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青少年涉毒问题的几点思考
随着毒品泛滥形势的日趋严重,青少年已成为毒品侵害的主要对象,从我县近年来吸毒人员情况看,绝大多数吸毒者初始吸毒年龄在**-**岁之间,**岁以下的青少年占到**%以上。毒品,严重损害了涉毒青少的身心健康,并诱发大量的违法犯罪等社会问题,给青少年的自身、家庭、社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青少年涉毒问题已成为一个触目惊心的严重问题。
一、当前我县青少年涉毒的现状及特点
*、青少年吸毒人数增长迅猛
****年全县登记在册吸毒人员**人,****年为**人,而****年*月全县登记在册吸毒人员达到***人。四年间,我县吸毒人员上升幅度达***%。而事实上,按相关调查和评估,我国隐性吸毒人员是登记在册吸毒人员的*-**倍,如以此推算,我县实际吸毒人数已达到相当惊人的数字。
*、青少年吸毒人员低龄化趋势明显
从我县吸毒人员看,涉毒青少年低龄化形势严峻,据统计,我县抓获的吸食新型毒品违法犯罪年龄均在**至**岁之间,**岁以下的约占*%,**-**岁之间约占**%。**岁以上的占**%,近三年我县发现查处的吸毒人员全部在**岁以下,其中最小年龄为**岁,中小学学生染毒苗头开始显现,从以破获的吸、贩毒案中已反映出有部分学校的学生曾经吸食或购买过毒品,中小学生染毒现象令人担忧。
*、青少年涉毒种类不断增加
从近年来全县查处的涉毒案件来看,新型毒品案件占查处总数的***%。同时新型毒品又出现新品种,且花样不断翻新,不断衍生新的替代品。在杭、甬、温等经济发达地区出现的“神仙水”已悄然进入我县,由于服食简易、欣快感强,这些新型毒品容易被青少年接受并滥用,目前已逐渐形成了青少年吸毒群体多种毒品交叉滥用的局面。
*、涉毒青少年范围趋向扩大化
在吸毒人员中,农村闲散人员和城镇待业青年占比较大,吸食者大多为低学历人群,群体范围逐渐扩大。由于滥用新型毒品的娱乐性、情景性和群体性,青少年吸毒已由过去的“独立作战”发展到“集结号”,许多青少年越来越倾向于在一些固定场所、公共场所聚众吸毒,由此导致吸食新型毒品的青少年范围不断扩大,涉及的社会层面更宽,既有文化程度较低的城市、农村闲散人员、娱乐场所从业人员、个体经商人员,也有学历较高的公司职员、企事业单位员工、甚至在校中学生,且女性所占比例较多,约占**-**%左右。吸毒者社会身份的多元化,加速了滥用的新型毒品行为的进一步传播。
二、青少年涉毒的原因
诱发青少年吸毒是多方面的,其中青少年自身的心理因素是主要原因之一,大体上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一、不良环境的影响。大凡吸毒者都与家庭的不良影响和混乱的环境有着直接或间接关系。在吸毒青少年中,有的孩子的父母离异或长期外出,孩子情感上得不到温暖,遇到问题得不到及时疏导和沟通,容易导致孩子求得心理安慰而投向毒魔的怀抱;有的经济条件好的家庭,父母过分溺爱孩子,娇生惯养,孩子要什么给什么,使孩子有充分条件去寻求刺激;还有一些家庭内部,家庭成员吸毒,孩子极易受“传染”,这种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吸毒可能极大。同时,有的青少年之所以吸毒,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盲目地结交朋友,他们结交了不良朋友后,有的出于迎合的需要,便很自然地或“很有理由”地加入到吸毒团伙中去,同时,有的是被迫于吸毒团伙的影响和压力,或有的是对群体中某一或某些成员的崇拜,也有的是因挫折而在吸毒群体中寻找安慰和支持,自然而然地走入毒品的世界。
二、盲目受骗上当。这是指青少年初吸毒者由于没有或严重缺乏对毒品知识的认识,导致错误的判断而发生盲目涉毒行为的心理过程。在青少年吸毒者中,有**%以上是在对毒品无知的情况下吸毒成瘾的。为了扩大毒品市场、谋取暴力,毒品贩子常常用教唆、引诱、欺骗的办法来发展吸毒成员,大肆宣扬毒品的神奇,吸毒后的美妙感觉,引诱、哄骗尤其是无知的青少年上钩。一开始,好言好语,免费赠送,或是掺在香烟、饮料中奉送给他们享用,当你吸食成瘾后,牢牢地用毒品控制和盘剥,更有甚者将青少年发展成新的毒品销售网络成员。毒品贩子常用的手段和骗人的借口,如:免费赠送;吸毒可以减肥;吸一二次不会上瘾;吸毒是有钱人玩的,是派头,是时髦;吸毒可以解除疲劳,可以提神。这些骗人的借口,对涉世未深、分不清好心还是恶意的青少年来说,往往会因为花言巧语而掉进毒品贩子精心设计的圈套里,悔恨终生。
