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新起点谋划好新时期公安工作的思考
****年是国家“十二五”开局之年,如何谋划好新时期公安工作,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治安形势,是摆在我们公安机关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笔者结合工作实际谈一些认识。
一、站在“十二五”新起点谋划公安工作,必须认真审时度势,直面“四大挑战” (一)直面社会矛盾凸显叠加的挑战。一是敌对分子对我经济建设的破坏“不可忽视”。建设长江上游川滇黔结合部经济强市战略推进中,经济发展产生的大量不安定因素为敌对分子插手利用提供了条件,稍有不慎就可能利用矛盾挑起事端。二是后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短时间内“难以消除”。稳定物价、节能减排、就业安置、调控股市、收入分配、扩大消费等方面给公安机关维护社会稳定带来的压力还很大。三是社会矛盾冲突和群众利益诉求呈现“新的特点”。传统的邻里纠纷、家庭纠纷等更多地向经济利益引发的矛盾发展,互联网对群众生活的影响与日俱增,人民群众强烈呼吁要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和监督权。四是人民群众对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的期望值“日益提高”。各种新老矛盾相互交织,群众对处理的要求越来越高,一旦诉求得不到满足,就可能以异常上访甚至报复社会等形式予以宣泄。 (二)直面犯罪特点日趋新型的挑战。一是信息化犯罪“日益突出”。随着信息化的广泛应用,对网络安全、电子政务、金融贸易等带来潜在威胁,网络犯罪等各类新型犯罪开始涌现。仅****年我市主侦和配侦的网络犯罪案件达**起,较往年大幅度上升。二是暴力犯罪“不断凸显”。当前我市突出表现在“命案”发案高居不下,****年我市发生命案**起,破**起,这其中有“激情”发案因素,但是客观分析发案的时间、区域和场所,也反映出有公安机关管理和防范不到位的因素。三是流动犯罪开始“占据主流”。流动人口犯罪发案率占全市总发案率的比重约占**%左右,且呈上升趋势,其中手法最为突出的就是“盗窃”和“寻衅滋事”,形势要求公安机关必须在“防范”上做足文章。 (三)直面公安机关转型升级的挑战。一是警务机制改革的任务“十分艰巨”。公安机关传统的警务模式、勤务方式等已很难适应形势发展的需求,越来越制约整体效能的发挥。社区警务改革、侦审改革、考核机制转轨等一系列问题亟需解决和完善。二是社会组织管理的压力“越来越大”。虚拟社会、新兴媒体等特殊领域和特定群体管控难度系数上升,各类中介、社会组织的不断壮大,对社会的干预作用越来越明显,亟需强化管理和引导。三是服务经济建设的能力需求“日益提升”。经济区域化、一体化的加快发展对公安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公安机关在服务经济建设过程中时刻面对新的压力。四是公安队伍自身因素制约着“转型发展”。民警信息化应用能力、执法素养和“一警多能”等短期内难以取得突破。经费不足、装备滞后、警力缺乏矛盾依然突出,困扰着基层公安机关发展。 (四)直面科学规划和确保安全的挑战。“十二五”和党的**华诞是****年我国的两件大事,推动我市公安事业发展,一是要把握好“十二五”规划机遇,提升社会管理水平。牢牢抓住市委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将警务建设纳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整体规划的重要机遇,健全治安防控体系、整合社会资源、完善机制体制。二是要把握好建党**周年机遇,检验安全保卫水平。以确保党的**华诞各种庆祝活动的绝对安全为目标,扎实做好各项工作,检验全市公安机关安全保卫能力。 二、站在“十二五”新起点谋划公安工作,必须把握正确导向,遵循“四个原则” 一是必须遵循“主动”原则。以主动的姿态积极作为,推动传统的事后防范、补救向事前防范、疏导上转移,使社会治安置于公安机关的可控范围之内。二是必须遵循“实干”原则。通过实干,努力塑就“三个一”,即一个部门就是一个“专业机构”,一个派出所就是一所“大学校”,一宗案件就是一个“大课堂”。三是必须遵循“创新”原则。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在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工作经验时,注重将“拿来”与“改进”相结合,努力形成一种传承式、完善型、高效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发展。四是必须遵循“增效”原则。向信息化要素质、要警力、要战斗力,推动公安工作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全面增强维护稳定、打击犯罪、服务群众的成效。 