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设“学习型公安队伍”的思考
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公安厅党委提出了建设“学习型公安队伍”的号召。朝阳市局对开展这一活动作了精心的部署和安排,这充分体现了各级公安领导机关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刻领悟,对公安队伍建设的深刻思考。是在新的历史时期,用科学发展的眼光和与时俱进的精神,对于建设什么样的公安队伍,培养什么样的公安民警,树立什么样的精神旗帜做出的理论回应,这一活动的实施与开展,必将对进一步推动公安队伍建设产生强大的动力。
一、建设“学习型公安队伍”应把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放在首位。
在建设“学习型公安机关”活动中,应把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建立放在首位,这是因为:
(一)构建当代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是公安队伍思想建设应对多元价值观并存的影响和时代变革新挑战的迫切需要。
当前,我国正处在深刻的社会变革之中,社会利益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各个社会利益群体正在分化、解组、重新组合。市场经济的求利性极易诱发拜金主义、极端利已主义和享乐主义。这些思想如同游离的浮尘,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充斥,人民警察作为社会的一种职业,不可避免的受到冲击和影响。这些年来,社会上少数人为了寻求政治、经济利益,无所不用其极,千方百计地与公安机关的领导和民警套近乎、拉关系,寻求保护伞,公安队伍中腐蚀与腐蚀的斗争更为尖锐复杂。这些都对公安民警的理想信念、立场观点,是非标准和价值观念造成很大的冲击,出现追求享乐、精神颓废,执法不严甚至徇私枉法的不良行为。这些行为损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玷污了警察荣誉。对此,必须加强思想教育,打好“预防针”,用好“防腐剂”,提高“免疫力”。要把培育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作为加强公安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基础工程,使公安队伍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定不移的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保持人民警察的政治本色。
(二)坚持用核心价值观引领建设“学习型公安队伍”,提升全警的文化素养。
公安队伍在长期的斗争实践中经受了考验,是党和人民可以信赖的力量。人民警察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总是义无反顾,冲锋在前,甚至流血牺牲。但是,忠诚、英勇、果敢并不是新时期人民警察精神品质的全部,除此之外,人民警察还应当具有严谨的治学精神,深厚的文化素养,毛泽东同志曾经深刻指出:“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占胜敌人的”。这一精神论述揭示了知识改变世界,决定事业成败的规律,至今闪烁着真理的光芒。深入分析我们公安队伍的现状可以发现,文化建设滞后仍然是制约警察队伍素质上层次,公安工作上水平的瓶颈。作为一个县级公安机关几百人的队伍,公安文化底蕴仍然较为薄弱。有的干警至今不会书写公文,相当多的干警,特别是年龄偏高的老干警在网上办公办案的今天,感到一筹莫展,我们虽然时时处处与法律相伴相行,但就我们掌握法律知识的水平,至今还处在半知半解状态。比照检察机关和法院,存在明显的差距。因此,要把着力加强公安文化建设作为培育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在建设学习型公安队伍活动中,提升公安队伍整体素质。
(三)坚持用核心价值观凝聚警心,鼓舞斗志,推动公安工作实现科学发展。
当前,公安工作正处于一个重要发展阶段,通过前一时期的“三基”工程建设,实现了公安基础设施建设的的大发展和执法能力的大提升。现在,信息化建设作为一场深刻的警务革命已经拉开序幕。执法规范化建设和构建合谐警民关系建设也已全面展开。我们面临的维护国家政治稳定,确保百姓安居乐业的艰苦任务前所未有,这无疑对公安队伍的综合战斗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更需要用人民警察的核心价值观凝聚警心鼓舞斗志,使核心价值观成为统一全警思想的生命线,落实到具体的公安工作中。教育引导每一名公安干警时刻崇尚荣誉。树立高尚的精神追求,时刻牢记自己肩负的神圣职责,坚持克己奉公,不谋私利,勤政于民,脚踏实地,永不懈怠,出色完成所担负的全部公安任务。
