工作是公安机关的形象、生命。当前,人民群众反映最多、也最普遍的问题就是公安机关执法不公、不严。公安机关执法不公、不严就会损伤创业者的创业信心。因此,公安机关要牢固树立“公正执法就是人民群众最大的满意”的观念,紧紧围绕服务创业这个大局,树立大经济、大公安的观念,坚决杜绝和克服权力部门化、服务利益化、政策条件化的倾向,克服过去那种为了公安内部小集体的利益而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甚至出现“四乱”现象,向创业者索拿卡要的不良作风,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投资环境。要坚持对发展经济大局有利的就推出,对可能阻碍、破坏经济建设的就坚决摒弃。决不能因为自己的小部门、小团体利益,而把自己置身于服务创业这个大局之外,甚至凌驾于这个大局之上,为所欲为。要牢固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观念,认真学习、深刻体会“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的内涵,真心实意地为创业服务,决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要摆脱“以管人者自居”的错误认识,切实增强服务观念,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主动服务、热情服务、优质服务上多出点子、多想法子、多找路子,不断改善投资环境,筑巢引凤。
五、坚持形象就是生命力,加强公安队伍建设,在努力建设 “三型队伍” 下功夫
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人是最活跃的,最根本的因素。良好的警察形象也是经济发展有力的软环境。要想营造一个安定的社会治安环境,就必须树立“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个个都是执法形象”的观念,对公安队伍严格管理、严格教育、严格监督、切实转变作风,努力打造一支素质高、形象好、党委政府放心、人民群众满意、能担当重任的公安队伍,以良好形象为创业服务。
(一)以实践科学发展观为着力点,建设务实型公安队伍。要以实践科学发展观为着力点,把思想政治建设置于队伍建设的首位,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加强队伍建设结合起来、与严格公安队伍管理结合起来、与服务创业结合起来,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找准切入点、主攻薄弱点、把握着重点,坚持以德治警,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启迪民警的道德觉悟,强化民警的道德意识,规范民警的行为;加强法制教育,丰富民警的法律知识,增强民警的法律意识,端正民警执法思想,创新民警执法理念,坚持执法为民。要大力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奋发进取的良好风气,大力倡导不畏艰难、奋力拼搏、克己奉公、勇于奉献的精神,解决少数民警作风懒散、贪图安逸、追求享乐的问题,培养公安民警雷厉风行、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开拓进取、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政治坚定、品德过硬的思想作风。使公安队伍始终保持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同时要做到“四个严肃”,即严肃查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阳奉阴违、各行其是等违反纪律的行为,严肃查处有警不接、出警迟缓、有案不立、追逃不力、推诿塞责等不“不作为”事件,严肃查处执法犯法、以权谋私、贪赃枉法、非法拘禁等职务违法违纪案件,严肃查办民警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的案件,使公安队伍始终保持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
(二)以创建学习型公安机关为抓手,建设学习型公安队伍。要树立向教育要警力、向素质要警力、向培训要警力、向知识要警力、向管理要警力的观念,制定民警培训计划,争取在两年内把所有民警轮训一遍,不断提高民警的政治、文化、法律、业务、科技和身体素质,使民警在面对罪犯时能够“追得上,打得赢,说得过”。要把学习经济知识、市场理论作为当前一项重要的学习任务、必修的课程,学好、学深、学透,并自觉运用到工作中去。要通过创立荣誉室、健全警察书屋,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要在全体民警中实行“一月一课,一年百题”的学习教育活动,把不断学习、不断再教育作为每名民警的终身任务,营造努力学习、善于学习的良好氛围,创建学习型公安局,争做学习型民警,使民警成为服务创业的合格保护者和参与者。
(三)以严格执行公安部“五条禁令”为契机,建设廉洁型公安队伍。实践证明,贯彻“五条禁令”是加强公安队伍建设,维护公安队伍整体形象,提高公安队伍战斗力行之有效的举措。它是对公安民警最起码的要求,也是我们队伍管理的一条“高压线”。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一定要从忠于事业、珍爱自身和家人的角度出发,严格遵守公安部的“五条禁令”,真正做到“入耳、入脑、入心”,确保在涉枪、酒、车、赌方面不出问题。同时,要从优化环境、转变作风、强化组织纪律观念出发,严格遵守省委、省政府有关服务创业的规定和要求,加强纪律建设。要坚持廉政建警,针对公安队伍中存在的个人主义严重、拜金主义滋生、享乐思想蔓延和执法过程中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的现象,开展无私奉献教育、宗旨观念教育、“三观”教育,筑牢反腐败思想防线。要大力推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确保公安队伍清正廉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