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所民警:心系监区创和谐感人真情暖人间
【编者按】
有那么一群人,在闭塞的监区从事着繁杂、琐碎、艰巨但又默默无闻的工作,在与在押人员的共处中担当着“灵魂的挽救者”、“心灵的抚慰者”、“人性的引导者”、“生活的关爱者”、“人生的激励者”、“困境的救助者”,这些角色神圣的背后,不知凝聚了多少的心血,凝结了多大的爱心。
爱的力量是无穷的,不知不觉中温暖了一颗颗冰冷的心,解开了几乎禁锢的心灵,他们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细致入微的关心关切,得到了在押人员的尊敬、爱戴,换来了监区的和谐、稳定。
他们是*区看守所的守望者,是无名英雄,是可爱可敬的管教民警,在他们中间涌现了许许多多的优秀人物,发生了太多太多的感人事例……
【人物篇】
十数年默默耕耘挑重担无怨无悔
看守所管教组组长*在监管岗位上一干就是十三年,其分管的在押人员总量也由***多人增加到***多人,面对警力不足、关押人员多、管理难度大的情况,他能主动挑重担,负重任,对工作满腔热忱,任劳任怨,近年来,通过巡仓及时发现各种大小事故数十起,有效地防止了意外事件的发生。*同志深知做好在押人员思想工作的重要性,经常深入监仓询问和了解在押人员情况,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明之以法,积极掌握在押人员的心理变化,端正在押人员的思想意识,使在押人员遵守监规,服从管理,确保了分管监室的安全与稳定,近几年,经*同志做思想工作,打消自杀念头和纠正不良行为的有***人之多。
****年,*所分管的逮捕二组,在押人员提供各类线索***多条,经核实、破获各类案件**宗,其中不乏大要案件,不仅提升了深挖犯罪工作,也有效地打击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防病治病责任重不辱使命尽忠心
*区看守所日均关押量****余人,而设在监区的医务室每天承担了相当于一个中型医院门诊部的工作量,在以*同志为组长的医务组,平均每天为在押人员就诊治疗达***人次。每天穿梭于医务室的患病在押人员犹如过江之鲫。而监区的病情就是警情,在这责任重于泰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监管医务工作中,一次次生与死的抢战、一次次面对艾滋病人的撞墙自杀,一次次亲手去为表皮感染发臭的截瘫患者清洗伤口...贺医生从未流露出对在押人员的歧视和对工作的厌倦,总是以他那淡然若定的神态从容处置,以他那朴实的微笑去救治那些对生命失去信心的自杀患者,也正是以他那无私的爱和高超的医疗技术挽救一个又一个生命。
在押人员吴某入所后为逃避打击,有意装疯卖傻,不洗澡、不换衣服、不吃饭,大小便拉在身上。贺医生一边教育引导他,一边给其讲道理、进行政策法律攻心,一边从生活上关心他,每天三次给其胃管喂食,为防止其脱水,坚持每天为其挂盐水,安排专人负责他的起居,把饭菜、换洗衣服送到床头,贺医生的真情将吴某感动得痛哭流涕,不再装疯卖傻,积极接受改造;在押人员苏某某因妨害公务入所,因其是截瘫患者,入所后下半身出现褥疮,表皮感染,发臭,贺医生不怕脏,不怕累,每天为其清洗伤口,换药,补充能量,加强体质。
在*同志几年的监管医务工作中,类似的例子举不胜举。据统计,贺医生自****年下半年担任监所医生以来,每年为在押人员看病达****余次,除了工作时间每天的巡诊,正常给病号治疗处理外,不论是节假日、休息时间,还是深更半夜,在押人员如疾病较重,需要他回所指导治疗时,只要一个电话,他都会毫无怨言的赶到所里,出现在病患身边,使患病人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自从转业到看守所担任监管医生后,他心里想的是在押人员健康,心里牵挂的监所的安全,并以自己的工作去感染医疗组的每一位民警。他以自己辛勤的工作,换取了在押人员的身体健康,换来了监所的安全稳定,同时也赢得了在押人员的尊敬。而每当领导表扬、同志们称赞他时,他都谦虚的说:“我只是做了一个医生应该做的事情,这是我的职责”,而就是这么一句朴实无华的言语,折射出其人性最善良、最本质、最无私的一面。
五年来,经*治愈的病患数不胜数,据统计,由于治疗及时到位,五年共节约住院费多达***万元人民币。
与“艾”同行终不悔主动请缨勇气佳
