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加强公安网思想政治工作阵地建设
公安网作为公安内部普及使用的一种传播、交流工具和工作平台,已为全***万公安民警熟练掌握运用。这也为实现公安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提供了新的机遇。*同志指出:“要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要高度重视互联网的舆论宣传,积极发展,充分运用,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不断增强网上宣传的影响力和战斗力,使之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阵地,对外宣传的新渠道。”这些论述对于我们认识公安网络发展对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探索如何利用公安网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公安网对公安思想政治工作所带来的机遇 (一)公安网的广覆盖率和快捷传播性能,突破了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时空局限。公安网尽管是公安机关的局域网,但它已参透到全*200万公安民警工作学习等各个方面。思想政治工作主体应充分利用公安网对民警全覆盖等特点,随时随地施加思想政治工作影响,让民警在不同状态下接受政治思想教育。 (二)公安网能包涵的海量信息,为公安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丰富的思想教育资源。网络可以无所不能地承载各种类型的信息,不同国度的文化,供思想政治工作者选择利用。思想政治工作者既可以选择科学政治理论、先进文化等主流信息供民警学习阅看,增长知识、能力与才干;也可以选择一些腐朽没落的文化、社会现象供民警思考批判,引导民警明辨是非、美丑,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信念。当然,对于思想政治工作者来说,了解掌握最全面信息、最新知识,面对错综复杂、变化多样的信息,善于观察、判断,把握事物本质的东西是基本的要求。 (三)网络平等、交互性能,使公安思想政治工作者及时了解民警的思想发展动态成为可能。在网络交流中,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人们可以畅所欲言。而且一个话题可以引起很多人关注,一个提议可能引来很多人响应。可以说,网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提供了一种有效地预警装置,只要思想政治工作者密切关注网络,关注民警普遍关心的话题,关注民警普遍存在的思想困惑,找到民警队伍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共性、个性问题以及症结所在,随时在网上讨论交流、释疑解惑,有的放矢地进行决策部署,问题就会解决在萌芽状态,网络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便捷性和实效性就能充分显现。 二、当前运用公安网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所存在的不足 目前,公安网功能主要还是向广大公安民警宣传灌输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公安机关重大决策部署,公安业务法律法规,发布勤务警务动态信息,网络办公办案等。公安网,民警都要上,是因为不上就不知道该干什么,怎么干才合符要求;民警必须上,是因为不上就办不了公,干不了事。但相对于互联网而言,前者是“要我上”,后者是“我要上”。究其原因,本人认为,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公安网,教育宣传方式单一,“想说爱你并不是很容易的事”。由于公安网的定位与技术支持问题,目前,其宣传教育方式依然沿袭灌输式、口号式、命令式,就像念文件、读报纸、开会听报告,是一种单向交流,网络较强的平等互动性能没有充分显现。在公安网里,民警只能被动接受,上级机关和领导难于通过网络了解民警的所思所想所困,民警也无法了解上级的意图和苦衷,思想政治工作者也很少运用公安网络与民警沟通交流,无法达到在互动中解心结、激斗志、聚警心之效果;而互联网不仅可看可读可听,而且可玩。可以通过QQ、博客进行互动,在网络的虚拟空间里敞开心扉,说实话,表真情,在平等氛围中交流,缩短彼此间的心理距离。 (二)公安网,信息内容单调,“爱到尽头情难收”。在公安网里,除了重大政治、领导指示、公安业务等方面的内容外,几乎看不到民警希望了解的其他政经社会新闻、文体娱乐新闻、书籍等知识和信息;而互联网存在着海量信息,网民所需随手拈来,在学习和运用政治理论文化科技知识、调节心身等方面比公安网要方便得多。对于目前公安网,民警似乎感到严肃有余,活泼不足。 三、网络化时代对公安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挑战 网络是把“双刃剑”,在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新的有效机遇的同时,也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诸多挑战。 (一)互联网的多元性挑战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权威性。在过去的思想政治工作中,政治思想教育信息的来源多由教育主题提供,往往具有较高的权威性。而互联网的出现,这种权威性已经弱化,民警与教育主体拥有了同等的获取信息的机会,不再是单纯的被动地接受教育主体的信息灌输。 (二)网络传播的快捷性对思想政治工作者观念、知识、能力不断提出考验。据统计,到2008年,全世界大大小小的网站有1.6亿个,且这个数字还在呈几何级数增加。