三、站在“十二五”新起点谋划公安工作,必须坚持正确路径,实施“主动警务”战略 (一)健全完善情报网络体系,建立主动掌控型的大维稳工作格局。建立健全以国保秘密情报信息系统为龙头,以基层国保情报分析室为基础,以“大情报”综合研判及网上侦控机制建设为依托的多层次情报网络。严防敌对势力插手向家坝、三江口、成贵铁路、五粮液机场等重点工程建设领域,以及利用征地拆迁、企业改制等热点问题从事破坏活动。深入开展专项打击行动,有效切断境内外敌对分子勾联、策划和煽动活动。及时掌控和正确引导舆情,健全网络安全工作平台,不断提供应对网上舆情的能力和水平。建立完善适应实战的“情报、打击、防范、应急”一体化反恐工作体系,加强专业力量建设,健全工作预案,完善后勤保障,强化合成演练,确保快速反应、妥善处置。 (二)健全完善经常性严打体系,建立主动进攻型的大刑侦工作格局。着力完善警情收集报送通报、警情研判等制度,增强发现、打击犯罪的敏锐性、针对性和主动性。着力完善警种协作、多级整治、异地用警、打黑除恶等制度,立足快节奏、小范围、多回合的战术行动,增强打击的震慑性、实效性和辐射性。着力完善严打绩效评估考核、大要案件“一案一奖”、追捕逃犯“一犯一奖”等制度,激发打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着力建立跨区域联动协作机制、跨警种协作机制、社会应急联动机制,切实解决单打独斗问题。抓住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治安问题进行专项整治,打击突出违法犯罪活动。抓好命案侦破,****年全市的命案破案率必须达到**%,力争达到**%,命案破案率未达**%的区县公安局一律取消年终优秀公安局评选资格。从严打击金融、财*、证券期货以及各类涉企、涉众等严重经济犯罪,及时查处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普通经济案件,切实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坚持重大案件挂牌督办和重大逃犯挂牌督捕制度,完善“水陆空邮”立体查缉体系,完善禁吸戒毒新模式,推动“无毒社区”创建,深化禁毒宣传教育,坚决打赢禁毒人民战争。 (三)健全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立主动防范型的大治安工作格局。依托现代警务指挥系统,有机整合维稳、信访等部门和警种资源,形成布局合理、重点突出、相互辐射、功能放大的专业化防控体系。依托“大情报”体系,掌握重点群体、关注活动迹象,掌控深层次、内幕性、预谋性信息,实现早化解、早控制、早处置。依托“大调解”体系,畅通诉求表达渠道,最大限度地停访息诉。大力推进城区立体化、城郊屏障型、农村多层次防控网络,完善城区网格化巡逻、城郊互动式巡逻、农村流动型巡逻等制度,构建城乡一体化防控网络,提高发现犯罪、抓获现行、快速反应能力。建立虚拟身份信息采集、网上网下重点人无缝管控、网上巡查处置等机制,创新网络舆情导控措施,逐步建立“多点采集、统一汇总、科学研判”的网上舆情预警监测评估体系,提高发现处置重大涉稳信息、涉警有害信息的能力。 (四)健全完善安全监管工作体系,建立主动预防型的大监管工作格局。开展经常性的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坚决防止重特大恶性交通事故的发生;加强对高速公路安全管理,确保主要高速公路智能监控系统建成并投入使用;建立“政府主导、行业自律、部门参与、交警监管”的农村道路交通管理新模式;积极开展车驾管理自助服务;综合治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积极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深入开展以高层建筑等为重点的消防安全检查,加强与安监、工商等部门协作配合,及时排查整改各类火险隐患,严防重特大火灾事故的发生。继续推行民爆物品“一体化”管理,实现对民爆物品使用环节的网上监管。加大对机场、车站、码头的安全检查力度,切实抓好公路运输安全监管,严防爆炸事故和危化物品泄漏污染。建立完善建党**周年各类庆祝活动,落实风险评估管理和安全检查,防止发生群死群伤重大安全事故。 (五)健全完善公安群众工作体系,建立主动服务型的警民大互动工作格局。以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为载体,既充分运用走访、回访、接访等传统办法当面征求群众意见,又善于借助网络微博等新型媒介搭建警民互动平台,开展“网上评警”活动,自觉接受群众评议,进一步拓宽联系服务群众的渠道,努力实现“广大民警受教育、人民群众得实惠、公安工作上水平、警民关系更和谐”的目标。 四、站在“十二五”新起点谋划公安工作,必须坚持创新求变,谋求“五大突破” 一是信息化建设上要有“大突破”。实现警综平台和应用系统的无缝对接、应用贯通,在****年*月底前确保对*类人实现积分预警、动态管控。