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办公文秘 >> 典型材料 >> 浏览公安
  • 记市公安局交警中队民警某某

    时间:2011年08月06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去年*月*日凌晨*时许,刚从某酒吧驾车出来的*驾车发生交通事故,为逃避处罚,*弃车而逃,并打电话给朋友*,让其找人顶替自己,*又找来同事傅某,让他与*“调包”。

        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城区中队民警到达现场后,根据车辆信息联系“失踪”的*,但手机一直关机。随后,又对*和自称是从酒吧出来的傅某进行了酒精测试,结果均显示为零。办理此案的民警*不禁产生了怀疑。

        早上*时许,民警*在对该路段事故发生时段的监控进行查看时发现,事故发生后,从驾驶室下来一名穿浅色上衣的男子,而测试酒精的却是位穿黑色上衣的男子,事情终于真相大白。于是,*立即对傅某进行再次谈话。在事实面前,傅某交待了自己受*指使顶替他人的事实。当天下午,*依法传唤了弃车逃逸的*。面对警方掌握的证据,*很快承认了自己酒后驾车发生事故后逃逸的事实。

        *说,类似这样的例子,每年都会有很多起。作为一名交通事故处理民警,如果在处理案件时不能耐心细致、小心谨慎,就难以实现执法的公正性。难得的是,自*调入交警大队城区中队以来,在每年经手的***余起行政案件中,实现了“零差错”、“零投诉”目标。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工作是交通管理工作中最为复杂,又要求最高的工作,兼有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职责。民警在事故处理工作中居主导地位,所以,对他们仅仅要求依法办事还远远不够,还要具备多方面较高的综合素质,炼就一双“火眼金睛”才能胜任。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有关负责人对*的评价是:“该同志能始终牢记使命,爱岗敬业,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不管是一线路面执勤岗位,还是执法办案岗位,都能恪尽职守,谨慎细致。”

        让肇事者难逃法网

        ****年*月**日**时许,*和他的队友接到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指令,北二环担山路口发生轿车撞倒摩托车后驾车逃逸的交通事故。

        *和队友迅速赶到事故现场,现场只有一辆倒地的二轮摩托车,驾驶人和乘客受伤。从摩托车当事人处了解到,逃逸的是一辆浙BJL*××黑色轿车,车头左侧受损。于是,*和队友一方面组织人员把伤者送至医院,另一方面迅速展开对逃逸车辆的侦查工作。

        *很快查到肇事轿车的信息,并联系上车主,可对方一问三不知,并声称自己根本不认识车主也没有轿车。联系电话是对的,可对方为什么说自己没有轿车?次日上午,一位名叫范某的年轻人到中队要求处理该起事故,并称自己是驾驶人,但在*细致的询问下,范某很快承认自己是冒名顶替老乡张某来处理事故的。于是,*再次督促张某接受调查。**日下午,在警方强大压力之下,肇事司机张某来到城区中队接受处理,向办案民警交待了肇事逃逸的事实。

        原来在事发当日,张某驾车发生交通事故后既未保护现场,也未报警,慌忙驾车逃逸。接到警方电话后,因害怕被处罚,又自作聪明地指使老乡范某冒名顶替,被警方识破后,张某只好到交警大队城区中队接受处理。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一些人在交通肇事后选择逃逸,但最终等待他的将是更为严厉的处罚。”*告诫说,“逃不是办法,因为现代科技是如此发达,要查明真相,找出真正的肇事者已不像以前那样困难了。所以,一个真正知法懂法的公民,应该在交通事故发生后保护好现场,迅速报警,而不是选择逃逸。只有这样,法律才会对你在犯错后积极主动的补救行为而作出公正的处理。”

        有一身正气更有一副热心肠

        工作中的*处处体现出一身正气,自参加公安工作以来,无论在哪个岗位上都能洁身自好,公正廉明。而在工作态度上以及日常生活中,他却是面带微笑,始终保持着一副热心肠。

        今年*月**日晚*时**分,*和协警*在处理完一起交通事故返回单位的途中,发现在南二环线人民医院北大门处有一位老人边招手边向警车走来。于是,他们靠边停车,经了解得知,老人叫金某,*浦东人,今年**岁。下午乘车从“妹夫”家来城区逛街,谁知道一会儿功夫便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回去的路了。

        为了帮助金姓老人能尽快找到家,*又询问了他的“妹夫”的名字和住址。金姓老人告诉*,其“妹夫”叫姜某,住东山南路。*便把老人搀扶到警车上,一同寻找。可在城区东山村几乎问遍所有村民,压根没有姜某这个人。*只好把老人带回单位,通过查询,姜某的名字在慈溪共有二人,都在观海卫镇,于是*让老人辨认照片,老人一眼就认出其中一位。*立即联系姜某,把金老身份告诉了对方,对方称确有一位*的亲戚叫金某,是他的舅舅,看来老人把自己的辈分搞糊涂了。当*得知家人正四处焦急地寻找金老下落,马上驾车送金老回家。

        *把*老送至*镇外甥家后,*某见自己的舅舅安然无恙,感激之情无以言表,紧紧握住*的手,连声说谢谢民警同志!而*则谦虚地回答:“举手之劳,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记市公安局派出所民警某某(三)
  • 下一篇:记派出所民警某某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