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建设的做法和体会
一、领导重视是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的重要前提,推行改革是基层基础工作得以发展的根本措施。三年来,省厅党委重视派出所基础工作,召开了多场全省性的大型会议,进行工作部署,统一思想认识,提出我省派出所基础工作的总体思路和要求。特别是针对工作中遇到一些困难和矛盾,适时组织调查研究,并召开座谈会、分析会,认真分析研究阶段性的问题,明确工作重点,有效地推动了派出所基础工作的深入开展。各级派出所业务主管部门切实负起责任,加强对改革的调查研究和检查、监督、指导工作,积极发挥参谋助手作用,许多地方还采取建立联系点,领导分片包干,业务科室挂所挂队、结对子、建立连带责任等形式,加强面对面的工作指导。
二、科学划分责任区,建立科学合理的派出所考评机制是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的保证。基础工作的落实,必须以建立责任制作为保障,考评导向必须按照有利于落实管防工作责任,有利于促进打防结合,有利于改善警民关系的指导思想。各地在加强派出所基础工作中,以落实责任制为核心,注意区别城乡差异和治安状况等的不同情况,对派出所的警力配置和警务运行进行了调整,城区派出所实行一居一警;治安比较复杂、城镇化程度较高的集镇派出所及国道、省道、铁路沿线的派出所实行一区一警;其他郊区、农村派出所划分警务片,实行包片制。在辖区公共场所复杂、治安案件较多、警力比较充裕的城市派出所配备专职治安民警,强化治安管理 。目前,我省派出所责任区的民警配备基本到位。同时,各级公安机关紧紧围绕派出所基础工作目标,根据省厅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派出所工作考评的意见》、《关于对派出所管防工作实行倒查和责任追究的暂行规定 》,《福建省公安派出所主要工作任务》、《福建省公安派出所责任区民警主要工作任务》等文件,充分发挥考评标准和考评办法的“杠杆”和导向作用,不断完善派出所基础工作考核标准和考评办法。
三、贴近现实,为现实斗争服务是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的基本要求。基层基础工作是否扎实有效最根本的标准是为现实斗争服务的水平是否得到提高。派出所必须始终把工作的立足点放在强基固本、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为现实斗争服务上。这几年来,面临日益复杂的治安形势,各地积极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努力在强化“双基”、减少发案和为破案服务上下功夫。
一是围绕国内安全保卫工作,强化情报信息基础工作,增强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意识。各地派出所积极布建信息员、联络员,建立情报信息收集网络,主动收集和掌握社会动态,有效地增强了维护稳定工作的主动性,在同国内外敌对势力作斗争、查禁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等方面作了大量的有效的工作,为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二是加强人口管理工作。各地以贯彻省人大颁布的《福建省流动人口治安管理条例》为契机,突出抓好出租房屋和外来人口管理,组织开展了多次租赁房屋、“三无”人员清理整顿和“流动人口管理月”专项活动,对外来人口开展专项整治。有的地方推行暂住人口信息微机管理,有的地方兴建“外口公寓”集中住宿管理,有的地方对租赁房屋推行“谁出租谁负责、谁留宿谁管理”的责任制,着力于提高登记率、办证率、发函率、发现率。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外来人口管理无序、犯罪问题突出的现象。各地以贯彻公安部下发的新的重点人口管理工作规定为契机,深入开展调查摸底,落实管控措施,特别是加强对人户分离和流动人口中的重点人口的列管和控制,加大考查、追查力度,减少漏管、失控。三是深化创建安全小区工作。各地在创建安全小区工作中,加强人防、普及技防、巩固物防,采取封闭式、半封闭式、敞开式等多种管理方式,落实小区安全防范,确保创建质量,并开展相应的检查验收。许多地方针对机动车被盗案件突出的问题,采取了店面联防、街面布点寄存、合理布局建设机动车停车场、巡逻加锁、发放安全宣传提纲等措施加强管理和防范,成效比较明显。四是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不断拓宽群防渠道。南平市在农村派出所实行“一区两会(责任区、治保会、调解会)”工作制;*县以“乡筹所管”解决治保经费;*市明文规定 “在村级选举中,治保会主任的人选必须经过公安机关的政审”,坚持每年召开两次治保会主任会议,以会带训提高素质;厦门市组建治安纠察队、漳州芗城组建社区巡逻队、福州市组建民兵预备役巡逻队等,及其他地方的“治安信息联络员”、“治安中心户”、青年志愿者巡逻队、 老人巡查队、护村队、专职保安队、民事纠纷调处中心等多种形式的群防群治组织,在维护社会治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省厅和各地还通过开展表彰先进治保会和治保干部活动,调动治保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五是积极为现实斗争服务。据不完全统计,在两年来的基础工作中,全省派出所共自破、协破刑事案件*****起、占破案总数的**.*%。在去年开展的“追逃”专项斗争中,派出所共抓获逃犯****人,占总数的**.*%。四、群众工作是加强基层工作的基本工作方式。公安工作尤其是基层基础工作必须始终坚持专群结合的方针,大力加强联系群众、宣传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和服务群众的各项工作,公安工作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各地派出所和广大民警在加强基础工作中,结合开展创人民满意派出所活动,积极探索在新的社会环境中如何走群众路线做群众工作,总结了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城市派出所的责任区民警普遍推行发放警民联系卡制度、案件回访制,农村派出所推行驻村制、巡访制。许多地方的派出所对照人民满意派出所的基本标准,自觉揭摆工作中群众不满意的问题,有的派出所设立举报箱、意见箱、举报电话,建立派出所定期向群众汇报工作制度,民警向群众述职制度,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和群众的意见建议,拓宽监督渠道。各地针对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对责任区民警的工作提倡熟悉率、知警率和满意率,促使民警进门入户联系群众、熟悉群众,强化了群众工作,密切了警民关系,同时为派出所基础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五、加强教育培训,提高民警素质是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的关键。人的因素是根本的决定性因素,基础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派出所民警队伍。派出所工作改革后,落实责任制,打破了大锅饭,民警的责任都很明确,工作的专业化和独立性程度对民警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许多派出所民警不能适应新型警务运行机制的实际情况,全省各级公安机关普遍把派出所民警的培训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年,省厅成立了派出所民警业务培训领导小组,并下发了《关于在全省开展公安派出所民警业务培训工作的通知》及全省公安派出所民警培训大纲,要求对派出所全体民警和派出所工作业务指导部门的民警分级分期分批进行全员培训。省厅于****年 **月举办了全省省级优秀公安派出所所长示范培训班,拉开了派出所民警全员培训工作序幕。各地公安机关采取集中培训、岗位练兵、以会代训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工作,各地公安机关基本上对派出所民警轮训一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