抓好***兆无线应急通信网建设。不断扩大城市报警监控覆盖面。****年年底前,全市各级公安机关要建立专门机构,调配专业人员开展分析研判,同时力争将市局情报信息中心建为一级公安情报信息中心。推动社区警务,在年内实现“一区一警”或“一区多警”,明确工作职责,以实有人口管理为重点、以信息采集维护为主要任务,依靠群众落实各项管理防范措施。社区警务室要***%接入公安专网,为办案民警、社区民警和执法交警配备移动警务终端,今、明两年分别达到**%、***%。打破信息壁垒,****年*月底实现公安内部信息资源全面整合,并将必要的社会信息纳入公安信息资源库。认真落实情报信息定期研判和会商研判机制,实现扁平化指挥调度。以我市被公安部确定为警用地理信息平台建设第三批示范城市为契机,大力推进警用地理信息平台、大情报平台、警综平台优化、网上绩效考核平台、综合数据库等五大系统建设,****年*月底前全部投入运行,面向全警的PGIS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公安部检查验收过关。在****年*月底前实现基础工作全部进入警综平台。立足五大系统建设,逐步开展高端应用和全警应用,突出信息化为实战服务、为社会管理服务;****年全市各级公安机关网上破案率达到**%以上。建章立制,依托民警绩效“一网考”和“五大系统”建设,建立健全信息采集质量倒查、责任追究、民警信息化应用技能培训继续教育机制、基础信息采集录入与办案同功同奖机制等,巩固成果。 二是社会管理创新上要有“大突破”。我市是省厅确定的全省创新“重点人员管控”和“消防行政管理”工作的试点单位,我市要以“整体工作全省领先,试点工作西部一流”为工作目标,突出把人口、场所、消防、交通、舆情、组织、物品、矛盾纠纷化解等八项工作作为创新重点,继续以信息化为支撑,着眼于维护社会稳定,寻求公安工作科学发展的新突破;夯实基层基础,推动社会管理工作阵地前移、重心下移;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提高快速反应能力;解决突出治安问题,促进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三是执法规范化建设上要有“大突破”。组织开展执法培训,在岗在职民警和所队主要负责人****年要全部通过等级考试,分别取得执法资格和任职资格,**%以上的民警取得中级执法资格。严格设置基层一线执法场所办案、办公、生活、接待“四个功能区”,在****年底前全部达标;统一讯问、询问、候问“三个功能室”标准化改造,建章立制,确保涉案人员非正常死亡“零发生”。全面落实网上办案“单轨制”,完善如实立案机制,坚决杜绝小案不受、有案不立;制定行政案件量裁管理办法,严防滥用自由裁量权问题发生,确保涉法上访投诉进一步下降。进一步完善制度,细化标准,促进民警现场处置、调查取证、执法用语规范,在****年底前将执法记录仪等执法记录查询设备配置到每一个执法单元,运用到每一个执法环节。 四是和谐警民关系建设上要有“大突破”。****年要“建立七大体系,即要着眼于系统化推进和谐警民关系建设这一要求,建立民警岗位能力测评体系、民警和领导工作绩效评判体系,完善民警职业精神培育体系、警民沟通体系、警民和谐度评判体系和现代警务运行体系。“抓好三个活动”:抓好“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年全市公安机关要开展为期半年的“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通过广泛走访、敞开大门、接受评议等,密切警民关系。抓好“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活动,努力实现思想认识的大提高、精神面貌的大提振和工作水平的大提升。抓好“争先创优活动”,大力表彰一批先进基层党组织、党务工作者和优秀党员,努力在全市公安机关形成学先进、争先进的良好风气。五是社会矛盾纠纷化解上要有“大突破”。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重大项目、重大建设的前置条件,对存在稳定风险的项目和工程,建议在隐患消除之前坚决不开工上马。坚持以基层派出所和社区民警为重点,全面排查各类矛盾纠纷,形成矛盾排查的长效机制,确保矛盾和隐患在第一时间发现和掌握。进一步明确调解范围、规范调解行为,不断完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覆盖大调解体系;大力加强基层调解室的规范建设进程,积极整合基层综治维稳力量,充分发挥政法各部门、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性。采取领导“五个亲自”、“五包一保”等过硬措施,确保案结事了、停访息诉。完善群体性事件网络监测预警,强化引导、应对,严格群体性事件处置中各级公安机关调警原则和程序。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