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办公文秘 >> 典型材料 >> 浏览公安
  • 记市公安局刑侦大队副中队长某某

    时间:2011年08月06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一只铜榔头连着一起血案

        ****年*月**日清晨,因办案熬夜的*刚睡下不久,就被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惊醒:*某厂区发生一起凶杀案件,须立即赶赴现场。

        命令如山,*和他的队友迅速出击。现场惨不忍睹,血迹一片,受害人被人用钝器多次击打头部倒在厂内的家中。

        案情重大,市公安局当即决定成立专案组全力侦破。作为重案中队的副中队长,*义不容辞挑起重担。

        经过初步的现场勘查,专案组确定案犯作案时间在**日清晨*-*时,案犯作案工具是一把铜榔头。由于案情复杂,专案组首先对案发地周围展开了排查。在两天两夜的时间内,*和他的队友共排查各类人口****余人,遗憾的是,他们并未发现有价值的线索。

        “办这个案子时我感到压力特别大。”*说,当时社会上对该案议论纷纷,如果不尽快破案,可能引发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为此,*和他的队友一方面通过电台、报纸张贴悬赏通告,另一方面根据部署继续排查。

        功夫不负有心人。专案组在排查厂里****年员工名单时,发现****年*月曾在该厂上过班的贵州籍工人何某去向不明,而与何某同住的黄某则称何某于*月**日到湖北荆州接女朋友去了。侦查员没有轻易放弃这条线索,*月**日上午,专案组得知何某已回到暂住房,马上赶到何的住处。何某接受调查时自称于*月**日前往湖北,与黄某所说的时间相差一天。经过查证,终于证实何某*月**日白天还在慈溪,至*月**日才到湖北荆州。

        之后,专案组通过对相关人员进行更加细致的调查取证,在大量事实证据面前,最终犯罪嫌疑人何某交代了实施抢劫杀人的犯罪事实。

        两年之后的今天,*对该案记忆犹新。他说,该案的破获,既使血案得以昭雪,又扫除了堆积在民警心头的阴霾,极大地振奋了民警的士气,捍卫了公安机关的形象。在该案侦破中,由于对案件性质的疑问和技术条件的缺失,没有特别明确的侦查范围和特别好的线索,面临大量繁杂的工作,我们仍然没有气馁,而是连续作战、顽强拼搏,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的排查,发现了普通排查对象的疑点,确定了重点嫌疑人对象,获取了破案的关键线索,最终突破案件并抓获了犯罪嫌疑人。

        一份记忆撑起一生的事业

        *今年刚好**周岁。对一名刑警而言,这个年龄正值精力充沛、经验丰富的时候。据了解,自****年至今,以他为主侦或参与侦破的重特大案件就超过**起,其中包括社会影响极大的****年度“*•*”观海卫特大杀人案、****年度“*•**”胜山抢劫杀人案、****年度“*•**”周巷杀人案等。至于“两抢”等其他案件,则更是超过***起。

        “我能有今天的一点作为,完全是师傅的教诲;能够热爱并将刑侦工作当作一生的事业,更是离不开他的影响。”*所说的“师傅”名叫蒋永波,现为我市一名派出所长。*说,在我市公安队伍中,一直有一个非常优良的传统,就是传帮带的作用非常紧密坚固。任何一位老民警都会将自己的经验和技能毫无保留地传给新同志。而最让他难忘的是,“师傅”带他们的时候,处处身先士卒、以身作则,那种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以及嫉恶如仇、大义凛然的工作态度无时不刻地感染着他们这些刚入行的弟子,即便是八年后的今天,每当自己对工作有所懈怠和放松时,就会想起他的教诲以及他严厉的表情,激励他振作精神,努力工作。

        现在,*也成为了别人的“师傅”,他带新手的方式和他“师傅”带他时可谓一脉相承。每次接到新任务,第一个赶到现场的是他,第一个扑上去抓捕犯罪嫌疑人的也是他,正是在他模范带头作用下,他所在的重案一中队才能在警力不足的情况下,能自我加压,率先垂范,从实际情况入手,综合运用各种侦查方向和侦查措施攻坚克难,带领中队其他侦查员侦破了一起又一起的恶性案件,缉捕了一个又一个的重特大逃犯,以优异的成绩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肯定。

        一个“承诺”一直不敢说出口

        对*和他的队友而言,加班加点成了家常便饭。他说,面对刑事犯罪态势的复杂性和繁重艰巨的侦破任务,如果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案件侦查工作中,不但对不起人民群众,也对不起自己的良心。虽然有时候也为个别群众对公安工作的不理解而郁闷,但在内心深处,他也和所有人一样,梦想着整个社会平安祥和。而在这个梦想没变成现实之前,他和他的队友们必须用加倍的努力锄奸除恶,还人民以公平正义。

        为着这份理想,他的头曾在初为刑警时被人砍伤过;为着这份追求,他曾在儿子尚未满月时,带领队员四处追捕逃犯近一月;为着这份执著,他曾为侦破案件连续熬夜三天四夜。他说,这些年来,他感到最对不起的是自己的家人,特别是未满周岁儿子每次用陌生的眼神看着他,妻子用宽容理解的话语安慰他时,他的心里更是涌出深深的内疚。他很想向妻儿承诺,等自己空闲的时候,多陪陪他们。但这份“承诺”他一直不敢说出口,因为他自己也不能确定,这个“将来”会是哪一天。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记市公安局派出所民警某某(四)
  • 下一篇:记监狱监区长某某同志(二)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