三、好奇心理的作崇。青少年的身心发育尚未成熟,好问、好学、好奇、好动对任何事物都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尤其是成人越不让做的事,往往越引起他们的探求欲望,非要弄个水落石出,且缺乏辨别事非的能力。有的青少年当听说吸毒后“其乐无穷”时便想试一试,从而陷入毒窟不能自拔,也有的明知吸毒有害,但在冒险、侥幸的心理驱动下,误入毒魔。毒品的魔力是无法比拟的,只要有了第一次,就无法再停止,众多吸毒者的亲身经历是“一日吸毒,长期想毒,终生戒毒”。
四、逃避心态的驱使。我们常常看到,负性事件,就是生活中的不愉快事件最容易使青少年为逃避现实生活矛盾,求得心理解脱而投向毒魔的怀抱。负性事件包括情场失意、感情不和、家庭不合、经营失败、事业受挫、自尊心挫伤、工作无着、寄人篱下等等。总之,因生活不如意造成情绪低落、意志消沉、感情无处寄托而沉迷于吸毒,以求自我麻醉,忘却尘世的烦恼与忧愁者,都属此种情况,他们以青少年为主。有调查表明,**~**岁的青少年中几乎有**%的人都有种种烦恼:有相当大一部分人因升学和就业问题而烦恼,有为朋友、伙伴而烦恼,有为自己的性格、长相而烦恼,甚至有的还因为异性问题、金钱问题烦恼。青少年的感情较脆弱,遇到突发性的压力与冲突,受到外界伤害,精神极易被摧垮。精神痛苦,无计排解,便借毒消愁,将死亡的枷锁,毫不留情地套在自己的脖颈上。
三、毒品对青少年的危害
*、毒品严重摧残身体健康。毒品对人的危害极深极大。海洛因属于烈性麻醉品,对人的中枢神经有高度毒性作用,极易成瘾,长期服用,使人神志不清,骨瘦如柴,形同废人;冰毒、摇头丸、氯胺酮等化学合成的新型毒品可对吸食者脑部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有的青少年因频繁吸食形成了精神依赖,有的造成智力下降。特别是新型毒品服食后产生的兴奋和刺激,使内脏器官超负荷运转,极易诱发生理衰竭,出现生命“透支”现象。
*、吸毒造成人格变态、道德沦丧。吸毒者一旦成瘾就不再是一个正常人,由于吸毒的违法性、成瘾性,使他们脱离了正常的社交圈和生活、学习秩序,混迹于吸、贩毒人员之中,围着毒品打转,成为“灰色”人群和社会边缘人群。他们大多数自暴自弃、情感麻木、人格变异,丧失了生活的动力,他们在自我毁灭的同时,也毁灭了亲人和家庭。
*、毒品诱发犯罪,严重危害社会。为了支付毒品的巨额耗资,吸毒者大多走上以贩养吸,以偷、扒、抢、诈骗、卖淫养吸等更加疯狂的犯罪道路。据了解,我县吸毒人员中,男性吸毒者大都兼有赌博等其他违法犯罪行为,女性吸毒者与卖淫或乱淫行为关系密切。同时,一些吸毒者因吸食毒品后产生的精神障碍、心理变态而实施暴力杀人、交通肇事等危害社会的行为,严重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我县“****.*.**”柳某吸毒杀妻案,就是其中一典型案例。
四、遏制当前青少年涉毒的对策
(一)实行禁毒综合治理,形成齐抓共管。各级党委政府要以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充分认识禁毒工作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切实加强对禁毒工作的领导,充分发动群众,调动多方面力量真抓实干,打一场声势浩大的人民战争,形成全党、全民动手,齐抓共管的禁毒格局,坚决遏制毒品泛滥的势头。把禁毒列为综合治理的重点,常抓不懈。禁毒工作决不能光靠公安一家单打独斗,只有把预防和减少青少年吸毒列为综合治理的一项主要内容,作为党和政府的一项战略任务,发挥各部门优势和作用,多管齐下,有针对性地开展多方面的工作,并且常抓不懈,持之以恒,才能取得成效。
