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安民警因工伤亡原因及对策的几点思考
近几年来,公安民警打击犯罪,维护治安,处置突发事件和抢险救灾等执行公务的过程中,伤亡居高不下,成为和平时期为公众利益牺牲最多的一个群体,公安部的数据表明,今年上半年,全国公安机关因公伤亡民警****人,其中,因在执法过程中遭遇暴力袭警而牺牲的**人、负伤****人,分别占牺牲、负伤人数的**.*%和**.*%。由此可见,在执勤查缉、处理治安案件和交通违章时遭到暴力阻碍,已经成为造成民警伤亡的主要原因,这不仅侵害了公安、检察干警的人身安全,而且破坏了国家机关正常的工作秩序,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是对国家法律的公然蔑视和践踏。在新形势下,公安民警如何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伤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突出问题。
一、民警因公伤亡的原因分析
造成民警因公伤亡数字居高不下的原因是多层次的、复杂的,具有客观方面的,也有自身方面。
(一)客观原因:
一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流动量的迅猛增长,诱发犯罪的因素大量增多,使得社会治安形势变得日益复杂和严峻。尤其是刑事犯罪的暴力化倾向日趋突出,涉枪、涉爆、绑架劫持人质等严重暴力犯罪、带黑社会性质的有组织犯罪日益突出。而且犯罪分子多成帮结伙,携带枪支、匕首等凶器,暴力拒捕、袭击甚至报复公安民警的情况也十分突出。越来越多的犯罪分子持枪、持械、持爆作案,不仅严重危害社会治安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也使执勤民警遭到暴力袭击伤亡的情况不断发生,给一线民警执勤活动和人身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二是一些地方的公安机关经费困难,装备和训练经费没有落实。公安机关配备必需的警用装备,这是由警察特殊的工作性质所决定的。装备先进齐全,不仅可以有效减少民警的伤亡,而且可以增强公安机关的战斗力。****年*月份,仅*省就发生民警未携带武器、器械遭暴力袭警的事件**次。
(二)民警自身的原因:
部分民警危险评估不足,自我防范意识淡薄。危险评估是否充分,直接影响着外置行动中的警力配置和战术效果。如**省邵阳市"*.**"持刀袭警案中,两位民警在犯罪嫌疑人身上有赃物后,本应采取措施对其进行控制和搜身,以防止其逃脱和携带凶器。但由于两名民警自我防范意识淡薄,未对此引起足够重视,在警力不足时也未及时请求支援,在盘查时也未采用较为稳妥的前后站位,致使一名犯罪嫌疑人未经搜身而携带凶器逃脱,结果导致民警一死一伤的严重后果。
(三)基本战术技能水平不高。人民警察在执法的过程中,面对各种执法对象,既要有勇往直前、不怕流血牺牲的献身精神,又要熟练掌握基础战术动作并加以灵活运用,才能有力地打击各种犯罪活动,有效地保护自身的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如,安徽省淮南市"*.**"铁路民警遇袭案中,某民警在将犯罪分子追至死巷子里时在没有对其实施有效控制的情况下,强行上手铐,导致自己被按倒在地,手枪被抢走的严重后果。反映出其上铐、擒拿格斗等战术水平不高而无法控制犯罪嫌疑人并保障自身安全的现状。在处置严重暴力案件或突发事件时,决策、组织、指挥失误。处突预案形同虚设,方案考虑不周,或信息不灵,对敌情不明,仓促应战,以无备之已,对付有备之彼;或是协调不力,相互间配合不好,策应不及时,造成民警不必要的伤亡。
二、民警因公伤亡的预防对策:
(一)群众的拥护才是警察安全的最好保障。袭警多发的背后,有着复杂的主客观原因和社会、法律因素。因而,规范民警执法、杜绝非警务活动、树立警察良好形象和执法权威,才是"釜底抽薪"的治本之策。只有这样,治理警察恶劣的生存环境才能标本兼治,遏制袭警事件才能激发多方面的力量,尤其是群众的力量。
(二)加强和训练,努力提高民警的战术素养和实战能力。
提高基本战术水平并在执法过程中有效的运用,是养成安全意识的前提条件,是减少民警伤亡的重要途径。“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不能只是一句口号,实战训练是警察的生命工程。要坚持“练为战”的指导思想,进一步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民警教育训练的长效机制,制定和建立民警必需的职业技能培训的目标和规划,切实增强教育训练工作的针对性、实战性,不断提高民警队伍整体素质和战斗力。
(三)珍惜生命,增强危险评估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加强自我防范是警务安全之本。民警在行动中一定要强化自我保护意识,而且应当将其贯穿行动始终,行动未结束,无论我方局势如何,都不能解除戒备心理,以保证行动的顺利实施。在执行任务前,一定要掌握足够的信息情报,从险料敌,尽可能做好多种准备,精心组织指挥,妥善布置警力。在行动中,既要有勇往直前的精神,又要把握好完成任务与保护自己的关系,为了最终制伏对方,必须有效地保护自己,避免无谓的牺牲。
(四)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充分保障和保护民警依法使用武器和警械的权利。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定对民警使用武器、警械等有极其严格的规范和要求,这对防止民警滥用枪支、警械起到了非常重要和明显的作用。但同时还要看到这些文件也有其授权模糊的一面,而且由于受实战中情况复杂多变等因素的影响,使民警顾虑较多,难以准确把握使用的时机和方法,进而束缚民警的手脚。同时公安民警也要在正确理解、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和武器条例》、《公安民警违反公务用枪管理使用规定行政处分若干规定》等相关规定,严格警械、武器管理和使用的同时,必要时能及时地依法使用枪支、警械,避免无谓的伤亡。
(五)加大投入,提高警用武器装备的科技含量,为一线民警提供防护保障。
(六)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加强民警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总之,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要把打击犯罪与保护自身安全结合起来,打击暴力袭警与维护人民利益结合起来,树立警察的良好形象和执法权威,为人民安居乐业提供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