****年*月*日,*区看守所召开全所民警大会,布置分组管仓任务,叶剑雄所在的刑拘二组与逮捕三组换岗,一听到要管病号仓,与艾滋病、肺结核等高危人群“零距离”接触,稍不小心,就被传染,连累家人,谁愿意去管病号仓呢?会上,很多民警表示沉默。会后,叶剑雄主动找到所领导,说:“病号仓就交给我来管吧?”所领导问道:“难道你就不怕被传染吗?”叶剑雄充满深情地答道“怕,但总得有人去管吧!我已想好了,我是老党员,就把病号仓交给我吧!”就这样,在人人谈“痨”、谈“艾”色变,避而远之的社会,叶剑雄同志为了监管工作,为了在押人员,为了大局,为了共产党员的责任,主动请缨,勇挑重担,勇敢地承担了看管艾滋病、肺结核在押人员的重任。
两年多来,叶剑雄同志先后监管了**名艾滋病和***名肺结核在押人员,而对于这一数据的概念是相当于一个中型医院的传染病科。其工作的压力和工作的强度是无法用文字来诠释的。叶剑雄同志硬不惧疾病的威胁,给予在押人员人性的关爱,时时关心他们的饮食起居和日常操行,处处留意他们的疾病治疗和精神状态。一名艾滋病在押人员因情绪失落而割腕自杀,叶剑雄同志冒着被感染的危险,积极救治,沾了一身的血,但他却毫不在意。对身患疾病,经济困难的在押人员,他不仅救治,还予以资助。正是叶剑雄同志无微不至的关心,无处不在的爱心,才使艾滋病,肺结核在押人员重燃生命之火,重新面对人生,确保了*个病号监室无安全事故。而每当说起与艾滋、肺结核这些传染病时,他却是那样的淡然:“不怕是假的,但这是我们的工作,义不容辞。
深圳的夏天漫长而酷热,人们就是坐在空调房都得不舒服,而叶剑雄却要捂着厚厚的口罩穿梭于四个病号室之间,这确是常人所难想象的,也更是常人所难以做到的,而他不仅做到了,且无怨无悔。
六句警言显真情励志教育有成效
*在管理少年犯期间深深地体会到培养少年犯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关心他们的心理和思想,及时给他们提供咨询和帮助,合理引导,保护他们的个性发展,逐渐形成良好的人格价值和道德取向,将影响他们的行为规范和改变他们的人生里程。*认真践行着,每一次的集中训话、个别谈话都会成为教育的好时机,监室俨然成了教室,少年犯成为一群特殊的“学生”,*已成为少年犯眼中的“教师”,是他们的“指路明灯”和“特殊园丁”。
关爱不可缺少,并要事事巨细。生病的,*会联系医务室予以及时的治疗;有情绪的,会单独做思想工作,深挖根源;想家的,会尽量联系家属会见,消除其情绪;经济窘迫的,会给予无私但又及时的帮助,让其渡过难关。同时,少年犯中不乏自暴自弃,悲观沮丧之人,*针对这一点,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励志教育,他研读了许多励志类的书籍,了解了许多激励人的故事和例证,他会不失时机地将这些理念灌输给少年犯,让他们处处感受温暖和包容,重拾勇气和信心。
*为加强管理,提出了“六句教育法”,并在监仓内进行宣传教育,使之成为在押人员的行为准则,分别是:遇事要冷静,三思,三思,再三思,考虑后果,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有事及时报告,需求帮助;不得在监室内与他人争吵、打闹,要学会“慎独”;严格控制自身言行,不能违规,更不可违法;熟记各项规章制度,了解法律法规,做个“有心人”;好好改造,学会做人,更要学会体谅他人,互相帮助,团结友爱,把握进步的每分每秒,过好每一天。特别是第一句“遇事要冷静,三思、三思、再三思,吸取教训,考虑后果,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让许多在押人员深有感触,并深深地影响着他们,让他们积极改造,悔过自新,重新做人,甚至在回归社会后,仍写信回来,表达对*的感谢和对“六句教育法”的推崇,表示将以此作为今后人生的“指向标”和“座右铭”,真正体现了*“六句教育法字字显真情,一颗赤诚心时时系监区”的人生追求和崇高境界。
【案例篇】
想人之所想,急人之所急
在押人员*(男,**岁,深圳人,因敲诈勒索被刑事拘留)因亲人漠视,又逢婚姻变故,情绪十分低落,甚至以装病来对抗监管。逮捕二组组长*将上述情况及时向所领导汇报,分管领导曾云华副所长对此非常重视,与*一起找*谈话,在弄清有关情况后,找到*的妻子和家人,安排会见,从而消除了*的顾虑,使其服从监管,安心改造。
用心、谈心、解心
逮捕二组组长*在巡查中发现在押人员王某(男,**岁,贵州松桃人,因故意伤害被刑事拘留)惧怕法律处罚,对生活失去信心,又思念家乡亲人,情绪受多重挤压,十分低落,甚至绝食。*同志多次找王某谈话,并通知其家属进行探望,理顺其思路,排解其苦闷,经长达一周的谈心教育,王某终于相信法律是公正的,生活是美好的,情绪大振,心情大变,认罪及改造的态度明显改善。
爱赋予人新生