何为人民警察的核心价值观呢?前不久*总书记作出了“忠诚可靠、服务人民、竭诚奉献”的重要批示。这三句话,高度概括了人民警察的核心价值观。忠诚的本质是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广大民警只有把忠诚作为警魂,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做到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才能在关键时刻和重大原则问题上保质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才能进一步增强居安思危,把使命意识落实到自己具体工作中,真正成为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为民即执法为民。公安机关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我国人民警察区别于其他警察的本质特征,是人民警察始终不渝的价值追求。执法为民是公安机关履行使命,践行宗旨,实践“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是人民警察的立警之本,是公安工作的永恒主题。也是每名民警履行职责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以人民群体的需要为第一选择、利益为第一考虑,满意为第一标准,始终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云执法,去管理,去服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人民公安为人民。
奉献即敬业精神。警察是一种高风险,高压力,高负荷的特殊职业。在当今的中国,公安民警面对着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矛盾转化。各种刑事犯罪高发,对敌斗争复杂的特殊警情,公安工作比其它社会职业面临更多的压力和风险,经受着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这就需要广大民警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甘于清贫,甘受痛苦。作为共和国的卫士,没有崇高的奉献与自我牺牲精神,将无以获得坚强的精神支撑,公安队伍也不可能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把提高民警的综合素质做为建设“学习型公安队伍”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近年来许多机关单位都提出了创建学习型机关的目标,但对于什么是学习型机关,它的本质和特征是什么,并不是十分清楚,还停留在就学习谈学习的层面上,读读报纸、学学原著、写写笔记,如此等等。有的甚至搞形式主义,应付上级机关的检查。笔者认为:建设“学习型公安队伍”,其基本要求和特征是具有较强的学习力、文化力、创新力、领导力。它是现代化机关形成与构建的基础和前提。现代化机关具有人本型、学习型、开放型、创新型、法治型、廉洁型、绩效型、发展型等特点。这些特点归纳为一句话,即“以人为本”。学习的目的,是丰富知识,增长才干。因此我们公安机关建设学习型公安队伍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着眼于提高全体民警的综合素质,以此提升整个队伍的战斗力。由此看来,把提高民警的综合素质作为建设学习型公安队伍的核心去抓,这项工作才算真正抓到了点子上。在新形势下,我们对民警素质有着不同于以往的新的理解。笔者认为,在这次学习实践活动中,应侧重于把干警培养成为“四种人”。
一是有理想信念的人。当今时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社会社义阵营已经分化,随着坚守了28年的“柏林墙”的轰然倒塌,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也随之烟消云散,在这个世界大背景下,我们这支共产党员为主体成份的公安队伍,对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也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动摇,部分党员民警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誓言已置于脑后,甚至于组织观念淡薄,纪律松驰,工作落后,把自己混同于普通群众。有的党员干警不关心国家大事,“只知两会保卫,不知两会精神”的现象比较普遍。由此我们想到,现在民警队伍的理想信念多么及及可危。战争年代,千百万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是因为他们有解放全中国的坚定信念,今天,理想和信念仍然是我们每名民警前行的不竭动力,在这次建设“学习型公安队伍”的学习活动中,我们就是要大张旗鼓的掀起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理论,深入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使我们的每名干警,都能政治坚定、理念远大,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公安工作中得到不折不扣的贯彻执行,*同志告诫全党要“常怀忧患之心,恪尽兴党之责”,这应该成为每个党员,每名公安民警的座佑铭,做有理想有信念的人。
