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办公文秘 >> 理论调研 >> 浏览公安
  • 关于公安机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三点思考

    时间:2011年03月23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一、牢固树立社会管理创新“四理念”

        正确的社会管理理念是引领社会管理创新的“方向盘”。本人认为,基层公安机关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应该牢固树立“四种”管理理念:

        (一)牢固树立“人本”管理理念。公安机关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既要尊重广大民警的首创精神,更要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我们的一切行动都要有利于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有利于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有利于国家长治久安。省厅确定的“三位一体”工作思路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明确提出了公安工作要安民、公安机关要为民、公安民警要亲民的工作要求。对此,公安机关在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要坚持“以民为本”的理念,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事为民所办、权为民所用。

        (二)牢固树立“学习”管理理念。学习是创新的动力。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需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运用社会管理学的理论、原则和方法,谋划社会管理工作,研究社会管理政策,掌握社会管理规律,减少管理创新的盲目性,增强管理创新的针对性,保障社会的多元价值和人们的利益诉求,实现由无序状态向有序管理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对此,公安机关在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要坚持“倡导学习”的理念,以创建“学习型”机关、争做“知识型”民警为牵动,为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提供素质保证。

        (三)牢固树立“参与”管理理念。勿庸置疑,“参与”亦可称之为“互动”,意在社会管理过程中,广泛吸收个人参与决策、计划、决定、执行的过程。对此,我们在进行社会管理工作中,要充分体现开放意识、民主意识、服务意识、参与意识,实行过程开放、手段多样、与民合作、使民参与,从单一的行政型管理向综合参与型转变。

        (四)牢固树立“和谐”管理理念。当前,和谐是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是公安机关维护社会稳定,化解社会矛盾的奋斗目标。我们应抓住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不放松,站在促进社会和谐的角度处理问题,最大限度地理顺社会不满情绪,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对抗性矛盾。

        二、始终遵循社会管理创新“四原则”

        社会管理原则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关键。本文认为,公安机关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需要遵循四项原则:

        (一)遵循“效益性”原则。管理的效益性原则是指要以较少的人、物和财消耗,产生较大的社会效益。社会管理创新的主要目的在于:形成更加良好的社会秩序、产生更加理想社会效益。因此,公安机关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需要遵循“效益性”工作原则,紧紧围绕“三项建设”,深入落实“维稳”、“创安”、“扶企”、“促商”、“强基”工作要求,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上履职尽责。

        (二)遵循“积极性”原则。人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第一要素”。公安机关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首先要千方百计解决好如何盘活民警和群众的积极性问题,形成齐心协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生动局面。一方面要认真落实从优待警工作措施,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民警的工作热情;另一方面要坚持专群结合工作方针,最大限度地调动社会各种资源,全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遵循“协调性”原则。治安管理工作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安机关在履行职责时,既要动员内部的警力资源,协调各警种之间的关系,有效开展治安整治行动,又要参与政府部门组织的社会公益活动,与其他部门一道共同加强社会管理。目前,公安机关的辅警力量相对较少,而短时间内大量增加辅警人员也不符合实际工作要求。例如:油田公司、炼化、石化等中直大企业就有企业保安护卫队。如果能够积极沟通协调,将这支力量纳入公安机关的监管和指导,并可根据治安形势和任务需要,抽调人员,指派任务,则会为油田社区、社会管理工作增添新的助力。

        (四)遵循“灵活性”原则。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要准确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既要统筹兼顾,又要因地制宜;既要秉承传统,又要锐意创新。例如:在治安管理创新上,该出重拳时就要出重拳,该打组合拳时就要打组合拳,因情施策,对症下药;在人口管理创新上,不但要管好常住人口,更要管好流动人口,不但要采取传统管理方法,更要实施信息化管理手段等等。总之,要以跳跃性的思维、灵活性的动作,加强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三、社会管理创新“四方法”

        社会管理创新的核心是提高驾驭社会治安大局的能力。社会管理创新的突破口应定位在管理方法创新之上。

        一是创新治安管理工作方法。在人口管理方面,建立以动制动管理机制,对辖区实有人口特别是暂住人口、无业人员、经常打架斗殴和寻衅滋事人员,重点人口、刑释解教人员和“五犯”实行档案管理、制度管理、动态管理。在行业场所管理方面,重点加强娱乐业、洗浴业、旅店业、易燃易爆、剧毒化学品管理,切实增大社会治安的安全系数。

        二是创新情报信息工作方法。扎实推进情报信息综合应用平台建设,大力加强“人、地、物、场所”等治安要素,尤其是对“七类重点人员”管控工作。扎实推进面向全警的大情报体系建设,创新情报搜集、情报研判、情报应用工作方法,打好敌动我知、未动先知主动仗。扎实推进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提高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和水平。

        三是创新综合治理工作方法。坚持集中治理与动态治理、重点治理与日常治理相结合,正确处理整治、服务、管理、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创新和积累“侦办小案件、治理小问题、化解小纠纷”工作方法,多措并举、综合施策,充分发挥公安机关在综合治理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

        四是创新虚拟管理工作方法。探索“虚拟社会现实化管理”新途径,强化对虚拟人口、虚拟社区和相关行业基础管理,实现网上管控与落地查处相统一。建立健全网上舆情引导机制、危机处理机制、信息通报和协作配合机制,形成对网上有害信息和违法犯罪行为各负其责、快速反应、综合治理的工作格局。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对公安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认识与思考
  • 下一篇:关于进一步深入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及应用的思考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