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之爱
人在不同的成长阶段里,总会接触到一些对自己有启示意义的话,也许当时让你印象深刻,感触颇深,但随着时光的流逝,它们所留在我们记忆里的余味却逐渐模糊直至淡去。然而儿时父亲的一句教诲却被我始终牢记,虽言辞不可尽详,但个中意义几经岁月更迭,却如陈年之酒愈发香醇,让人难以忘记。
那是在刚过完春节的一个寒冷的的冬天,我和几个小伙伴穿着新衣服正在院子里跑来跑去,燃放着地上散落着尚未爆炸的爆竹。这时,院子里走进来一老一少两个人,老人背上背着一个布袋子,头上戴着露着棉花的帽子,身上的大衣黑乎乎的,不知道是脏了还是就是大衣的本色。老人的左手牵着的小孩和我们的年龄差不多,也就10多岁的样子,农村的风很冷很硬,他的两个脸蛋被冻的通红,鼻子下面早已流出了两道"小溪",缀满补丁的棉衣穿在他身上显得那样单薄。看他们这身打扮,不用问肯定是要饭的,因为在我的印象里,那个年代农村经常来些外地自称遭灾而乞讨的人,见的多了,连我们这些孩子能从他们的穿着打扮判断出来。
我从地上捡起一个花炮,点燃引信之后使劲扔到这一老一小的脚下,并大声喊着:臭要饭!臭要饭!小伙伴也学着我,边喊着边把鞭炮点着向他们脚下扔去。鞭炮的炸响使那个乞讨的小孩吓得急忙躲到老人的身后,探出个小脑袋,只留下一双惊恐的小眼睛看着我们。这时父亲赶紧从屋里走出来,大声制止了我们,把他们带到屋里暖和了一会儿,在给了一些粮食和过年吃的糕点让他们带走。事后,父亲把我叫到身边,态度很和蔼的说了一番话,由于当时生性玩劣,大部分只是耳旁风,但父亲的一句"做人,是一定要有爱心的"却被我牢牢地记在心上,并且就是这一句话,在我日后成长的道路上,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
如今,我已成为一名头顶国徽,肩挽长城的人民卫士,职业的特殊性,使得父亲的话在此时拥有了更为深远的意义。做人,是一定要有爱心的,那么做警察呢?
警察是接触社会底层最为直接、最为广泛的一种职业,每天面对更多的是一些需要社会帮助的弱势群体。他们有的作奸犯科,有的玩世不恭,有的迷茫待助.......面对困难,他们同样彷徨无措,同样目光期盼,他们心灵同样是伤痕累累、缀满补丁!这就是我们大部分基层民警的主要工作内容,面对职业赋予我们的一道道让人难以愉悦的"难题",我们是否有足够的爱心,始终能够做到不嫌弃?不厌烦?不抛弃?
在参加公安工作后的日日夜夜里,我的疑惑得到了释解。我发现,人民警察所倡导的爱心竟与儿时父亲的教诲不谋而合。人民卫士们用自己爱民的心,用自己实际的行动,前仆后继,枕戈待旦,十年如一日精心护佑着美丽的江城。爱心,使我找到了与这支队伍的情感契合点。我懂得了,没有对人民的爱是不会有工作热情的,没有对群众的爱是不会有奉献付出的,没有对群众的爱是不会有在急难险重面前义无返顾的无私和无畏!只有怀揣一颗爱民之心,才是一个人民警察作好本职工作的前提。
做人,是一定要有爱心的,这是父亲给我的感悟;做警察,是一定要有爱心的,这是警队给我的感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一定是要有爱心的,这就是人生给我的感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