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办公文秘 >> 典型材料 >> 浏览公安
  • 记派出所社区民警某某

    时间:2010年09月08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她叫**,**岁,中国共产党党员,**年*月参加公安工作,现在是**市公安局**分局**派出所**岭社区一名普通的社区民警。

        十九年的从警生涯,她始终战斗在社区警务工作的第一线,牢记执政为民的宗旨,工作高标准、严要求、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努力用自己实实在在的行动,团结和依靠社区群众,构筑起让居民群众放心、满意的平安社区。深受辖区群众的一致好评。先后被评为“十佳社区民警”、“文明公民”等荣誉称号。

        她的工作岗位非常平凡,并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向大家报告,只有一些与她们社区百姓心连心、手牵手、情系情的点滴小事,非常荣幸借这样一个机会与大家一起分享。

        第一个故事,“跑”出来的故事:户口难题“跑”没了

        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是她一贯的工作准则。老百姓的事,有些在她们看来是小事,在他们的眼里就是关系切身利益的大事。她在走访中发现新屋街散户17号11岁女孩**没有户口。耐心询问才得知:**系未婚生育,无出生证明,一直是“黑市户口”。其父邓伏士因盗窃罪被咸阳警方逮捕入狱,其生母又不知所踪,长期寄住在同样是劳改回来的伯父邓伏秋家中。由于无法办理户口,**上学成了难事。为了帮**办理好上户手续,她走访了很多单位,都没有令人满意的结果。2006年8月,公安部下文,补录以前未上户的人口信息。她看准这次机会,写信给在咸阳服刑的邓伏士,让他将办理**上户的委托书寄回来。收到委托书,她马上在三伏天里“跑”了起来:首先,她几次跑上门做邓伏秋的工作,又带着邓伏秋跑**区计划生育委员会,补办计划生育手续,跑居委会开具证明,跑公安局政务中心批字,终于解决了**的户口问题,这件事让服刑的邓伏士及劳改回来的邓伏秋非常感动。他们没有想到,派出所的民警对他们这些劳改人员没有偏见,还主动为他们的事到处奔波,他们表示以后一定要认真做人,好好回报社会。

        第二个故事,“陪”出来的故事:心理危机“陪”走了

        她的岗位在社区,社区就好比是她的家,生活、工作在这里的上百户家庭、数千个居民,是她的服务对象,也是她的亲人,时时刻刻她得替他们着想!2006年1月,劳动技校的职工**因不满学校对其丈夫工作的安排,在学校内大肆造谣,并扬言如果学校不答应其要求,她就要在学校投毒,严重影响了学校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秩序。为了稳定**的情绪,她不顾自己女同志身体不适,一天24小时陪着**,跟她做思想工作,并积极与劳动技校的领导协商,商量解决的办法。在此期间,她儿子生病发高烧住院,无人照顾,为了稳住**的情绪,她只好把儿子交给年迈的父母照顾。通过几天的协商处理,最终平稳地处理了这件事,消除了不稳定因素。她儿子出院后还开玩笑地说:“在她妈妈眼里,社区居民的事,大于一切”。

        第三个故事,“送”出来的故事:安居乐业“送”来了

        只要是社区居民的事,都是她应该做的。作为一名社区民警,面对群众更要有诚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只有做到亲民、爱民,人民群众才能愿意与她们打成一片,与她们结交朋友,交流感情,互通信息。在她的管区里,几乎每户居民家里都会有一张“警民联系卡”。这是她天天送、家家送的结果。别看这张卡片小,但它却把她和广大居民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那上面的电话号码也不仅仅是一串简单的数字,而是为民服务的承诺。“有事请打她电话,她一定会尽快赶到。”每次送出一张“警民联系卡”,她都会对群众作出同样的承诺。时间久了,居民不但遇到有什么急事、难事,如水、电、煤发生故障,夫妻不和、家人患病等都来找她,就是遇到什么喜庆事,也都会告诉她一声。2006年6月的一天凌晨,她接到辖区内一户张姓老人家发来的短信“**警官,近来她居住的地区案件频发,晚上她一个人在家比较害怕,如果有事她就打你的电话”,她立刻给**发了短信,告诉**不要害怕,如果害怕随时可以打她的电话,她随叫随到。第二天她立即到**家了解情况,并组织社区巡防队员,对近段时期该地区的案件进行分析,确定巡逻路线和巡逻时段,并亲自带领巡防队员对该地段进行巡逻,确保该地区的平安。几天后老人又发来了感谢短信。

