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警务建设情况总结
市局治安支队按照公安部、省厅对“三大警务”建设的总体要求,一直对社区警务建设非常重视。今年以来,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社区警务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年度社区警务工作考核办法》,从提升社区民警基本素质、规范社区警务运行模式、建立健全奖惩激励机制等多方面入手,把深入实施社区警务战略作为做强基层、夯实基础的重要举措,不等不靠,精心谋划,攻坚克难,强力推进社区警务室建设,有力推动了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全面发展。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社区警务室建设情况
市局成立有社区警务建设领导组,各区县局也相应成立有社区警务建设领导小组,具体落实社区警务室建设工作。截止目前为止,三个主城区分局共建有社区警务室**个(其中:***个、***个、纳溪**个)。配备社区警务室民警***人(其中:***人、***人、纳溪**人)。每个社区警务室民警配备了笔记本电脑*台、数字身份证书*个、警用摩托车*辆,单警装备*套,以及相应的辅警力量。社区警务室均按照公安部建设标准,统一门头、吊牌、灯箱标识,室内都有公开上墙的内容,警务室运行良好。只有*区由于条件限制,正在抓紧落实几个还没有独立办公条件的社区警务室建设。
二、全力做好社区警务和治安防控工作
1、大力推进社区基础信息化工作。随着“三项”建设的推进,社区警务在派出所日常警务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社区警务室在加强警务综合平台的应用,强化基础信息录入,充分发挥各系统的作用,为打击各类犯罪提供了很多案件线索。
2、全面规范地址命名和房屋编号。社区警务室人员协助政府部门完成街路巷名称和楼牌编号的清理、规范、命名、制作、安装工作,为房屋、人口信息采集和社区警务工作的开展提供详尽、准确的信息。
3、开展房屋和人口信息大采集工作。结合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警务室民警开展人口信息入户调查,核实、采集实有人口和重点群体的必采信息。
4、通过以房管人、以证管人、以业管人实现对实有人口的主动管控。在以房管人方面,依托警综平台,把全面采集、动态更新辖区房屋和人口信息作为警务室民警的日常工作,做到“见房知人,见人知房”。对流动人口的工作生活、行为轨迹、现实表现等实现网上监控、动态管理。在以证管人方面,探索流动人口“居住服务证”管理模式,商请有关部门研究,持有“居住服务证”的流动人口可以享受居住、就业、就医、教育等方面的优惠和服务,吸引流动人口积极主动办证,自觉接受服务管理。在以业管人方面,建立公安机关与行业主管部门的信息共享和协作管理服务机制,加强对从业人员的主动管理和服务。
5、建立警务区可防性案件发案率、巡逻抓获率与责任区民警、巡防力量挂钩的工作机制,将巡防队、保安(包括小区、内保单位保安)、联防队、综治信息员、流管员、“****”人员等群防群治力量全部交由警务室民警统一管理、使用。派出所根据警务室民警、群防群治力量数量和辖区治安形势合理确定警务责任区的发案率、抓获率常量,作为防控绩效考核的依据;警务室民警细化巡防责任区域,将发案率、抓获率任务分解下达给若干巡防责任区域的巡防人员。
6、切实做好城镇居民区(点)和内保单位的安全防范工作。对小区,积极推进“保安值守+小区物防+技防入户+民警巡查”防范模式;对无围墙、无人值守、无院落的“三无”居民(楼)点,积极推进“群防力量巡防+民警巡查+技防入户”防范模式。对内保单位,积极推进“保安值守+技防+民警巡查”防范模式。*区现有群防组织***个****人,*区现有群防组织***个***人,纳溪区现有群防组织***个***人。
7、建立健全“六访化解”机制。警务室民警坚持开门接访、主动下访、定期巡访、登门拜访、联合约访、事后回访的“六访化解”制度,积极依靠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资源,倾听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
8、加强对重点人、特殊人的教育、管理和稳控工作。警务室民警配合党委政府、整合各类力量,开展对涉稳群体和人员的宣传教育和思想引导工作,努力减少上访案件的发生。
今年以来,通过主城区社区民警的努力工作,充分发挥群防组织的作用。治保会和治安巡逻队提供破案线索***条,开展法制宣传***次,开展治安巡逻*****人次,档获违法犯罪人员***人,调解矛盾纠纷***起,预防矛盾激化***起。有力地维护了城区的社会治安稳定。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