不同的网站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经营理念,有不同的价值观和政治倾向,尤其是西方敌对势力对利用他们的技术优势,通过网络平台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文化道德、价值观念的渗透和入侵,充分说明思想政治工作者责任重大、任重道远。如果思想政治工作者思维僵化、因循守旧、疏于创新,势必增加政权建设和社会管理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三)互联网的虚拟性对民警价值观和心理素质形成巨大冲击。在现实生活中,民警都要按规依纪履行职责、承担义务,在社会大众的监督约束下进行工作和生活;而网络虚拟化的交往方式,让民警课可以冲破现实社会中的思想道德约束力,在网上做一些平时不能做、不敢做的事情,发布一些现实社会中不敢讲的话,久而久之,就可能导致民警核心价值观的退化和道德行为的失范。 网络的出现,对民警心理素质的形成提出了挑战。在网络环境中,民警可以扮演自己理想的角色,得到现实中无法得到的东西,做现实中无法做到的事情。而这种虚幻的满足一旦回到现实,就会被击得粉碎,这种网络与现实的巨大反差,久而久之,就会让民警渐渐迷失自我,产生心里障碍,危及心理健康。 四、强化公安网思想政治工作阵地建设的几点建议 江泽民同志指出:“思想文化阵地,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的思想不去占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非无产阶级的思想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就会去占领”。尽管公安网是公安机关内部网,一些低俗腐朽的东西不能侵入,但如果公安网不能与时俱进,缺乏广大民警所需的知识内容,缺乏必要的交流互动手段,就会成为单纯的公安业务网,公安网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就会削弱,民警也就一定会“移情别恋”,更多接受互联网,增加思想政治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一)充分运用公安网络,突出公安思想政治工作权威。一是提高认识,把运用公安网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县级公安机关都要建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网页,突出“以我为主”,加大人员、装备、技术投入,丰富公安网信息内容和形式,把政工网页建成民警爱上乐见的思想文化宣传阵地。要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导作用,坚持以正面教育,弘扬主旋律。开辟更大的空间,把公安网络建成传播先进理念、崇高精神境界和思想道德的阵地、窗口和载体,牢牢占领网络阵地,引导民警自觉抵制腐朽思想和不健康文化的侵袭;二是抓好教育培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组织者的网络技术水平。当前,公安机关既具备思想政治工作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又懂网络技术的人才比较缺乏。为适应信息化的新特点,必须着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组织者的网络技术水平,培养一支既懂思想政治工作业务又懂网络技术、熟悉网络文化特点、具备良好的信息素质的政工干部队伍,为更好地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造条件。三是加强宣传教育,引导民警趋利避害,养成正确的上网习惯。要对民警进行网络认知教育,使广大民警对网络有正确的认识,从而正确对待网络,正确使用网络,自觉遵守网络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一方面,要指导民警正确发挥网络的资源优势,切实为工作、学习、业余文化生活服务;另一方面,要对民警开展网络政治观教育,引导民警以批判的精神对待网络信息,自觉抵制包括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政治制度等不良信息的侵蚀;四是坚持守好阵地,严密公安网信息安全防护措施。应该坚持思想教育、制度约束和技术管控“三管齐下”,做到既用好网又管好网。应健全完善和严格落实日常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如上网信息审查、终端入网审批、计算机和存储介质管理等制度,并加强对民警的信息安全防护技能培训,增强信息安全防护能力。 (二)创新公安网方法手段,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活力。要在技术支持的基础上,强化公安网互动交流功能。如建立公安机关主要领导定期与民警网上互动机制;思想政治工作部门定期组织网上问卷调查机制;开辟网上讨论区,政工部门就民警关心的话题和焦点,与民警进行讨论析,帮助民警疑解惑;通过短信、QQ、E-MAIL等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等。 (三)坚持网上网下结合,全方位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网上网下“两手抓”,一方面强化网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一手抓外日常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优势互补和网络不足网外补,往外不足网上补。要利用网络覆盖面广、形式多样、渗透力强的优势,加强作风纪律建设,解决好共性问题,树立起共同理想和核心价值观;同时,要坚持从严治警、从优待警,解决好民警的个性问题,通过网上网下全方位的思想政治工作,弘扬正气,纯洁队伍,塑造警魂,鼓舞士气,为切实担当三大政治和社会责任提供强大的思想基础和政治保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