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警服的武师
走进*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高速公路大队大院内,人们常会见到几个交通民警身穿训练服正在草坪上练拳,忽而起、忽而伏,时而左,时而右,一招一式,有板有眼。为首者平头,动作阴阳易变,柔中带刚,身形吞吐浮沉,看得人眼花缭乱,一般人根本看不清他出的招数。他就是记者本次的采访对象——*拳第八代传人*。
走入*的办公室,首先映入记者眼里的是一批训练器械:松紧不一的橡胶带;大小不同的铁沙袋;高低各异的弹簧桩、梯桩、木人桩;不同重量的杠铃、壶铃、哑铃。*的同事说:“他天天都要进行练习,甚至连出差都要带着这些宝贝。”*的名片正面写着:*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高速大队副大队长;背面写着:*市武术协会副主席、*市武术协会理事会会长、*市*拳研究会会长、*市国术*拳社社长。
这些社会头衔,对未到不惑之年的*来说,并不是浪得虚名。从最近的两件事就可知一二。今年*月,在*省第二届传统武术锦标赛上,首次参加比赛的*六师徒,在南派传统拳竞赛项目中,以*拳术轻松夺得一等奖四项、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的佳绩;****年*月,*历时三年,精心编著的《*》一书由珠海出版社正式出版,书的开本为大**开,字数多达**万多字,是国内第一本全面介绍*拳源流、特点、传承、发展和练习方法的书,该书一出便使*成为*拳高手的标识。*向记者讲述了他学习*拳的历程。
当老师的拳痴
早在读初三时,从小就爱武术的他拜入梁肇雄师傅门下学习吴式太极拳,太极拳对抻筋拔骨的作用比较明显,且能很好地锻炼肌肉的松紧控制能力,少年时期对武术的爱好为他日后的研练*拳打下了良好而扎实的武功基础。高中毕业后他考入了华南师范大学政法系,在大学学习期间,他仍念念不忘武术,于是在课余时间参加华师大武术协会练习散打。四年的大学生涯不但培育了他的理论知识,同时也练就了他一身过硬的武术功底。大学毕业后,按专业对口他被分配到*市一中当政治老师。本来这是件顺理成章的事情,但教学半年,因工作需要,他成了*市警察训练学校的一名教员。如果不是这次工作的改变,我们可能会多了一个优秀教师而损失了一位武林高手了。
在警察训练学校当教员期间,他常要带领学员出操。在****年第一批派出所学员当中,有很多是*人,当中有几个人是练习*拳的。有个叫刘某森的学员每次看*打拳都佩服万分,觉得*很有练*拳的潜质。一天课后,刘某森对*说,我打一路拳你给看,看看你能不能模仿出来?刘某森演示了几个*拳的动作,*比划了几下就打出来了,刘某森大为惊讶,认真地演示了几式较难的动作,*也能马上记住,于是刘认定*是习练*拳不可多得的人才,当下和他谈了许多关于*拳的源流、技术要领等知识,*获悉甘之如饴,立即对*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拳创于晚清时期四川峨眉山的*上人,它集多派武术之长,内外兼修,刚柔既济,是内功暗劲的功夫。其特点为劲力、黏缠,出手快、准、稳、狠,具有强烈的攻防意识。为免武技误传歹人,*立下了不传俗家的规例。至上世纪初,才由第三代衣钵传人竺法云打破旧例,将武功传给俗家张礼泉。
*拳对练习的人要求很高,身体要协调,人要有悟性,要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刘某森向自己的师傅推介了*。刘某森的师傅是李耀斌,*人,新加坡归侨,*拳第七代嫡传传人。李师傅叫人演示了***势的“四门八卦”给*看。四遍之后,*基本就能打下来。李师傅觉得*悟性高,正是练*拳的人选,遂接纳其为本门学徒。自此,*正式开始学习*拳术。
按李耀斌师傅惯例,凡学徒,均由本门师兄代为教练,等到基础打牢,考察合格后再由其本人亲授。若过不了其本人的考察关,或者是不合眼缘,就只能拜入其弟子门下。从****年到****年,*一直在师兄的指点下练习*拳术。直到****年的某一天,