二是有道德修养的人。我们党一直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作为关乎党之存亡。国之兴衰的大事来抓,在这次学习实践活动中,我们也一定牢牢抓住这方面的教育不放,回顾近些年来,在我们队伍中出现的违法违纪问题,说到底,是我们民警自身的道德修养问题,必须教育我们的民警把清清白白做人当作根本准则,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加强党性修养,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念之害,常弃非份之想,坚持自尊自爱,自警自省,坚决把住道德底线,自觉秉公用权不以权谋私,依法用权不假公济私,廉洁用权不贪污腐败。不为浮名所累,不为私利所缚,不为贪欲所惑,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稳得住心神,经得住诱惑,管得住小节。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好民警。
三是群众的贴心人。经过近几年来执法为民的思想教育。过去那种警察以管人者自居,外在表现为“冷、硬、横、推”的旧衙门作风得到了很大改进。警察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正有逐步树立起来。在这次学习实践活动中,还要加深执法为民的思想教育,让我们的民警从思想深处认识到对人民群众的感情问题,是一个根本的立场问题,世界观问题,党性原则问题,这里要切实解决一是从思想上爱民,切实解决对待人民群众的感情问题。要把人民群众当作自己的亲人。像孝敬父母那样孝敬他们,像关爱兄弟姐妹那样关爱他们,像心疼自己的子女那样心疼他们,像帮助亲戚朋友那样帮助他们。二是在行动上爱民,切实解决服务群众的焦点问题。现在,人民群众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越来越高,把拿得一分公平比争得一分利益看得还重,所以,我们要从影响民心的突出问题入手,公正执法,真心服务,认真听取他们的诉求,解决他们实际困难,要注重从小事做起,要树立起群众面前无小事的思想观念,通过一件件好事的办理,一件件难事的解决,累积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的信任,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三是在形式上亲民,解决联系群众的方法问题。从去年以来,公安部组织开展了公安民警大走访的爱民实践活动。我局民警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家庭、送温暖、送平安、送法律、送服务。听民声、访民意、察民情、排民忧、觖民难。帮助解决了一大批实际困难,排查化解了一大批矛盾纠纷,集中整治了一大批治安隐患。通过大走访活动,不仅有效的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社会和谐,而且为新形势下密切联系群众,做好群众工作,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探索了新途径。
四是工作中的能人。开展“学习型公安队伍”的学习实践活动,学习是途径,提高工作本领才是终级目的,所以,学习活动一定要围绕提高全警的工作能力来进行。无须讳言,从我们目前公安队伍的整体来看,年龄结构偏高,文化程度偏低,法律知识偏浅,破案手段偏旧的现象确实存在,公安队伍这种现状,远远无法适应当前错综复杂的社会治安形势和艰苦的公安保卫任务,这种矛盾只能靠学习实践活动来解决。学习的进步是一切进步的先导,学习的落后是一切落后的根源。公安民警要具备服务人民群众的本领,就必须树立长期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自觉把学习作为一种态度,一种责任,一种追求,一种境界。在学习中拓宽视野,提升能力,增长本领。真正做到懂方针政策,懂法律法规,懂业务知识,会擒敌自卫,会执法执勤,会管理服务,会群众工作,确保能够具备胜任本职,履行职责,完成任务所必须的“五种能力”。
三、搭建学习平台,是引领建设“学习型队伍”活动的重要途径。
建设“学习型公安队伍”不是一朝一夕的短期行为,做为公安机关这一文化之师,威武之师,它应该如同我们防范、破案、调解纠纷等工作一样,是我们岗位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现有的知识需要学习,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们更要更新知识,适应形势,只有确立终身学习理念,公安队伍才能保质不竭的战斗力。然而,这些年来,我们疲于应付日益严峻的社会治安形势,民警们夜以继日的忙碌在工作第一线,学习已很少顾及。开展学习活动也必然在时间和精力上增加民警们的负担。同时学习也是一项艰苦的劳动,人们常在学习前面加上“勤奋”二字,说明了只有付出勤奋劳动,才能在学习上有所收获。如果我们在这次学习实践活动中,只做一般性的号召,发个文件,开个会议,做一般号召就算了事,那么,这项工作就不可能开展起来,深入下去,只有认真组织,科学安排,搭建好各种学习平台,才能调动起广大民警的学习热情,引领学习活动一步步深入开展。
