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战勤保障 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火灾和救援任务日趋多样化、复杂化,消防部队面临灭火救援任务持续时间长、工作量大、器材装备应用种类多等问题,这就需要一支专门的队伍来解决,战勤保障由此而生。可能很多人对“战勤保障”这一概念感到陌生,不知道它的职能,将其与器材仓库等同,其实不然。**“11•15**地铁塌方”, “5•28”**禅寺火灾等火灾事故中战勤保障队伍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其依托自身优势,保证火场器材装备、油料、食品与饮用水的不间断供应,为灭火救援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现就战勤保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谈一下个人看法。
一、战勤保障建设的现状
(一)硬件配置因各地经济发展水平而不同。大多数战勤保障大队配有各种灭火消防车、举高消防车、保障消防车、灭火药剂补给车等常规车辆,并储备有常规灭火救援装备,特种灭火救援装备,相当于一个可移动的装备库。这些器材种类繁多,使用性能强,国外进口器材装备占很大一块比重,这就给平时维护保养带来很大困难,并且维修成本也很高。因此,建设一支专业化、正规化的战勤技术保障队伍势在必行。
(二)进口器材装备的数量不足。这里指的器材装备主要是特种器材装备,因我省经济发展水平快,各类灭火救援任务重,伴随着各类救援持续时间长,难度大,对器材装备要求高等问题,进口特种器材应对大型的火灾及突发事故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在特种消防器材装备的研发方面还比较薄弱。
(三)日常生活保障不能面面俱到。日常生活保障是指灭火救援作战时一线消防官兵的食品、饮用水、防寒(暑)以及卫生医疗保障。确保消防官兵在长时间灭火、抢险救灾中能喝上热汤吃上热饭和得到简单的医护。但这些尚不够,因为现配置的饮食保障车功能相对不足,仍需发挥地方政府应急救援保障体系。包括一支业务素质强的心理疏导卫生队伍的建立也是当前战勤保障建设所需要的。
(四)社会联勤协调工作尚显不足。充分利用社会各种保障资源,建立协议联动机制和预案,实现信息、物资、技术等资源联勤保障是公安部战勤保障建设的重头戏。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建立灭火救援社会联动机制,但由于体制、部门、业务关系等诸多因素,仍需地方政府加强各部门的协调。因此,完善综合应急救援力量体系是巩固战勤保障建设基础的有力措施。
(五)队伍的正规化秩序有待加强。战勤保障队伍按照正规化和军事化实施管理。但绝大多数战勤保障大队有外聘的技术人员,合同制队员,虽签订了劳动合同,并按专业技能编入不同作战编队,但在管理方面又不能等同于现役部队。受限于合同法和福利待遇的问题,不可能让其24小时备战。采取对战勤保障机构的工作、训练、备勤、出动和日常生活做出明确规定,对各级、各类人员的工作职责、任务、工作程序进行细化的方式,“闲时工作,战时出动”效果可能好一些。
二、战勤保障建设过程中的问题
(一)效仿多,创新少。全*31个省、市、区都在搞战勤保障的推进,但细看各省战勤保障工作实施的内容,基本就是几个模块,几个库室,绝大多数是在硬件上下功夫,这就造成了经济条件相对薄弱的地区战勤保障硬件设施跟不上,因此我们不能把硬件的好坏作为衡量战勤保障工作好差的唯一标准。
(二)抢险救援警力严重不足。由于消防现役部队编制不足问题,不可能再将本身就不足的警力放在战勤保障的岗位,不得不采取招聘合同制队员和技术工人等方式充实战勤保障队伍。即使这样部分中队仍兼顾着灭火救援任务,由此带来的工作压力不断增加,并将随着各项任务的不断增加成为一个严峻问题。官兵超负荷工作,身兼两职,长期来看不利于队伍的发展,脱离了战勤保障工作的主业。
(三)专业抢险救援装备差距大。受限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各地专业救援装备水平参差不齐。经济好的地区进口装备占据主要地位,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基本装备配备齐全都成了问题。(四)专项抢险救援能力仍有欠缺。长期以来,公安消防部队一直担负着以灭火为主的救援任务,抢险救援工作是一项崭新课题,消防部队的任务外延不但扩大,从传统灭火工作向集灭火、救灾为一体的综合性应急救援任务转变,需要在基础业务训练科目、工作任务量的设定上统筹规划。目前公安消防部队在关于战勤保障工作的相关业务内容、实施方法等层面上还正处于摸索阶段,形成一整套规范科学的体系,对一线执勤官兵的理论培训和实战指导尚需时日。
三、提高公安消防部队战勤保障骨干作用的若干设想
(一)多措并举增加消防部队警力,建立人才储备。由于公安消防部队体制的特殊性,受现役编制限制,短期内不可能大幅度增加警力。在这种情况下,一是要渐进式地适度增加消防部队编制;二是要在现行体制下,提高地方各级政府的重视程度,通过征召合同制消防队员、装备技术人员等方式增加消防警力,这也是通过近年来实践所证明的行之有效的办法;三是建立应急救援专家人才库,定期组织开展培训及形势分析,积极组织其参与复杂疑难突发事件处置决策工作,提高应急抢险救援组织指挥的专业化水平。
(二)建立科学的应急救援管理的资金供应渠道,加大投入。结合当前部队实际情况,综合分析部队应急管理工作实战形势的需要,着力提高一些应急救援中常用的高精尖装备器材,提高消防部队的实战能力,以利于第一时间实现快捷高效的战勤保障。
(三)加强消防部队战勤保障专项能力训练。当前,全*公安消防部队已经将抢险救援工作列为执勤备战的一项重要内容,不断增加训练的比重,因此,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大对消防官兵战勤保障能力的培训力度。一是要高起点开展培训,避免低层次低水平徘徊,要积极向国外学习先进的战勤保障工作能力,聘请专家对消防部队承担的战勤保障工作开展专项调研,建立科学的培训体系。二是拓宽公安消防部队的现有战勤保障业务训练范围。从公安消防部队担负的整体工作任务的全局出发,按此消彼长原则,在部队现有承受能力允许的情况下,系统设定业务训练科目,科学分配时间比例,酌情加大一些应用性强的科目设置比重以适应实际工作需要。
(四)建立和完善灭火救援战勤保障联动机制是提高消防部队与社会联动力量协同作战能力的重要途径。一是整合救援队伍资源,建立应急救援管理机制。消防部队要在政府领导下发挥牵头性、主导性的作用,积极协调好社会各类专业救援队伍,努力构建社会应急救援力量网络体系。二是要建立突发公共事件的预测和预警机制。要按照早预测、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加强各类灾害事故的监测、预测、预报、预警,为加强应急救援基础提供科学参考。三是要健全灭火救援社会联动指挥机制。建立政府领导,以消防部队为骨干,医疗、交通、供水、供电、通信、环保、气象等救援队伍和有关职能部门参与的灭火救援联动机制。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