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办公文秘 >> 经验交流 >> 浏览公安
  • 市公安局科学谋划工作发展新思路

    时间:2011年02月12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市公安局坚持把“十八字”方针九项基本工作要求作为贯穿全部公安工作的主线,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总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刻领会“十八字”方针的内涵,紧密结合全市公安工作实际,科学谋划公安工作的发展思路。

        突出“三个重点”,把“维稳”工作紧紧抓在手上。以情报信息体系建设为重点,下好维稳“先手棋”。积极发展壮大专兼职情报信息员队伍,全面加强涉敌重点阵地控制和专业手段监控,密切注视网上舆情动态,有效延伸情报信息触角。围绕政治敏感时期,全面部署开展情报信息搜集专项会战;以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为重点,打赢维稳“主动仗”。继续组织民警走千家、进万户,围绕着开发区征地拆迁、矿业集团下岗买断等影响社会稳定的重点群体和重点问题,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积极协助党委、政府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年初以来,共计协助党委政府妥善处置各类群体性上访事件70余起,有效维护了全市的政治稳定;以健全信访机制为重点,做实维稳“小局部”。制定领导干部定期接访值班等制度,把每周三市政府接访日作为公安机关接待涉法涉诉访日,集中接待上访群众。市局与各县分局以及各直属所队班子成员轮流接待群众来访,对于群众反映的各类信访问题,严格落实领导包案,及时向群众反映案件进展,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结果。

        深化“三项改革”,把“创安”工作紧紧抓在手上。深化专业队伍改革,全面加强打击力量。采取跨警种调整、推行合署办公等办法,在全市范围扩充打击专业队伍,加强刑侦力量,以尖山分局为试点,在原有“三队一室”模式的基础上,将派出所刑侦组划归分局刑侦大队实行刑侦中队式垂直管理,面向实战需要,统一整合警力资源,将经验丰富的专业打击人才充实到派出所,在集贤、宝清、尖山和市局刑侦支队成立了反扒专业队伍,进一步配齐配强专业力量,实现打击工作的战线前移;深化考核、评估机制改革,提升打击效能。把破案、抓逃、诉教指标分解到刑侦、禁毒、户政、治安、派出所等每个实战单位,并统一纳入到对各警种的目标考核,严格兑现奖惩,充分调动全警参与打击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以人民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满意率明显提高为标准,深入推行社会治安评估体制改革;深化保障机制改革,服务实战需要。加大对打击专项资金的投入,通过开源节流、整合资源、统筹管理,建立勘验、追逃、大要案侦破等专项保障资金,直接划拨到基层一线实战单位,实施专门帐户管理、严格审批程序,并由一把手亲自对此项工作进行督办落实,保障基层一线单位的办案需要。

        关注“三农问题”,把“护农”工作紧紧抓在手上。维护“农村”地区社会稳定。以深化农村警务室建设为重点,采取专群结合的办法,积极发展壮大农村治保组织队伍。以驻村民警为骨干,组织开展村村联保、十户联动的村际守控和重点部位巡控,加大对农村社会治安的管控力度。适时组织专项行动,不断加大对村霸、村匪等危害一方的农村黑恶势力的打击力度,严厉打击、严密防范各类刑事犯罪。同时,充分发挥民警村官的群众基础优势,围绕着林权转让、土地承包等重点问题,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增强农民与乡村政府组织的联系,促进各类涉农问题的解决积极协助党委政府化解矛盾,切实维护农村地区政治安定;服务“农业”生产的发展。加强与工商、生产资料等行业主管部门的协作,集中开展农业生产物资行业专项打击和整顿,进一步规范农资市场经营秩序,严厉打击假种子、假化肥、假农药等坑农、害农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秩序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关注“农民工”生活。以留守儿童、留守老人为重点,实施结对子帮扶,开展上门服务、主动服务,经常性深入群众家中访贫问苦,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并结合实际积极帮助返乡农民工联系新的就业岗位,确保返乡农民工群体的稳定。