李老师傅觉得黄已经达到了他本人心目中的标准,才开始亲自授艺。自****年至****年的*年间,每逢周末,不是*去*就是李师傅来*。白天在家练,晚上则在体育馆练。每次授拳之前,李师傅都要求*对着***多斤重的沙袋踢打****多次。师傅主要教他武术间架、步法、发力和心法。李师傅说,练拳不是死练动作,死守教条,而是要用心去练,在刻苦练功的同时,要多思、多悟;不应单纯追求形态上的优美和发力的刚猛,而应将形质次之,心法为上,求准悟性的浩大变化万千作为真正的追求。*每天至少要练三个小时以上,有时还练到凌晨。最长一次一天连续练了六个多小时。为了练功,他放弃了许多休息娱乐的时间,甚至是陪伴家人的时间,曾经一个熟悉的人心痛地问他:“你这样练不觉得累,不觉得烦的吗?”*哈哈一笑说:“这样练习,虽然辛苦,但是每一天每一次看到自己的进步,看到自己的拳术渐入佳境,再苦也变成乐了。”
编书授徒的警察
*派拳术主要流传于粤、港、澳,东南亚、美加、西欧及大洋洲,是南少林拳系中独树一帜的上乘功夫,历来秘不轻传。该派拳术以中国传统哲学和伦理为思想,以传统兵学和医学为理论,内外兼修、术道并重、特点鲜明,对习练者的气质、悟性及文化知识要求较高。由于历代门人择徒严格,思想保守及门户之见,故流传不广。加之其传承仅靠口传身授,缺乏整理和文字总结,各支系间缺乏交流、沟通,传承保守,一些优秀的功法和套路已经残缺或者失去原有的风貌。
*自投入*武术门下,深得李耀斌师傅的赏识器重,被视为可造之才,并在拳术授受中结成知己,除了精心教导他的技艺,还于去世之前,留下一些*拳术的原始的宝贵资料给*,希望他整理出来,为*派发扬光大。****年,*遵循师父遗训开始着手整理编辑*拳术一书。他利用工作之余,不辞劳苦到省内各地、港澳地区,走访本门派的武馆师傅及海外*门人,与之沟通、切磋技艺,交流体会。回来后,一方面潜心钻研,融会贯通,正确练习,细心体会各支系所长;另一方面对*拳每招每式的变化、要求和技击意义、攻击部位都进行了科学而全面的分析研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系统整理。历时三年,****年*月,《*》一书终于出版。*门人称此书是对*拳术“科学化、系统化、完整化”地整理,使*拳术“这颗宝珠光彩夺目,代代相传”,对“*门人和学习*拳术的爱好者会得到有益的帮助和指导。”
此书除送*门人学习之外,*省警官学院、*省边防五支队、全球*武术总会、*国术总会、*武术研究会、*市体育局、*市*体育会、*市体育局等多家单位都视之为珍品进行收藏,并按图索骥进行学习。
勤学苦练出真功
早在七、八年前,*的*拳初成时就以快、狠而广播江湖。那年,在友人的介绍下,他与另外两个门派的人吃饭。饭后,众人来到*市体育中心武术训练场,共同研究探讨拳术技艺,友人因事先行离开,只剩下他与这两个门派的人。其中一人对他说:“听说你的*拳练得很厉害,我们印证一下如何?”*回头一看,他已被团团围住,没有退路,只有应战。对方*人,用车轮战术,*沉着应战,采用摩盘手、刹桥、揽打、角掌等招式,最终将*人一一击败。这一仗,打出了他江湖名声更打出了*拳的名气。
李耀斌授徒没有固定的模式,往往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有一次,几位同门师兄想试试*的功力,又想看看师傅后期的授徒方式。于是约定与黄切磋。李耀斌师傅因为腿功厉害,在“地煞王”之称。*在这方面因为有早期的练习功底并得到了师傅的真传,这一点,他们自知没法与之相比。于是规定只动手,不动脚,试试黄的手法如何。在饭桌上,*出手迅如电,重如雷,但每每手到师兄的眼睛、咽喉等要害部位,就立马收回,口称承让,谦虚好学的武德不但让师兄们口服心也服了。自此之后,师兄们对*另眼相看,认定*是李耀斌众弟子中的佼佼者,尤其是在这个年龄以下者无出其右。