在建设“学习型公安队伍”活动中,需要搭建什么样的平台呢?需要在以下四个层面来考虑。
一是理念平台:唯物辩证法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是实践的先导,要想把学习实践活动即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首先必须在全体干警中树立起学习的理念。就我们目前队伍思想现状而言,许多基层单位和民警缺乏对学习实践活动深刻内涵的认识和理解,没有把这项活动摆上议事日程,甚至有的民警把这项活动看作是额外负担,有的民警编成顺口溜说:“一年有四季,季季有战役,正事没干完,又要写笔记”。反映出心理上的抵触情绪。要消除这种逆反心理,需要建立一种理念平台,制造一种典论,一种氛围,甚至是一种机制,使民警认识到参加学习才能胜任工作,追求学习才有光明前途,认真学习才能不断进步,重视学习才能适者生存,把学习看成是工作,把工作看做是学习。
二是示范平台:建设“学习型公安队伍”要解决学什么和怎么学的问题。为此,我局党委经过认识研究,下发了《*市公安局建设“学习型公安队伍”指导意见》。详尽的提出了这项活动的意义,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为这次全局的学习实践活动指明了方向。为了引导全体干警的学习尽快走入正轨,我们成立了党委理论学习中心小组,以中心组为龙头,带动各基层支部的学习。这样,党委带支部,支部带民警。这种作法在学习活动的起始阶段是有效的,但是,由于我们这支队伍人多面广,每个基层所队和民警所从事的工作业务不同,不可能“一刀切”式的统一行动和学习上的同一内容,我们要求各单位各支部要在学习内容上,时间上和学习形式上,除了局里统一的“必读”之外,应结合自己的实际,因人而异、因地制宜的制订出本单位和个人的学习规划。前不久,我局刑警大队成功破获了“01.11”系列抢劫案件,大队支部适时坐下来,总结破获这一案件的三条成功经验。使参战民警从实践到认识,从感性到理性,得到升华。此外,我们有意识的安排一些城镇和农村的派出所先行一步,总结出五间房派出所和桥北派出所做群众工作的方法和经验,向全局推广。搭建这些示范平台,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三是激励平台:三字经中的第一句就是“人之初、性本善”,从侠义上理解,善是指善良,亲善,从广义上理解,也泛指人的出始状态的积极向上。在我们这支队伍中,广大民警普遍蕴藏着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只要我们搭建好使他们展示的平台,他们就可以淋离尽致的发挥出他们的聪明才智,表演出生动活泼,可歌哥泣的故事来,这个平台,就是激励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激发出民警的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孑孑以求的学习精神。在此次的学习实践活动中,也应该把公安业务工作的奖励机制引入到学习中来,消除学与不学,学好学坏一样的大锅饭现象。谁学得好,谁把学习成果运用得好,谁就当讲师。同时,也要加大对学习的检查督促力度,对必读的理论知识学习,进行适时,适度的检查。对学习好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和鼓励,差的以批评和推动。设置这样的激励平台,无疑有助于学习实践活动的推进与提高。
四是环境平台:这些年来,我们生活战斗在公安保卫第一线的民警,都亲身感受了社会矛盾的尖锐复杂和工作任务的日益繁重。广大一线民警夜以继日,日以继夜的工作。他们抛家舍业,含辛茹苦,面对艰难,忍受痛苦,宠杂、繁重的防范,打击和家长里短的群众工作让他们早就没有了八小时工作制,这次开展的建设“学习型公安队伍”活动,无论在时间上、精力上无疑又增加了新的负担。事务过多,任务过重,压力过大是目前民警的普遍心理。由此产生了疲惫感和厌战情绪。我认为,做为一名基层指挥员应该正视这种状况,制造适当宽松的环境,想法设法缓解民警的工作和心理压力。过去这些年,我们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工作,改善了一线民警,特别是基层派出所的办公条件,适当提高了中层干部的职级待遇,定期为全员民警体检、休假,为每名民警入意外伤害保险等一系列从优待警的措施。在这次学习实践活动中,我们要正视民警负担过重的现实,切不可急功近利,急于求成,更不能搞形式主义,不能提过激的口号,不能采取高压的措施,给己不堪重负的民警再添新的负担,要搭建在干中学,学中干的环境平台,真正体现工作就是学习,学习就是工作,即便是理论学习,也要科学合理的安排时间,处理好工、学矛盾。鉴于我们队伍中年龄结构文化结构的参差不齐,对学习的要求也应有所区别,不搞“一刀切”,注意引导民警树立活到老、干到老、学到老的习惯的养成。要科学掌握学习进度,须知学习是一个长期过程,不可能一挥而跡,因此不能急功近利,盲目追求学习速度,增加民警负担,否则,就会使民警产生逆反心理,欲速则不达,走向事物的反面。总之,我们要设置一种即学习、又工作的环境,引导广大民警步入学习的轨道,养成学习的习惯。并把学习成果转换为实际工作的动力,推动我们各项公安工作的圆满完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