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基层民警如何做好实有人口信息采录工作
实有人口管理是公安基础工作的主要内容,做好实有人口信息采录可以澄清实有人口底数,加强重点人员管控,实现动态跟踪管理,达到“夯实基础、服务打击、提供线索、及时破案”的工作目标,最终使实有人口管理工作逐步走上网络化平台管理的新局面。基层民警的一项重点工作就是采录和管理实有人口,在日常工作中,只有充分掌握、摸清本辖区的实有人口底数,才能提高实有人口掌控能力,从源头上解决基层民警在人口管理中“管什么、怎么管、管到什么程度”的问题。笔者根据当前开展的实有人口信息采录大会战的工作实践,结合基层工作实际,认为实有人口信息采录应至少做到以下几点:
一、明确采录对象,解决“采什么”的问题
明确采录对象和范围是做好实有人口管理工作的前提,要把本辖区居住、就业、活动的常住人口、流动人口和境外人员做为实有人口采录对象,对常住人口要加强人头和信息项目的核对,切实提高信息数据的完整率、准确率,着力解决重证号、重户重人、漏户漏人、出生未报、应销未销、持迁移证未落户、登记项目错误等户籍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流动人口和境外人员,特别是对出租房屋居住人员、旅馆业住宿人员、娱乐场所从业人员和城乡结合部等流动人口聚集地人员、建筑工地人员要作为信息采录的重点,准确掌握其基本情况,加强动态管理,实现“底数清、管得住、服务好”的工作目标。
二、把握关键环节,解决“怎么采”的问题
搞好实有人口信息采录是融洽警民的关系的有效途径,是加强治安管控和密切警民关系的保障。但在日常操作中,需要基层民警接触广大群众,加之采录任务量大,录入手续繁多,这就要求基层民警必须注意工作细节,把握关键环节。一要入户逐人采集。要因地制宜地运用主动访、错时访、预约访、电话访、迂回访、分类访等多种方式,逐户逐人开展入户采录,确实做到“街不漏院、院不漏楼、楼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应采尽采、应录尽录”。二要耐心细致热情。基层民警要不厌其烦地讲解,耐心细致地服务,消除群众心中的顾虑,让群众自觉地支持实有人口采录工作,可以通过预约采录、上门采录等多种形式,做好采录工作。同时在入户采录中进行防火、防盗、防骗等知识宣传;从日常的工作中,寻找发案规律,发现案件线索,掌握目前存在的治安隐患,对症下药。三要仔细核对清查。基层民警在做好实有人口采集的基础上,要充分了解掌握每户的家庭成分、人员基本信息、品行爱好等具体情况,注意对调查对象进行全方位地细致核对,要逐户、逐人采录核查信息,督促无户口人员、人户分离人员、信息登记错误人员和户口应销未销人员,依法办理入户、迁移、变更、注销手续。彻底澄清流动人口和境外人员底数,核清身份、录入系统。同时,在工作中要注意发现辖区的可疑人员和车辆,存在的不安全隐患,哪条街道暂住人员多、流动性大,哪个地段易发生盗抢案件,从中发现可疑人、可疑事,时时做到心中有数,及时作出防控对策。
三、及时更新数据,解决“时效性”的问题
在日常实际采录工作中,基层民警经常会出现只重视信息采录,忽视数据更新等问题,形成头重脚轻、顾此失彼、信息滞后、时效性差等现象,导致各类信息资源库之间不能共享,省市县之间数据库之间的信息不能及时统一更新,这就要求基层民警要深入细致,强化数据质量,及时更新数据信息。要按照相关信息采集表的内容,逐项询问、核实,做到户不漏人,人不漏项,全面准确的采集信息。在整理现有户籍资料的基础上,基层民警要对已掌握的各类基础信息数据进行核对确认,全面准确的采集信息。要对采集录入的信息要定期维护,发现实有人口信息变化和项目不完整的,要及时对原有系统登记信息进行变更和补充,确保实有人口信息的完整、准确、动态、鲜活。同时,要对信息采集录入人员的业务和技能培训,确保信息录入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坚决杜绝将无用的历史数据录入系统,造成工作上的被动,给破获案件带来一定的影响。
四、管控重点人员,解决“盯不紧”的问题
对重点地区和重点人员的管控,是做好实有人口采录的关键所在,往往很多案件与重点人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解决好这一重点难点问题,就能准确地掌握治安形势,深层次地挖掘案件线索,细致地排查出治安隐患。因此,基层民警要结合平时工作掌握的情况,对辖区内网吧、旅店、娱乐场所、开锁业等行业场所进行重点调查采集信息;要多渠道、全方位发现、掌握、列管实有人口中的对肇事肇祸精神病人、重点上访人员等七类高危人口进行重点走访,详细掌握了解个人基本户口信息,实时了解其日常现实表现,近期经济状况是否反常,是否有早出夜归现象,是否与违法前科人员频繁交往等信息,坚决防止失控漏管现象的发生。同时,注意收集与社会治安相关的社情民意,并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对发现的违法犯罪嫌疑人员和线索做到及时掌握,及时跟踪调查;对发现的违法违规经营活动、违反计生政策的,做到及时通报。基层民警必须把管控重点人员当作一项常态性的工作,也可以充分依靠社会力量参与,请村干部、户口协管员、计生协管员及其它治安积极分子,协助观察重点人员的行踪,真正做到严管严控。
五、建立长效机制,解决“常态化”的问题
实有人口信息采录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能完成的任务,需要基层民警要深化实有人口信息采录意识,加强日常管理,并把这一工程当做一项长效工作机制,建章立制,长期做实抓好,实现常态化。一要按照“谁采集、谁负责”的原则,准确无误地对各类信息进行采录,对质量不合格的,坚决推倒重来,严把信息质量的关口。二要基层民警定期对辖区旅馆、留宿洗浴场所住宿人员进行信息登记,详细核对清查,对辖区市场、车站、大型建筑工地等流动人口重点聚集区域和职业犯罪高发地等重点区域要开展突击式治安检查,及时发现和打击隐藏其中的违法犯罪人员。对重点管控人口,落实通报协查,强化常态化管理,严防失管漏管。三要将实有人口信息采录工作与熟悉人口信息、调解矛盾纠纷、社会治安防范、重点人员管控、法律法规宣传、热心服务群众等工作相结合,提高整体作战能力。将实有人口信息采录与治安防范工作相结合,做到边采集、边录入、边宣传、边防范;将信息采录与获取线索、破获案件相结合,做到积极服务实战的目的;将信息采集与化解社会矛盾相结合,通过进村入户,为群众解决户籍、出入境等居民普遍关心的事宜,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积极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将信息采集与校园安保、“三项建设”等工作相结合,努力做到各项工作齐头并进,统筹兼顾,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