*说,最初几年,因为个别人对*拳不熟悉,或个别门派对*拳有偏见,经常有人找上门来要求与其“切磋”武艺,*对这些心存异见的人都是先礼而后兵,重在宣扬*拳术,通过多番的讲解较量,不少武术团体、门派对*拳有了深刻的理解。这几年,因为了解他的人多了,找他“切磋”的人自然就少了。但因为他长得较年轻,平时又喜欢戴一付近视眼镜,身材修长,眉清目秀,不出声时显得温文尔雅,不认识的人都不相信眼前的“书生”会是一位*高手。就在上个月底,某个师傅与一帮弟子相聚,黄应邀前往,被请与该师傅比肩而坐。因为*派分支颇多,特别是近年来在*流传逐渐兴盛,极注重尊师重道,该师傅按辈份要求弟子称*为师叔。弟子们看着年纪轻轻的*,心中不服,提出向黄“请教”。**个人,轮流上前用拳脚“请教”了一番,都被*一一化解。过后,弟子们个个都心悦诚服地认可了这位小师叔。
为编辑《*》一书,*多次去到*、高要的乡村走访*门人。每到一处,他都主动向被访者演示一下,虚心向他们请教,学习其中的技艺,然后再相互切磋共同提高。在三年不断地走访、学习中,他夯实了基础,开拓了视野,丰富了经验,提高了技能,用自己多年的心血浇灌,让*拳这朵武术奇葩重现出夺目的光彩,用自己辛勤的汗水证明,*拳术重新攀上了发展运用的新高峰。谦虚好学的品格,艰苦不断的锻炼,同门的普遍肯定,各派的真心信服,无可否定地决定了*在*派中作为正宗传人的地位。
除暴安良扬警威
*武术,讲求劲力,黏缠为精髓,来迎去送占敌先机,往往一招制敌。因为*拳术素有“出手不留情,留情不出手”,招式毒辣的特点,*一般不轻易出手,怕误伤人。几年前,出差回家途中发现两个人在端州区内的大花坛发生纠纷,扭打在一起,其时,大花坛还有半米高的围栏,黄劝解不了,就一个撑掌想把其中一人推开,哪想这一掌的劲力竟使两人飞出栏杆外*、*米处,幸好没有大碍,只是两人受此惊吓后落荒而逃。还有一次,黄与人切磋时,对方不知深浅用尽全力冲过来,*没有办法只好用一记揽打来阻挡,谁知竟将人打飞几米之外,倒在地上,撞破了头。从此,*决心不随便出手与人切蹉,除了在工作中遇到蛮不讲理的人,才不得不动用武功,以对付一些恃强凌弱的不法分子。
****年春运期间,在金利收费站,有一个青年人驾驶着摩托车强行冲过收费站,直上高速,被收费站的工作人员截住,对方蛮不讲理,发生争执。*与同事赶到时,对方依仗力气大拉扯执法人员,对*的劝说不但不理会,还继续推拉工作人员,而且破口大骂。黄二话不说上前一个挽手,就把这个家伙制服了,乖乖地跟他回高速大队听候处理。
在工作中,*以*拳术一招制服那些狂妄的不法之人,时有发生。当年,*在交警支队机动巡逻大队工作时,主要任务是打击车匪路霸。当时有个抢劫团伙在端州路一带疯狂作案,连抢了**辆中巴。终于有一天,这伙人被*和同事在一个大排挡发现,这几个亡命之徒个个都长得熊背虎腰,尤其是为首的一个牛高马大的还随身带着刀具。着便衣的*与同事走近这几个人,亮出警察证,要带回公安局调查。那伙人看见黄戴着眼镜,一副书生模样,根本没把黄的话当作一回事。一听到警察就马上动手反抗,*看准机会,擒贼先擒王,等为首歹徒的手一靠近,就马上使出黏缠之功,一个吞索手,还未等他反应过来一下子就将其制服了,其余三个看得目瞪口呆也跟着落网了。
还有一次,因为一宗交通肇事逃逸案,*与某县交警大队的四位办案民警一起到肇事者家中,要肇事者到交警部门投案自首。肇事者怎么也不听劝,还企图再次逃逸,急得其他四人想动手硬拉。奈何,肇事者是大块头,四人根本动弹不了他。*见此,叫四人让开,自己走近肇事者。这肇事者见人靠近,条件反射地举手护卫自己,黄等他的手一伸出,就用摩盘捆手之术,两手交叉迅速相对旋扣,就将此人牢牢抓住。
为了更好地运用武术为工作服务同时保护自己,同事们对*拳都很佩服,*就应同事们的要求在自己单位教习*拳。*的同事小李曾在某特种部队当兵,经常习武,与*共事后,早在几年前就开始跟他一起练,现在也成为*拳中的一名好手。小李说:“练*拳让人精力充沛,对强身健体非常有益。对工作的帮助也很大,因为身手灵活快捷,与不法分子对抗时,能够跑得过,打得赢。”目前,警队中已有多人跟*学练*拳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