        健全“三个零”机制,把“扶企、促商”工作紧紧抓在手上。大力推进警力下沉,健全完善防范、打击“零距离”机制。以建龙集团、大唐热电、亚泰集团等大中型企业为重点,加强驻企警务室建设。组织消防、经保、经侦、治安等相关部门开展联合检查,集中整治各类突出安全隐患,指导企业完善内保措施和机构,对保安员和财务、保管等重点岗位的员工开展法制教育培训,提高企业内部安全防范意识能力。开展企业周边地区社会治安环境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危害企业发展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对企业周边的黑收购点进行集中的取缔,净化企业的发展环境;大力推进警务前移健全完善管理“零距离”机制。全面开通火工商审批绿色通道,在建龙集团、东荣三矿等大型企业设立了临时性火工品审批处和存放点,为企业的生产提供便利条件,户政、派出所等部门发挥职能优势,根据企业的需要,积极参与到招工政审、职工考核等工作中,严把企业员工准入关口,防止劣迹人员混入企业形成潜在危害。针对重点行业和公复场所加大管理力量,开展专项整治、清理,严厉打击黄、赌、毒和欺行霸市违法犯罪活动,坚决取缔非法手段不正当竞争行为,规范市场秩序,保护正常商家合法权益;大力推行警民互动,健全完善服务“零距离”机制。广泛听取企业商户的意见和建议,根据企业发展和商户经营的需要,进一步改进服务手段,拓宽服务领域,提升服务质量,大力推行人性化、零距离的贴心服务。根据企业的需要,组织交警部门开展重点运输车专门护送、上门发放车牌、上门为企业员工和商户办理发放二代身份证等多项活动,与重点企业建立专门联系、推行挂牌保护,对危害企业的违法犯罪活动提前介入、及时打击。

        落实“三个到位”,把“固边”工作紧紧抓在手上。安全防范到位。各边防派出所开展不间断治安巡逻,强化社会治安管控。对各主要街道、繁华地段及案件多发区、重点部位进行24小时死看死守;对农村发动群众群防群治组织,采取警民联合巡防的方式,对辖区娱乐场所相对集中的地区和易发生盗窃、抢劫等案件区域进行重点看护,确保边境地区的社会治安形势明显好转;隐患整治到位。对边境地区479名重点人落实管控措施的同时,集中对边境地区出租房屋、公共复杂场所、特种行业、易燃易爆以及其它重点部位、重点场所进行全面走访排查。对烟花爆竹经销网点和零售摊点进行集中清查,集中整治各类突出治安隐患,坚决防止边境地区发生重特大治安灾害事故;边境管控到位。组织边防派出所开展“三个一”(开展一次宣传教育、排查一次精呆傻人员、组织一次边境踏查)活动,集中对精呆傻人员进行清查,对群众进行政策法规宣传教育。联合涉边单位对边境地区开展不定期清查。

        实现“三个延伸”,把“亲民”工作紧紧抓在手上。结合实际工作,把纳建渠道向广度延伸。紧密结合服务年、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以开好座谈会、恳谈会、征求意见会、警民见面会为重点,广泛听取来自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利用互联网平台与广大群众进行互动,进一步畅通纳谏渠道。同时,在窗口单位统一设置征求意见薄,并定期反馈群众的意见;回应群众新期待,将便民利民服务向深度延伸。在窗口单位全面推行延时、错时、预约、承诺服务等主动服务措施;针对特殊人群的需要,深入开展重大节日便民、利民服务日活动。出台为边远地区和困难群众开展代办户口、办理二代证、代购生活用品的“三代办”服务工作规范;下放审批权限,在四个县局实施按需申领护照工作;开通网上车管所便民服务网站,提供网上咨询、网上预约、查询;开展净化校园及周边秩序专项行动;推行阳光执法,将执法监督向高度延伸。大力推广公开复议、公开听证、公开裁决、公开调解“四公开”制度,充分保障当事人行使质疑权、知情权和辨解权,把各类证照办理、事故处理等流程、办结期限进行公开、公示,把公安机关的执法行为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加强警风警纪监督员队伍建设,聘请60余名位来自社会各阶层的群众作为监督员,对警容风纪、执法执勤等开展全方位监督,及时听取意见,认真整改群众反映的问题,切实提高监督工作水平。