        第四个故事,“谈”出来的故事:刑劳帮教“谈”好了

        做好辖区内刑满释放、劳教人员等重点对象的帮教工作,使他们逐渐转化成对社会有用的人,是她长期重视的又一项工作。她总是这样告诫和要求自己:无论任何时候,都要以鱼水之情善待社区居民群众,自觉摆正同群众的关系,努力做到民有所呼、她有所应,民有所忧、她有所虑,民有所求、她有所助,民有所难、她有所救。就拿现在她所管辖的新屋街社区来说,社区内每家每户的情况,她都了如指掌。平时她利用做户政基础工作上门核对信息的机会,与工作对象和重点人员当面交谈,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列管原因、经济来源、社会交往情况,并掌握他们的最新思想动态,及时做好增删改工作。新屋街21栋403号居民**,曾因盗窃、抢劫“二进宫”。在他前年年底回归社会后,她通过上门交谈了解了他的情况。去年元月份他找到了一个工作,面试、体检等都通过了,但是单位最后政审时因其是回归人员不让其就业,**非常气愤,想破罐破摔。她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刻找到了**,多次与他交谈,找机会给他做思想工作。在他情绪波动的时候,她总是苦口婆心地说:“你是她的帮教对象,她不会害你的”,并一次又一次带他到该单位找领导谈心,单位领导终于被打动了,同意让**来单位上班,**也很争气,从最低层做起,到现在已经成为了这个单位一个部门的主管。如今,他在生活上、工作中有什么困难都找她谈心,随时汇报思想动态。并经常开玩笑对她说:“**户籍,她是你的帮教对象,你可要帮她呀”。

        第五个故事,“想”出来的故事:社区安全“想”成了

        守护社区群众的安全是她光荣的职责,让社区群众满意是她最大的心愿。身为一名警察,首要职责是保护人民群众的安全,这个“安全”不仅仅是生命财产的安全,从一个社区民警的角度出发,把确保社区群众的安居乐业作为永恒不变的追求才是落脚点。在走访居民和采集治安信息过程中,她发现辖区内房屋租赁及暂住人口越来越多,对人口的管理也越来越复杂,这方面的工作时间也越来越不够安排。怎样才能更好、更有效率地保证社区安全呢?毛主席说:“办法是人想出来的”,她想到了科学化管理。于是,她利用业余时间对辖区内的人员住户进行了汇总分析,并用不同的标志将每户人员按照常住、人户分离、房屋租赁和暂住人口等情况进行分类收集整理,建立了便于管理的一整套基础手册型资料。去年,她先后两次组织出租户和暂住人口学习公安部的24号令和25号令以及《治安管理处罚法》,让他们知法、懂法、守法。充分运用行政管理的手段加强对出租户的管理,把过去只抓暂住人口,而放松对出租户管理转变为以出租户管理为媒介带动暂口管理。这些看似简单却又比较科学的方法,为社区长效管理打下了扎实基础,也减少了暂住人口犯罪的机率。

        以上就是她今天要讲的几个小故事。当然在她平凡的工作中,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小故事,将来也还会有更多……因为她的付出是幸福的,因为她有社区这个大家庭,还有身后那么多支持她的兄弟姐妹!警务园地有太多瑰丽的奇葩,相比之下她只是一朵普通的小花,努力绽放是为了——社区和谐的春天!……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记派出所社区民警先进材料
  • 下一篇:记市公安局刑警大队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