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公安局实施“六小警务”深入推进“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
近年来,*县公安局从实际出发,创新理念,积极探索,全面实施了“六小警务”工作模式,有力推动了“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开展,促进了和谐警民关系建设。
一、注重思想教育,从事关群众利益的“小处”想起,顺应民意。一是深入开展“大讨论”活动。组织全县民警围绕“如何赢得群众满意”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切实把“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必须从小处着想”的理念根植于民警思想中,使民警认识到小处不小,小处连全局,小处连民心。二是积极开展“换位思考”活动。开展了“假如我是受害者”、“假如我是求助者”、“假如我是服务对象”等换位思考和体验,在思考中看到缺点,在体验中净化思想,在实践中改进工作。三是认真开展“能力培训”活动。按照“三懂四会”的要求,依托民警训练基地,对全体民警进行轮训,切实提高民警做群众工作的能力。针对高青县外出务工人员多的实际,积极提供了网上办理户口证件服务。同时,对偏远村庄的老、弱、病、残群众提供“流动服务车”接送或上门服务等措施,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二、注重爱民助民,从关系群众冷暖的“小事”做起,表达真情。一是开展“结穷亲、交民友”活动。深入开展“民警进村居企业”和“警营开放日”活动,及时了解群众需求与关注。同时,将所走访的家庭建为警民联系点或信息员,与困难家庭交朋友、结穷亲,想方设法为他们提供帮助、支持和服务,做到帮助一个人,温暖一个家庭,影响一片群众,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目前,全局民警共走访涉案人员家庭378户,慰问困难群众477户,帮扶贫困户297户,结穷亲267对,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1439件,征求意见建议2375条。二是实行治安向导员制度。针对外来客商情况不熟悉的实际,对前来投资的47家重点企业,各确定一名副科级干部作为治安向导员,一对一靠上服务,一周到企业走访一次,提供法律服务,督促企业将“三防”设施与基础设施同规划、同建设、同验收,有效防范治安问题发生。同时,积极帮助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擦亮了“全省投资环境十佳县(市)区”、“中国十大最佳投资环境开发区”两块金字牌匾。三是开展“服务惠民生”活动。积极兑现便民利民服务承诺,推行了电子警务服务、上门服务、跟踪服务、预约服务等便民举措,切实提高了办事效率。开设了户口网上迁移,利用新浪博客、网络QQ为群众申办业务提供网上在线服务,让群众在公安机关的点滴服务中得到实惠,感受到公安民警的亲民情怀。 三、注重侦防互动,从影响群众生活的“小案”破起,为民解忧。一是把侦破“小案”置于突出位置。坚持从群众反映最强烈、最痛恨的小案件抓起,对飞车抢夺、入室盗窃、盗窃电动车、坑农害农等案件快速反应,强化接处警工作,每个派出所均配备了刑事技术员,将“现场必勘”落到实处。同时,落实定人、定责、定任务、定时限、包破案“四定一包”责任制,集中攻克。目前,共破获“两抢一盗”等多发性侵财案件1435起,其中各类“小案”800余起。二是强化社会面巡逻控制。实施“警灯闪烁”工程,落实全警大巡防制度,最大限度地屯警街面,加大案件多发时段、路段、部位的警力投放。充分发挥各种群防群治力量的作用,采取街面巡逻、社区巡逻、单位巡逻、联户联防、邻里守望等方法,提高街面见警率和现行抓获率。三是建立侦防互动机制。落实警情监测、警情会商、治安评估制度,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专项打击整治行动,探索建立“短平快、见效快”的长效严打机制。实行刑事技术员兼任防范检查员制度,勘查案件现场同时查找防范漏洞,指导各派出所、内部单位整改隐患,堵塞漏洞,以侦验防,以侦促防,侦防互动,良性循环。2010年,全县各类刑事案件发案同比下降3.7%,“两抢”案件同比下降49.3%。 四、注重纠纷调处,从激化群众矛盾的“小纠纷”排起,增进和谐。一是加强情报信息网络建设。建立了覆盖全社会的信息员和信访联络员队伍,健全台帐和周联系制度,及时收集各类可能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小纠纷”。二是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建立了“滚动排查、准确研判、多元调处、常态长效”的矛盾纠纷和社会不稳定因素排查化解机制,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进行走访排查,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工作,有效预防群体性上访事件的发生。各派出所均建立纠纷调处室,千方百计地化解矛盾纠纷,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三是加强信访问题源头预防控制。实行“四必四公开”工作法,落实“五谈五促”工作要求,建立警务区预防、基层所队化解、县局息诉“三道防线”,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防止“小信访”向“大信访”发展。 五、注重安全防范,从危及群众安全的“小隐患”整起,消除隐患。一是落实安全防范周查制度。按照“严而又严、细而又细”原则,对内部单位、公共场所、易燃易爆单位、“九小场所”和“三合一”建筑等,实行每周一查制度,检查人防、物防、技防、消防安全等方面存在的隐患和漏洞。实行民警进驻校园值勤、挂包校园制度,履行“五员”职责,即:平安宣传员、治安联络员、法制辅导员、安保检验员、实战小教员,把校园安保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形成长效机制。二是严格落实安全防范工作程序。对发现的安全隐患,采取“提”出存在问题,“讲”解法律法规,“指”出危害性,“帮”助研究解决的办法,及时进行处理。对未按公安机关要求整改的,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对规定期限内仍未整改的,依法予以处理。三是开展“安全防范知识进万家”活动。创办了专门刊物《治安播报》,设警务动态、警方提示、以案释法、便民服务、防范常识五个栏目,彩色印刷,每月编发一期,每期编印10万份,采取民警入户走访发放、上街宣传发放、农村大集日集中发放、向在校学生发放、结合工作发放等方式,分发到群众手中,既宣传了公安工作,又提高了群众防范意识和自觉发现整改身边“小隐患”的水平。 六、注重自身建设,从造成群众不满的“小节”改起,汇聚民心。重点抓好“三查”:一是查执法。从群众有意见的执法问题入手,对执法工作进行大清查,深入查摆、深刻剖析执法不严格、不公正、不文明和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认真研究改进措施,及时纠正各类执法过错。二是查服务。开展了警务回访活动,将在公安机关办事、报案以及案事件当事人作为回访对象,虚心征求意见建议。各窗口单位、职能部门相互比照,从服务细节中找问题、找差距、找不足,推行了温馨式、宾客式、一站式、主动式等“四式服务”。三是查警纪。重点检查“五条禁令”执行情况、窗口服务单位践行承诺情况、所容队貌和警容警纪情况、警车使用规定执行情况等,从中发现问题,彻底整改。实行了队伍管理预警预报、警营恳谈、民警重大事项报告、诫免谈话和责任倒查等制度,有效防止了违法违纪问题发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