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消防社区的建立
一、建立消防社区警务的必要性
(一)消防社会化是消防工作的本质要求 消防工作必须坚持“预防为主”而要做到、做好防范工作,必须依靠广大群众。同时,火灾发生后5——10分钟为初起阶段,现场的群众能否有效处置,将直接关系到火灾的发展趋势,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因此,社会化消防上一消防工作的必由之路。而社区消防工作正是面向广大群众的重防范、强基础的工作,符合消防工作的本质要求。 (二)城市发展要求消防社区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规模迅速扩大,城市消防压力日益加大。消防工作由消防队“一人挑”的模式已经不适应城市消防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必须与时俱进。而社区消防更像“众人扛”,使消防工作得到延伸和普及,可以有效的增强放火、灭火的能力。 (三)消防进社区的时机已经成熟 近几年,社区警务建设取得长足发展,已初步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安全防范体系,一批群众性治保组织建立并已有效运转。消防进社区后,这些群防群治组织同时担负起社区的放火灭火任务,就成为城市消防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个绝好的平台。 二、建立消防社区的内容 (一)取得政府的支持 消防社区警务的建立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同级公安机关的大力协助。消防社区警务的建立是一项大的系统工程,没有政府的支持是不可能做好、做大、做强的。《消防法》规定:“消防工作由国务院领导,由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因此,政府的领导与支持是有法可依,责无旁贷的。消防社区警务同时还应是公安社区警务大战略的一部分。因此,应紧密依靠公安机关,共同开展工作。 (二)加强消防进社区的硬件建设 要想将消防社区警务搞好,离不开必要的硬件设施,应在每个社区警务室设置消防宣传站,配置微机,安装报警电话;给每个社区配置消防器材箱,灭火器及自救逃生器材;为居民家配置灭火棒,给消防志愿者统一配备检查标志。同时,还应利用社区内二次供水水池,安装消防水泵和消防水带接口。此外,还应在社区建立和完善各项防火制度。制定“居民防火公约”等规定并加强防火及火灾逃生的宣传。 (三)加强消防管理职能 加强对企业消防管理人员的消防培训工作,提高各单位消防管理人员的水平。消防部门实行分片包干,层层落实责任,每个专职消防干部包几个社区,定期对社区防火委员会成员、社区民警、志愿者消防队伍进行消防培训和检查指导。社区民警全面承担起社区消防的责任,每个专职消防干部包几个社区,定期对社区防火委员会成员、社区民警进行宣传教育。同时,充分发挥社区民警、专职保安员的消防管理职能,昼夜开展防火巡逻检查,确定老弱病残等消防重点人员,登记,造册。 (四)开展安全教育提高居民防火意识 街道办事处有关部门、各社区居民委员会要指定消防宣传工作制度,有计划的开展消防宣传活动,一是组织社区群众,参观当地公安消防站的消防宣传教育基地,提高消防安全意识。二是通过电台、电视、报刊、墙报、标语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报道消防法律法规、消防常识。三是利用社区服务活动室、社区宣传栏等载体,广泛深入的向居民宣传防火、灭火和自救逃生知识。四是定期组织消防演习,提高居民自防自救的能力。 (五)定期开展消防安全检查消除火灾隐患 街道办事处有关部门要对辖区单位进行每季度不少于一次的消防安全检查,社区居委会应会同社区警务区民警,对辖区单位进行每月不少于一次的消防安全检查,对住宅区的消防安全巡查,应每周进行一次,供水部门要定期检查住宅区消防栓的供水情况,确保消防栓正常供水。消防安全检查的内容应该有:消防安全各项制度是否落实到位,消防设施是否齐备完整好用,消防疏散通道是否通畅等。在消防检查中发现火灾隐患应及时督促整改。 (六)建立完善消防业务档案 完善的消防业务档案是社区消防工作高效、有序开展的保证,街道办事处有关部门、各居委会要全面掌握好辖区单位消防基本情况,熟悉消防器材配备数量等,并做好登记、造册工作。 三、建立消防社区警务存在的问题 (一)观念滞后,政府重视不够。 这包括社会对消防工作中的认知和认可程度。人们通常认为消防工作与派出所无关,对派出所开展消防活动抱消极态度,在派出所内部,由于工作任务相当繁重,无论什么新的任务都是不小的负担,因此一些民警中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另外,社区消防建设工作没有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各级政府对社区消防建设重视程度不高,没有纳入城市社区消防建设的总体规划中统筹部署。一些部门和单位指导、督促社区开展消防工作不到位,单靠公安消防部门无法形成联动机制。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受人员少,消防知识匮乏的影响,造成消防组织机构不健全,社区消防工作无法落实。 (二)社区消防建设发展不平衡 受城市化进程,城市规模,经济条件和现有基础不同的限制一些欠发达地区的守区建设水平较低。消防建设标准不高,发展步伐缓慢,实际效果不明显。 (三)民警消防知识欠缺 消防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在派出所民警中,除消防联络员接受过不同程度消防知识短期培训和学习外,大多数民警对消防知识知之不多,专业知识的欠缺直接影响到民警开展消防工作,使民警在工作中找不着头绪,无从下手。 (四)社区消防建设经费难以保障 由于各级政府财政部门没有社区消防建设专项经费开支,驻区单位没有投入消防建设的法律义务,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没有经费来源,造成社区消防基础设施的建设,消防器材的配备,消防宣传资料的发放,消防教育活动的开展都因缺乏资金难以落实。经费缺乏保障既制约了消防工作的全面开展,也不利于调动社区工作人员参与消防工作的积极性。 (五)社区居民消防意识差 由于一般的居民群众都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消防安全教育,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广大的居民群众对火灾的巨大灾害性和破坏性没有深刻的认识。在生活用火中,时常存在麻痹大意的时候,在使用电器时,有的时候也不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这些都为火灾的发生埋下了隐患,而有些家长对孩子的防火安全教育不到位,有的甚至纵容孩子玩火。这些,都容易诱发火灾的发生。 四、社区警务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建议 (一)转变观念,加强社区消防建设工作的领导 完善民警在消防工作中的职责权利。要加大社会宣传力度,使市民知道派出所有行驶消防监督管理的职责,从而,摒弃派出所与消防工作无关的观念,自觉支持派出所开展消防工作。对已明确派出所负责消防工作的地方,应将工作中的任务和职责。要明确派出所和社区民警在落实消防工作中的权利,完善奖励机制,调动民警开展消防工 作的积极性。各政府在推动城市化进程过程中,要把社区消防建设纳入城市社区建设的重要日程,同计划、同建设、同管理,制定有关社区消防建设的规章、规范性文件以及考核标准,保证社区建设步伐不断完善,新建社区消防工作一步到位。各级公安消防、民政部门等要依托街道办事处加强监督和指导,建立由消防部门、公安派出所、社区居委会、驻区单位负责人和居民代表参加的社区消防安全指导委员会,全面负责社区消防工作的组织指导,监督管理、宣传教育、防火检查等工作。 (二)政府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 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及城市化发展缓慢的地区,开展消防进社区活动不可盲目求快,应稳步前行。政府应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帮助其消防社区化的建立。另外,地区派出所及居民委员会可自力更生,尽量减少消防社区建立的资金成本,而把主要力量放到消防宣传中,使之深入人心,以此减少火灾次数的发生。 (三)强化指导,建立一支懂消防能消防的民警队伍 民警是社区消防工作的工作者、普及者、是消防工作的桥梁。消防队要加强对社区民警的业务指导和培训,培训内容要着眼于基础知识,如如何做好消防宣传、季节性防火、规范装修、消防器材使用、初起火灾扑救等,使民警逐步掌握开展消防工作的知识和技能。社区民警要通过多方工作,建立社区消防队伍。见于目前大多数社区已建立起较完善的社会治安防范体系,派出所要通过工作实现治安组织与消防组织一体化。同时,随着社区警务的不断推进,要不断完善消防工作网络。在此基础上,逐步制定、完善社区消防工作制度,使社区消防走上规范化轨道。 (四)广开渠道,筹集消防建设资金 按照“费随事转”的原则,各级政府及财政部门应当研究落实社区消防建设的专项资金,保证专款专用。各驻区单位应当根据自身的经营情况,为社区消防建设提供一定的经费。街道办事处物业管理单位应当从物业费中提留一部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房地产开发商在新开发小区时,必须做好社区消防规划,消防设施建设等工作。为确保消防工作的正常经费,可采取政府出一点,社区出一点,派出所消防队出一点的办法,解决社区消防必需的经费。社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投入,应由政府承担。类似宣传栏等建设投入,可以由街道、社区、小区分担。参与消防工作人员的补贴、奖励,由街道和社区为主承担。总之,我们应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保证社区消防建设任务落到实处。 (五)深入开展消防宣传进社区活动 各级公安消防部门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将消防宣传车开进社区,播放消防常识宣传片和火灾案例,设立消防宣传教育图版,组织社区居民开展火场逃生自救,初起火灾扑救等消防知识培训。发动居民积极参与每年的119消防日、冬防等大型消防教育活动。组织居民到消防站开展亲身体验消防活动,不断提高居民的消防安全素质和意识。在社区明显地段树立多幅消防公益公告,设立永久性的消防宣传画廊。在社区警务室设置消防宣传站,开展针对性的指导宣传。同时,将消防工作过去由单纯的消防部门单独抓上升为政府、社区和辖区单位以及社区居民共同抓,实行分片包干,层层落实,责任到人,形成群防群治网络化的管理格局。街道办等可以组织一些老年人进行宣传教育,可成立防火检查、巡逻小组,随时对社区内火灾隐患进行检查、处理。时刻警告社区居民防火安全的重要性,使之建立一个群众自觉宣传,居民自觉防范的良好的社区防火氛围。消防社区建设过程中,宣传是关键,是一项民心工程。除广泛开展宣传栏,宣传车等外,还应充分发挥居委会自治优势,、由居委会组织居民小组长,楼长,志愿消防员组成社区消防工作组织,负责制定防火公约,向居民家庭发放消防宣传资料,教育指导居民安全用火、用电、用油、用气;经常开展防火巡查,检查修养公共消防设施器材、及时消除火灾隐患。一旦发生火灾,迅速报警进行初期扑救。同时,要监督物业管理单位履行消防安全职责。 五、消防社区建设是不断发展与完善的 俗话说“水火无情”近50年间,我国曾发生两起震惊世人的特大火灾,其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市发生的一起特大火灾,时间持续三个昼夜,死亡2865人,其二是1987年在黑龙江大兴安岭发生的森林特大火灾,火灾造成经济损失约5。26亿元。每年,各种各样的火灾都会发生在全*的各个城市。目前,由于火灾而给人类造成的经济财产损失将是一个庞大的数额。因此,安全防火,警钟长鸣。将是我们每一个人所应该牢记的内容。伴随着我国社区警务建设的发展和完善,消防便适应了时代的发展进入到了社区警务中。目前消防社区警务已成为千家万户所熟知并且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和成效,与此同时,我们还应树立长效机制,持之以恒长抓不懈,使用权消防社区深入人心,得到所有社区所有成员的认可和支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