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巡警110民警如何做好接处警工作
    在日常工作中,接处警工作是巡警110民警任务的重中之重,既是一项十分频繁而又重要的工作,同时也是110民警日常主要警务活动之一。近年来各类警情不断增多,特别是求助、纠纷类的警情,需要接处警人员在处警现场予以解决。随着人民群众对警察的需求日益增加,作为老百姓心中的“保护神”,如何接好警、处好警,如何更好地服务群众,已经成为当前110出警队接处警民警需要直接面对的问题。笔者结合实际接处警工作,谈一些粗浅看法,仅供参考。
    一、当前民警在接处警时存在的问题
    面对接处警工作,110民警往往因自身原因和客观原因不能很好的完成接处警工作,造成不必要的矛盾纠纷,致使报警人产生逆反心理,对民警和公安机关发生误会,导致上访或引起警民冲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由于民警警情处置不当,态度语言生硬,引起报警人的不满,产生向上级公安机关投诉的现象。
    此类现象在接处警工作中经常发生,处警民警因工作任务繁重而产生厌战心理,对报案人的言行举止态度生硬,甚至蔑视报案人,忽略了“群众无小事”的情况。更有甚者,处警时说出了不该说的话语,被当事人抓住“把柄”,引起纠纷甚至越级上访投诉。
    (二)由于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自我保护能力和依法处警的水平不高,造成民警伤害事件时有发生。在接处警过程中,民警常能遇到打架、醉酒人闹事以及其他一些突发性事件,处理不好就会遭到意外的攻击,使自身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例如,民警在处理醉酒人员的案件时,就会经常被意识不清的醉酒人员袭击,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三)由于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在处警现场的煽动和挑唆,造成民警处警难度加大,致使嫌疑人脱逃的现象屡有发生,为案件查处增加不必要的难度。在处理群体性事件和醉酒人闹事的警情时,经常会有一些在场的“观众”对民警处警方式方法妄加评论,横加指责,甚至污蔑民警,致使民警在处警过程中缩手缩脚,造成案件嫌疑人借机脱逃,为案件的后续办理增加难度。
    二、解决接处警中存在问题的方式方法
    110民警在接处警过程中,直接面对人民群众,也就是说要面对形形色色的人,针对不同的警情要有不同的处警方式。虽然面临种种困难,但只要民警自身基本功过硬,掌握一定的语言技巧,沉着冷静的对待,相信一定可以处置好每一起警情,提升公安机关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一)提升自身能力,适应接处警需要
    面对当前的接处警工作,110民警自身必须具备过硬的素质,过硬的本领,才能真正做好接处警工作,才能真正服务好人民群众,才能有效地打击违法犯罪。接处警工作,大到第一时间赶到杀人抢劫现场做前期处置工作,小到帮助群众开锁、找小孩。由于“有困难找110”的口号已经深入人心,所以不管是否属于公安机关管辖,遇到大小困难群众都会拨打110,民警都要到达现场处警。因此,110民警要加强学习,苦练基本功,全面提高自身能力,适应巡警工作新需要,满足人民群众新要求。一是要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增强理论修养,提高政治思想觉悟;二是要学习法律法规知识,不断加深对新时期、新阶段公安工作和法律法规的理解,切实提高执法水平;三是要学习业务技能知识,不仅要学习公安业务技能,还有在日常工作中学习和积累一些急救知识、掌握一些紧急事态下的控制方法,提高办事效率;四是要在工作中取长补短,积累工作经验,学习如何与各类别群众打交道,如何控制他们的情绪,获得“围观群众”的求助。调解纠纷的过程中,接处警语言是否规范、准确、令人满意,也是决定处警效果的关键。只有110民警自身素质提高了,办事能力增强了,接处警工作自然也就得心应手了。
    (二)明辨警情性质,合理处置现场
