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办公文秘 >> 理论调研 >> 浏览公安
  • 对如何加强公安人本意识的几点思考

    时间:2011年12月26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落实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公安机关是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管理社会、服务群众的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每一项工作、每一次执法活动都与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深刻领会和全面落实“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求的精神实质,关键就在于如何切实发挥好职能作用,努力提高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为维护*和谐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率先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一是积极更新管理观念。要大力引导广大民警彻底摒弃“以管人者自居”的陈旧观念,以及就管理而管理、就执法而执法、就办案而办案的单纯业务观念。要立足发展大局,牢固树立服务理念,不断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前,全市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这对公安机关如何有效加强公安行政管理、服务发展大局,赋予了新的内涵,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公安机关必须找准更好地服务工业化建设的结合点。

        二是切实增强做群众工作的能力。要以苦练基本功活动为载体,把会做群众工作作为公安民警的基本素质要求,按照制度化、系统化、经常化的要求,把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培养纳入民警轮训计划,采取理论培训、岗位练兵、技能比武、案例剖析等形式,促使民警从干中学、学中练,使民警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求,熟悉为群众办事的方式、方法和技能,切实消除群众见不上面、说不上话、交不上心等影响警民关系的弊病。

        三是大力优化管理职能。要本着有利于增强发展活力的原则,注重法律效果、经济效果、社会效果相统一的原则,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最大程度地优化公安管理职能。对各种行政审批项目,要简化手续、优化服务;对事关广大群众就业的服务行业,既要严格管理,又要加强规范引导,促进健康经营;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和城市形象的交通秩序问题,要按照“一抓三年、突出今年、着力当前”的要求,推进道路交通整治工作规范化、长效化。

        四是全力提升服务质量。在社会服务中,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急需的事情做起,从人民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在交通、治安、户政、消防、出入境、派出所等窗口单位,全面落实“首接负责制”,积极推行“一站式”服务、预约服务和登门服务。在经济服务上,要实现由“监督打击型”向“指导服务型”转变,积极推行警企联系制度,积极帮助企业化解矛盾纠纷、指导整改安全隐患,优化企业周边治安秩序。

        五是规范公安执法行为。深入开展规范执法行为活动,着力解决执法不公正、不严格、不文明等问题。建立健全执法执勤规范体系,全面建立行政执法和刑事执法的管理流程,全面建立领导和民警执法档案。在进一步完善执法责任、执法质量、执法监督、执法管理的基础上,着力完善集“规范、考评、追责”于一体的考评机制,切实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

        六是进一步加强纪律作风建设。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作风建设、提高行政效能的决策部署。继续建立健全与公安工作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防腐败体系,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继续推行“单位零事故、执法零错案、队伍零违纪”的“三零目标”管理,继续实施“停职歇岗、分离培训、辞退除名”的“三大措施”,严格落实“五条禁令”、“四个坚决”、“三项禁令”等各项要求。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公安机关创新社会管理的几点思考
  • 下一篇:浅谈如何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