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解决影响公安信息化建设问题的对策
如何进一步加快、推进和深化公安信息化建设,不断拓展公安信息化建设的深度和广度成为当务之急。笔者就*县公安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在前期已经提出了几个阻碍公安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如:一、信息化建设的设备尚未完全到位;二、信息化建设的资源尚未完全共享;三、信息化建设的观念尚未完全转变;四、信息化建设的人才尚未完全利用等。针对这些“瓶颈”问题,必须尽快加以解决。笔者因认知视野有限,解决问题的对策也许并不成熟,在此仅对这些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以供同行们参考。
对策一:*县属老、少、边、穷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而公安机关本身就存在警力不足、经费严重短缺的问题,有限的投入远远滞后于这些科技系统的建设和应用的需求,资金投入不足,严重制约着“科技强警”战略的发展,也从根本上造成公安各警种办公办案水平不高,手段落后,方法单调、效率低下。为适应新时期公安基层机关正规化工作的需要,加速公安信息化建设的进程,更好的服务于群众,笔者呼吁上级部门及领导,应借助“三基”建设契机,加大对*县等偏僻落后地区公安机关的信息化设施设备及民警个人装备的投入,努力跟上“科技强警”的步伐,实现公安信息化建设一个大的提升。 对策二:据笔者所知,全国的*系统、金融系统、部分保险业务系统都实现了全国共用业务系统,对于信息的共享和资源的整合非常方便。作为公安机关多警种并列的各种信息资源不同的系统,由于缺乏统一的、科学的规划,补救改进的方法也是相当迟缓。建议整个公安信息系统统一科学规划,彻底改变各地治安系统版本纷呈,一片乱像,不利于基层同志开展工作,甚至贻误战机给工作造成被动的现状。动员全警立足基层,贴近实战,坚持边建设、边开发、边应用的原则,狠抓综合应用平台和应用系统的建设,突出实战应用,提出“一切为了实战”的口号,始终把立足基层,贴近实战,强化应用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初步实现一个全警采集、全警录入、全警共享、全警应用的信息化系统。另外,必须打破监管部门“信息孤岛”的壁垒,看守、拘留业务信息系统作为公安信息化系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要立即改变过去“封闭”的模式,转而融入到公安全警采集、录入,甚而全警共享、应用的大家庭中来。一方面监管看守部门可通过全警共享的信息平台更好地了解被羁押人员的作案背景、过程,更好地为管教和深挖犯罪服务;一方面其他办案单位如刑侦、治安或者政工、宣传部门可直接通过监管业务信息系统里的监所动态、管教谈话等内容更好更快地了解犯罪嫌疑人目前的认罪态度、现状以及深挖程度,较好地为公安工作服务。 对策三:为了推动建立信息化工作体制,自公安部、省厅、市局相继召开会议提出开展公安信息化建设以来,县级公安局就应成立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并由局领导牵头担任组长,把推进信息化作为县局的头等大事,认真抓好,抓实。领导小组成立以后,应立即结合本局现有的设备、人员等实际情况,认真开展调查研究,科学判断县局公安信息化建设形势,广泛征求全体民警对推进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因地制宜、逐步推进信息化工作体制建设。还应适时组织全体民警召开信息化建设工作动员会议,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明确方向,落实责任,把全体民警旧的观念、方法打破,树立无纸化、信息化的办公、办案理念,营造全警学电脑、操控信息平台的浓厚氛围,力争把公安信息化建设根植于每个民警的大脑,养成信息化主导一切公安机关和公安工作的良好习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信息化建设主导着整个公安警务活动,今后,不懂信息化应用的领导将失去指挥权,不会信息化应用的民警将失去工作岗位! 对策四:强化教育,将信息化建设所需的人才培训教育抓好,确保能适应当前新形势下的公安管理工作。要在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三个关键环节上有所突破。要采取特殊的优惠政策,加大、加快对公安信息化建设急需的高科技优秀人才的引进,优化公安信息科技人才结构。对现有的科技人才,要充分信任、放开使用,要从政治上、生活上真正关心他们,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避免人才的流失。要积极抓好对广大民警的教育工作,增强民警的信息化工作意识,促使民警不断更新管理理念,转变思想观念,树立“信息化也是生产力”的思想。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定期组织民警开展对信息化工作等业务技能的教育、训练活动,促使民警全面掌握做好信息工作的各项技能,使之能适应当前公安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同时,还要建立健全信息化工作考核机制,加大信息化工作考核力度,严格实施奖惩制度,激发民警的工作热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推进公安信息化工作现代化进程。 总之,各基层部门要开动脑筋,多快好省地开展建设,在局党委的带领下,高标准谋划,高质量发展,以科学发展为先导、夯实基层为重点、服务实战为牵引、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全体民警积极为推动*县公安信息化建设突飞猛进出谋划策,尽最大的可能提高驾驭社会治安和维护稳定的能力。 信息化定义: 一、深刻认识公安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公安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是引领公安工作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公安机关整体战斗力的重要途径,是提升基层基础工作水平的重要载体,是牵动警务机制改革的重要纽带,是一场以公安信息化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新型警务革命,具有公安工作战略性位置。对此必须深刻认识。 从现实情况看,我局公安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然存在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相对滞后、基层信息化基础薄弱、民警应用意识、水平不强、信息共享程度不高、工作机制不健全、不协调,专业力量匮乏等问题,严重不适应实战需要,严重制约了战斗力的形成。对此必须充分认识,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强力推进信息建设与应用,提升“网上作战”、“网上管控”、“网上办公”能力。 二、全面完成现阶段公安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目标和任务 一基本构建公安“大情报”系统,全面提高公安信息化整体应用水平。 二进一步完善网络、安全等信息化基础设施。 三实现80%以上的公安业务信息采集、使用、维护的信息化流程。 四八大资源库的数据质量达到完整、准确、鲜活的要求。 五提高公安信息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公安情报信息系统等高端应用进一步推广。 六构建全警采集、全警应用、全警共享的公安信息化应用格局。 七实现队伍建设、内部管理、执法质量等信息化。 八全面提升队伍信息化技术水平和应用能力,建立信息化应用骨干队伍。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