        明确“三人定位”,把“助弱”工作紧紧抓在手上。做弱势群体的“亲人”。深入开展“千名民警结千个帮扶对子”活动,组织全市2300余名公安民警与失业下岗职工、鳏寡孤独、失学儿童等弱势群体结成帮扶对子,主动协调民政、街道等部门,落实低保优扶待遇,帮助有劳动能力的群众优先安置保安公司就业,在节假日上门送温暖、送资助、送爱心,为群众解决生活难题,使弱势群体真正感受到公安机关的关心和温暖;做关心特殊群体的“好人”。以刑释解教、流动人口、失足青少年、在押人犯家属等特殊群体为重点,大力加强法制教育,开展心理疏导,解决落户就业难题,实施倾情帮助,市看守所组织全体在押人员开展免费体检,组织民警对在押人员家属进行捐款使其失学子女重返课堂;开展清理整顿黑户口专项行动,为符合条件的自流人员落实户口问题;广开门路鼓励、支持“两劳”释放人员自主创业、回馈社会,努力消除对抗情绪和不稳定因素;做帮助危害群体的“能人”。以中小型危困企业、商户和困难家庭为重点,积极主动地为企业摆脱危机、加速发展建言献策,对危害企业的诈骗犯罪组织专门力量实施专案攻坚,加大追赃抓逃力度,最大限度地为企业挽回损失。借助网络优势广泛搜集信息,在农村派出所建立信息服务栏,为农民解决选种、致富和农产品滞销的问题,广开农民发家致富门路和渠道。

        推进“三项建设”,把“强基”工作紧紧抓在手上。加速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围绕着“采、建、用、补、训”五个关键环节,制定信息化建设方案和分解推进表,进一步明确各部门、警种的职责任务和完成时限,实施跟踪推进。同时,坚持练兵先练长的原则,全面加大培训力度,先行组织开展信息化应用培训班,切实提高领导干部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加速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以岭东分局、市局刑侦、治安支队为试点,大力开展执法监督系统建设,实现笔录无纸化和行政案件审批流程的网上流转,利用信息化优势,把执法监督贯穿于各个执法环节之中。加强法制员队伍建设和法制培训工作,对全市的法制员进行重新的充实调整,制定完善不同警种、不同岗位的法制教育培训规范,依托公安干校,开展知识普及型和专业强化型培训,大力倡导平和、理性、文明、规范执法的理念,切实提高民警的执法水平;加速推进和谐警民关系建设。认真总结“大走访”工作经验,固化“大走访”工作效果,研究制定了一系列亲民、便民、利民工作机制,把延时、错时、预约、承诺服务和各种人性化管理措施做为长效机制和窗口单位行为规范,切实提高群众的满意率。深入开展了“讲党性、树新风、优环境、促发展”纪律作风建设活动,认真查找工作中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彻底杜绝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四难”现象。全面加强了公共关系建设,制定了新闻发言人制度和重大案件新闻发布会制度,定期向群众、人大代表汇报工作,利用各种媒体积极宣传公安工作的新成果、展示公安队伍建设新形象。深入开展了警营开放日、警车大巡游等主题活动,使群众更加深入的了解公安、关注公安、支持公安,进一步拉近了警民距离、融洽了警民关系。同时,为进一步深化“三基”工程建设成果,集中购置了12余台捷达轿车和商务车,全部配发到基层一线单位,有效解决了办案、办公出行难的问题,切实提高了实战部门的快速反应能力。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坚持改革大动作 做好服务大文章
  • 下一篇:加强公安纪律作风建设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