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办公文秘 >> 典型材料 >> 浏览公安
  • 记警务室民警某某

    时间:2011年11月19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高个头,虎背熊腰,大嗓门,性格粗犷豪爽,但一副眼镜却透露了内心的柔情,他就是*,原来是*派出所副所长,****年**月*日,*派出所并入官圩派出所,他成了一名社区民警。****年*月,肇庆市第一个以民警名字命名的警务室——桂清警务室正式成立。桂清警务室辖下**.*平方公里,有*个村委**条自然村,常住人口****多人。

        八千群众情况一一在案

        最初,*以为记者是来了解社区的基本情况。他麻利地搬出一堆本子,有“社情民意笔记本”、“调解工作登记本”,最让记者惊讶的是一本“人口基本情况登记本”。

        *为社区内*个村委分别建立了“人口基本情况登记”。每本的首页绘制了整个村委的平面示意图,其后按名牌号码依次登记了各家各户的基本情况,包括房屋平面图和室内结构、房屋的东西四置、家庭人口组成、经济来源、社会关系五大方面内容。*社区****多人,一个不少,都在*的登记薄上。对社区情况的熟悉程度,用*自己的话说“晚上摸黑都能找到任一户村民的家”。

        这样详尽的一个登记本,是*社区最基础的信息汇总。对*治安、破案等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今年*月**日,*市*名民警追捕*个携带***多万公款的犯罪嫌疑人,一路追到重重山峦的*社区,并找到*帮助。*立即着手调查,很快得知某村有个经常在外打工的人,最近开了一台面包车回来,同时带回来*个外地客人,较为可疑。经综合信息分析,这*人可能是*警方正在追逃的犯罪嫌疑人。在*的协助之下,*警方轻松地将*名犯罪嫌疑人抓获。

        据*介绍,*每年的刑事案件*—*宗,治安案件**宗左右,他更多的时间是处理民事纠纷。记者问一年要处理多少民事纠纷?聂说,很多,记不清了。

        有困难,找桂清 

        处理民事纠纷,化解村民之间的矛盾,成了*的日常一项重要工作。上头岗村**岁的谢秀芳老人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件事。

        ****年*月**日晚,谢秀芳与周某因祖宗留下的一株毛竹发生纠纷,双方从口角相争到你拉我推,导致谢倒地受伤爬不起。有人电话告诉了*,聂立即赶到,叫来***民警,将谢送进医院。经检查,谢右股骨折需要住院治疗。

        当晚,*会同村委主任召集双方有关人员进行调解,双方达成各承担**%责任的协议。谢伤愈出院后,周某拒不履行协议。为此,*多次找到周某,要求他履行协议,召集村中长者和周某家人,从法与理多个角度对周进行了劝说。周某最后终于按协议补偿了谢秀芳的医药费。

        在采访过程中,一名妇女听说*来了,立即赶来,强烈要求*给她处理一宗土地纠纷问题。这位村民说:“我信桂清。”

        民事纠纷是影响社会稳定的一大因素,是基层民警最感头痛的事情。警务室成立以来,他化解辖区内的山林、土地、房屋、婚姻家庭等纠纷已数不清了。

        大事小事,事事关心

        在桂清警务室三面墙上挂满的锦旗,最新的一面“危难见真情”,是今年*月**日,*白沙村谢伟玲、谢伟清两姐妹赠送。记者来到两姐妹家,见到她们的父亲谢日森。谢日森对记者讲述了*月**日所发生的事情。

        那天中午,*接到报警,称在公路边看到一辆倒地的摩托车,但没见到人。*带着一个治安人员飞车赶到现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在灌木丛中发现了一个已昏过去的谢日森,*欲把他背上去,但地势太陡,即便是徒手也爬不上,不要说背个人,后来***民警、交警和消防战士相继赶到,用绳索把两人吊上来。

        *,原是*镇的教师,属非农业户口。因违反计划生育政策于****年*月回乡务农。在时事的变迁中,他的户口不知所踪。**多年来,他既享受不到非农业户口的政策,本村分田、分山、分钱又没他的份。

        ****年*月,*知道了这件事,他找到谢日森的原单位开证明材料、到白沙村所属的庆安村委开证明、又找白沙村老党员开证明,来回反复,各种证明材料准备好后,*就去官圩派出所、县公安局户政股……终于将谢日森的户口办妥。多年来,堆在谢日森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

        象谢日森一样,多年没户口,最后都由*帮忙补办了户口的人有**多位。

        熟识*多年的陈乃林对记者说:“有桂清在,*群众一万个放心。”他说,群众事无巨细,*都把它当大事来办,自己办不了就向上级反映,请上级解决。

        在采访中,村民告诉记者,一年***天,不管刮风下雨,桂清每晚都会带一个治安员巡逻。这几年,*社区治安持续稳定,去年仅发刑事案件*宗,治安案件*宗,可以说*人民实现了安居乐业。”

        一心为民 群众爱戴

        *社区警务室治安员刘建冰跟记者说了这么一件事,****年**月底的一个星期天,*带着刘建冰去处警,回来的时候已是下午*点多,*载着一当事人走在前面。突然,迎面一个一手讲电话一手开摩托车的年轻人朝*冲了过来,*躲闪不及,摔倒在地。紧跟其后的刘建冰立即停车,下去扶他,但*说:“先去看看那个年轻人有没有摔伤,先送他到医院。”

        此时,*的一只脚被剐了一个大洞,血直往外冒。刘建冰见状,要先送他,但*执意要他先送男孩去医院。等到刘建冰送走男孩,回来再看*的时候,发现他伤势过重,只好连夜将其送到德庆县人民医院治疗。

        闻知此讯的村民相继自发地到医院去看他。按照当地的习惯,主人要给每个到医院看病人的人一个小“利市”,*发出去的“利市”有***多个。

        作为一名社区民警,面对群众,*捧出自己的心,以心换心,赢得了*人民的信赖、支持与爱戴。*获得许多荣誉,如优秀人民警察、模范共产党员等等。但再高的荣誉比不过百姓对他的赞誉。*村民梁敬标送给*的锦旗上书:“人民的好警察,人民的贴心人,人民的保护神。”

        *是当得起这份褒扬,无愧于这份敬重。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记派出所民警某某(四)
  • 下一篇:记市县公安局交警中队长某某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