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交通执法规范化建设之我见
道路交通执法历来是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也是公安机关易引发群众纠纷或群体性事件的“导火索”,且随着社会文明的日益进步、人民群众维权意识的日益增强将会表现得越发突出和明显。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理念,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执法方式方法,努力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是各级公安交警部门需要加强研究并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此,结合实际工作以及对执法规范化建设的理解,就当前交警部门加强道路交通执法规范化建设作四点思考。
第一、加强交通执法规范化建设,必须科学教育引导,解决“态度”问题,切实增强对规范执法工作的正确认识
道路交通管理的基本工作是执法工作,交巡民警的基本行为是执法,执法规范是对交管部门和交巡民警最基本的要求。面对新情况、新形势、新任务,作为公安机关所有执法部门中承担执法任务最重、数量最多的交巡警部门,切实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执法质量、水平和能力,确保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不仅是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客观需要,也是积极应对复杂政治、经济形势的现实需要,更是改善自身形象、解决队伍中突出问题的实际需要。
第二、加强交通执法规范化建设,必须强化学习培训,解决“能力”问题,进一步提升广大民警规范执法的综合素质
事业成败,关键在人。问题考验人,人解决问题。做任何工作,最关键、最能动的因素是人。民警是执法工作的主体,民警法律素质和执法办案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执法质量的好坏。要全方位开展执法业务和素养培训,要以民警岗位工作规范和能力素质标准为导向,按照分级负责、突出重点的原则,建立常态化的教育培训机制,努力形成人人参与培训、人人得到提高的大教育、大培训格局。
第三、加强交通执法规范化建设,必须狠抓基础建设,解决“常态”问题,不断建立健全规范执法工作的长效机制
要进一步强化规范执法制度建设。应在严格落实既有各项规范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本辖区工作实际,主动发扬首创精神,通过日常执法实践,积极研究、摸索、实践有利于规范民警执法行为、有利于提升单位总体执法质量、有利于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并行之有效的执法管理措施,并上升到制度层面固定下来、坚持下去,努力构建实践性强的执法规范化建设长效机制。
第四、加强交通执法规范化建设,必须严格监督检查,解决“制约”问题,全力推进规范执法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
要进一步深化执法质量考评工作。要在继承现有执法质量考评方法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岗位民警职责,对执法主体、执法程序、执法制度、执法行为、执法责任、执法监督及执法保障等相关内容进行全面科学考核,充分发挥执法质量考评对规范执法的推进、引导作用。要坚持平时监督检查与集中考核检查相结合,把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质量的工作做在前头,把影响执法质量的问题真正发现在平时,讲评在平时,解决在平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