    民警在接到处警指令时,要养成迅速判断警情性质、快速配备应对警情处置装备的意识。民警在到达现场以后,要尽快判明警情的性质并做出合理的处置。只有准确的判明性质,才能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否则就极有可能误时误事,造成许多被动局面。在实际工作当中这方面的教训不少,首先,接警民警在处理警情之前,要根据现场的事态对警情进行初步的断定分类,对属于公安机关管辖范围内的警情由110民警或者属地派出所来处置。而对属于法院、交通、市政、工商等其他部门管辖的警情则应当及时移交处理。其次,判明警情性质,正确合理地分析现场并处理现场。有的警情的性质是一目了然的,有的则需要现场分析和判断。比如刑事(治安)案件的案发现场,首接民警要准确判断案件性质,注意保护现场,对案发现场可能发现提取到的证据要及时予以保护。对现场周围的目击者、证人要及时了解情况并如实做好登记,对现场事态的发展情况要进行了解,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并寻找相关部门的协助。110民警在日常接处警工作中只有不断积累经验,拓宽知识面,才能做到因情“高效决策”,从而提高接处警的效率和达到最好的效果。
    (三)增强保护意识,更好履行职责
    首先,民警要在思想上重视,强化自我保护的意识。客观上讲,我们平时的接处警中,绝大多数是普通群众的报警求助和一般的民事纠纷,处警的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致使部分民警思想麻痹,放松警惕,对巡警110处警工作的特殊性、复杂性、危险性认识不到位,认为仅仅凭借一身警服和人民警察在群众中的威信就能妥善处置各类警情。然而一旦遇到现行违法犯罪等危急的警情,民警往往会因为思想麻痹,仓促上阵而造成不必要的损伤。110民警的单警装备下发后,对单警装备的使用条件明确了“三个必戴”。即:在执行治安巡逻时,必须佩戴多功能腰带、伸缩性警棍、警用装备包等相应的单警装备;在值班备勤、接处警、蹲坑守候、抓获犯罪嫌疑人或救助群众时,必须佩戴伸缩性警棍、强光手电、急救包、防割手套、催泪喷射器等相应的单警装备,以确保单警装备有效服务实战斗争。其次,根据警情判断准备好警械装备,要有组织、有步骤的去采取行动,不打无准备之仗。比如在处置涉危涉爆等危险类警情时,民警最好佩戴防护装备,切切盲目的、无准备的往上冲,造成无辜牺牲。民警只有保护好自己,才能更好地履行职责。
    (四)规范应对办法,有效控制局面
    一是控制好局势。110接处警工作通常是由三到四名民警前往现场处理。当现场人多、事态混乱时,应尽力控制住局势,并向领导汇报请求警力支援避免事态升级和恶化,同时积极调查取证;二是把握住政策。110民警到达现场后,一般是先听报警人的陈述,对报警人要求,应认真分析研判,做到坚决依照法律法规办事。在此基础上展开工作就有了方向。由于历史原因,有的群众把公安机关当成是“政府”,遇到矛盾和纠纷就打110报警。110民警处警中对属于其他职能部门管辖的纠纷,在双方谈不拢时通常移交纠纷事件的管辖部门。工作中常遇到有的群众讲,我报警了,你警察就要给我解决。此时,民警要做好法律法规的解释宣传工作,体现民警“说得过”本领;三是不轻易评论。110民警在处理群体性事件的警情时,有时因急于尽快解决问题,而轻易评判是非。这样,往往会使自己卷入是非,使纠纷双方的矛盾转化为警民之间的冲突;四是稳定自身情绪。在遇到个别“无事生非”或故意刁难警察的情况和处理酒后滋事的警情过程中,当事人因意识不清或其他原因非常激动,实施了辱骂和推搡民警的行为时,民警要调整好自己情绪,防止发生“压不住火”的情况。对于那些经劝阻、警告仍蛮横无理,甚至把矛头指向110处警人员或指责、辱骂110处警人员的,我们不能“打不还手,骂不还口”,要依法依规严肃惩处,这样会更好地达到处警的效果。
    总之,接处警工作在公安机关各项警务工作的窗口之一。它直接面对老百姓,代表着警察队伍的光辉形象。接处警过程中,110民警必须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较高的综合素质。要结合警情和现场实际,善于运用法律武器,做到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同时,公安机关也要完善监督检查机制,规范110民警接处警言行,增强110民警的责任意识、职能意识,使接处警工作更加规范。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