(二)加大打击整治力度,净化社会空气。一是对走私、贩卖、运输毒品的贩毒分子要坚决予以严惩,决不姑息。二是对引诱、教唆、欺骗、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特别是强迫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的要从重惩处,向吸食、注射毒品的人提供毒品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三是加强毒品案件的侦破,广辟情报信息渠道,加强毒品线索的收集,注重从吸毒人员中获取线索,深挖大要毒品案件,坚决查处零包贩毒,切断吸毒的毒品来源,同时,加大对公共娱乐场所整治力度,对重点吸贩毒场所、地段,定期、不定期地开展“扫毒”专项斗争,最大限度地摧毁地下毒品消费市场,减少毒品在社会的泛滥,使吸毒者无毒可吸。
(三)开展家庭禁毒教育,免受毒品侵害。家庭是对毒品教育的第一课堂,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摇篮,对青少年的影响和教育在青少年的生活和成长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青少年防毒教育的第一堂课,很大程度上是由家庭教育决定的。而事实上,绝大多数吸毒孩子的家长却忽视了这一点,他们对毒品知识知之甚少,对毒品预防漠不关心,放松对孩子必要的教育和提醒,发现孩子吸毒后,才悔恨莫及。面对来势凶猛的毒潮,作为一名合格的家长,首先自己要远离毒品,以自身的良好规范为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只有这样,才能承担教育子女的责任。同时,作为父母还应学习具备一定的禁毒知识,识别毒品的知识,掌握一定的预防毒品的方法,帮助、防止毒品侵害子女。一要教育子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二要学会与孩子进行心灵对话的技巧,舒缓孩子的压力,疏导孩子的烦恼,同时要帮助其提高心理素质,形成健康的心态,提高抵御各种诱惑的能力,并学会通过正当途径释放心理能量。三要避免对孩子娇生惯养,过分溺爱反害了孩子。四要教育子女慎重交友。五要关注子女日常表现。一旦发现生活异常,开支费用过大等情况,要查明原因,妥善处理。六要对发现吸毒的子女采取措施,断绝其毒品的来源。同时要以关心、体谅、理解的心态,耐心进行说服教育,并认真与其商讨戒毒计划,鼓励其戒断毒瘾,重新成为一个健康的人。
(四)抓好学校预防宣传,共建无毒校园。学校是青少年汲取知识、茁壮成长的地方,是广大青少年从家庭走向社会的桥梁,是对青少年进行禁毒教育的阵地,学校教育对青少年成长是至关重要的,把禁毒教育纳入学校的教育日程,抓好在校学生的毒品预防教育,提高学生的禁毒知识,从而使青少年能认清毒品,远离毒品,免受毒害是非常必要的。一是开设禁毒教育课,把禁毒教育课编入紧张的教学计划中。让学生不但学习好,品德也要好,让学生从小树立自觉防范毒品的意识,提高对毒品的警惕,时刻树立远离毒品的观念。二是强化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树立青少年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把禁毒教育与各科课程有机结合起来,让青少年的思想上牢牢打上“吸毒违法、贩毒有罪”的烙印。三是开展多样化的禁毒宣传教育活动,提高青少年对禁毒知识的学习兴趣。如知识竞赛、禁毒征文、参观禁毒教育基地等。
(五)做好戒毒康复工作,彻底告别毒魔。对于初吸毒的青少年我们要予以关心、帮助,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尽早地摆脱毒品的纠缠,找回真正的现实的“自我”。事实上,把涉毒犯罪的青少年送进劳动教养所后,易受服刑的惯犯和成年犯罪分子的影响,非但自身得不到改造,反而会学习一些新的犯罪手段,如果能够送进像*开远市那样戒毒场所——雨露社区戒毒,效果将会更好。因此,各级党和政府要高度重视戒毒康复场所建设管理工作,积极推广*省开远市公安局戒毒康复场所建设管理工作的经验与做法,实行重教育、重感化、重挽救、轻惩罚的方针,使涉毒青少年在良好的环境中, 通过专业人员的帮教矫正,使他们重新融入社会,帮助他们学会一技之长,给他们安置就业,实现自我价值。从而,降低复吸率,巩固戒毒成果,使他们彻底与毒品决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