看守所医务室民警注重医风医德建设,强化责任意识,认真细致地开展工作,从医疗保健方面减少了监区不和谐因素,增加了和谐因素,并认识到为在押人员治病疗伤,关心他们的疾苦,有助于在押人员安心改造,免除他们家属的后顾之忧,从而提高看守所的社会形象。在押人员蓝某(男,**岁,广东揭阳人),因伪造公司印章罪于****年*月*日被关押在深圳市第二看守所,因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曾在监管医院住院治疗,后于同年**月**日换押至*区看守所,医务室高度重视其病情,专门邀请专家为其会诊,研究治疗方案,每日上午为其进行静脉补液,分上下午两次肌注胰岛素,不间断治疗直至****年*月*日。在治疗期间,蓝某因病情而思想波动,根据这一情况,所领导、管教民警及医生多次找其谈话,进行心理辅导,促使其改变思想状态,积极配合治疗。蓝某出所之日感动地说:“是*区看守所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如果没有你们那么负责地治疗,我有可能不能活着出去,感谢看守所,感谢所领导,感谢管教,感谢医生、护士。”
永远为集体,为责任
看守所医务室人人争先,不分你我,尽心竭力地做好本职工作,推动了监所医疗事业的迅速发展。医务室的医务人员,利用多年的医疗经验,利用现有药物,研究配制了治疗皮肤病的特效药,为看守所节省了大额经费。民警王凯、马进理论联系实际,探索出防病治病的科学方法,为看守所医疗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全体医疗人员的不懈努力下,医务室克服了各种困难,赢得医疗工作的主动,保证了监所的安全,促进了监区的和谐。医疗组长**度因工作成绩突出,被评为全市十佳管教民警。
生命的延续和传递
*月**日*时,犯罪嫌疑人*(男,**岁,**人,因故意伤害致人死亡被刑事拘留)在被送至监仓后,将分发的餐具塑胶汤勺折断后,磨砺勺柄,企图自杀。此时,民警*巡查至该监仓,发现这一情况,并迅速进入监室,夺过*手中的勺柄,及时制止了他的自杀行为,后检查*身体,发现并未受伤。*迅速将此情况向刘燕聪所长进行了汇报。接报后,刘燕聪所长第一时间赶到监仓,与*进行了细致的谈话,积极开展说服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终使*心态趋于稳定,不再有过激行为。
关爱见于行动
在押人员*年龄偏大,体质弱,患有结石、胃病,加上妻子又提出离异并变卖房产,情绪十分低落,迷茫,惆怅,悔恨,绝望,失去生活信心,甚至产生了自杀的念头。管教民警*、姜诗海及时发现情况,并耐心询问*的案件及家庭情况,遇到的问题及困难。随后,*、姜诗海积极开导*,并联系医务室治疗*的疾病,同时做*妻子的思想工作,让她改变对*的看法,与*重新和好,从身体上、心灵上打消了*的顾虑,让其重树信心,重新面对监所生活,积极投入改造。
忍辱后报以无私的爱
在押人员黄某某(男,**岁,深圳人,因故意伤害被平湖派出所刑事拘留)患有间歇性癫痫,一旦发病,难以控制,胡言乱语,手舞足蹈,甚至当面咒骂管教民警。管教民警*、姜诗海非但不生气,反以宽大的心胸原谅了黄某某,更以监室安全为重,给予了黄某某细致入微的照料。刚进监室的黄某某衣服肮脏并发出臭味,姜诗海立即找来干净的衣服给他换上。在随后的日子里,*、姜诗海几乎每天都会找黄某某谈话,进行开导和引导,并询问他的病情,在生活、饮食、治疗等方面给予了极大的关爱。同时要求其他在押人员注意黄某某的一言一行,关心他,照顾他,将他视为重点对象,进行二十四小时的看护。
由于工作扎实到位,看护认真细致,黄某某的病情得到进一步控制,发病的频率愈来愈少,幅度愈来愈轻,情绪也逐渐的好转。
关爱唤起良知的回归
在押人员刘某(男,**岁,四川宜宾人,因涉嫌盗窃被宝岗派出所刑事拘留)入所后,觉得对不起含辛茹苦养育自己的父母和一向关心自己的亲朋好友,出现自我认知偏差,自惭形秽的现象,直至发展到绝食的程度。管教民警黄云辉闻讯后,接二连三地找刘某谈话,展开心与心的交流。耐心的教导,使刘某恍若回到儿时父母的千般叮嘱,上学时老师的谆谆教诲,使之倍感亲切,特别是黄云辉对刘某说的一段话:“一个人一辈子难免不犯错误,即使现在触犯了法律,也并不可怕,怕的是以后不能改正,而重蹈覆辙。只有自己认真反省,想一想自己的犯罪根源,才能真正找到一条通往理想、辉煌的人生道路。”这段话深深地触动了刘某的心灵,成为他的“座右铭”。而刘某在给所领导的感谢信中写道:“只有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才能活得实在,活得更好。”目前,刘某正以积极、向上、乐观的心态接受改造。
情感的交融,亲情的感化,使陶某某感受了温暖,感受了关爱,最终,陶某某主动检举了在横岗四联贤合村一带贩毒人员的情况,提供了较为翔实的线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