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办公文秘 >> 理论调研 >> 浏览公安
  • 加强制度建设探索 创新社会管理模式

    时间:2011年12月28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年*月**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作出了《关于授权*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和*市人民政府分别制定法规和规章在*经济特区实施的决定》,赋予*经济特区立法权。****年*月*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进一步明确了*市享有经济特区立法权和较大的市立法权。十七年来,*充分利用两个立法权,在加强经济发展、促进特区率先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立法的同时,立足加强民生立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城市建设与管理、优化可持续发展环境,加强教科文卫发展、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化解社会矛盾、建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不断探索与创新,将*市在社会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与做法制度化、法制化,为*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维护稳定,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和良好的法治环境。

        一、不断加强社会管理立法,建立健全社会管理制度体系

        经过十多年的立法实践,*市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件,市政府规章**件,其中涉及社会管理方面的法规规章共**件,已初步形成比较完备的社会管理方面的制度体系。这个制度体系以人大法规、市政府规章为主,注重与法律、法规相衔接,辅以各种配套实施的政府和部门规范性文件,涵盖了社会管理的方方面面,明确了在社会管理体系中政府及其部门的责任、社会组织的协同作用和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途径、方法,逐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群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一)坚持以人为本思想,关注民生立法

        解决民生问题是社会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也一直是*市行使立法权的重点。十余年来,*市先后出台了《*市最低生活保障办法》及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医疗保险等一系列法规和规章,覆盖改善和保障民生的各个方面。

        (二)努力夯实基层基础,注重基层建设

        基层建设与服务历来都是*市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也是*市制度建设的重心之一。早在****年,*市出台了法规《*市农村集体财务审计条例》,加强对包括村提留、镇统筹费、以资代劳等农村基层集体财务的审计监督。****年,为了构建和谐社区,*市制定了政府规章《*市城市社区建设若干规定》,为社区建设提供充足的制度保障。

        (三)保护特殊群体权益,健全扶助制度

        保护好包括老人、妇女儿童、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的合法权益,体现社会管理的中权益保障的深度和广度,是*市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十余年来,*市先后出台了《*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若干规定》、《*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若干规定》、《*市归侨侨眷权益保障条例》、《*市拥军优属办法》以及《*市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实施办法》,对老年人、教师、归侨侨眷、军人及其家属、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合法权益进行了保护。****年,*市出台了《*市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对交通事故的受害人及其家属在紧急医疗、丧葬等方面予以救助。

        (四)强化流动人口管理,提高服务水平

        为加强和完善流动人口的服务和管理,*市于****年出台了法规《*市暂住人口登记管理规定》。该法规规定了详细的暂住人口登记制度,为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提供了制度依据。****年市政府出台了规章《*市人口与计划生育若干规定》,重点规范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年,*市政府修订了规章《*市户籍管理规定》,并配套颁布《*市户籍管理规定实施细则》。该规章和文件规定了长期在*工作、生活的人员迁入*户口的途径,简化了户口迁移的手续和程序。

        (五)规范公共设施建设,保护生态环境

        在规范公共设施方面,****年*市人大出台了《*市体育设施建设与保护规定》,对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使用、管理、维护及单位自用体育设施有条件向公众开放等方面做了规定。****年以来,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市机动车停车场管理办法》、《*市邮政设施管理办法》等一批规章,加强公共设施建设和保护。今年,市政府还在全国率先出台规章《*市城市综合管廊管理办法》,对本市城市综合管廊的规划、建设和管理,集约利用与优化城市地下空间作了规定。在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能源方面,结合*市滨海城市、旅游城市的特点,*市出台了《*市环境保护条例》等**余部法规、规章,从制度上保护城市生态,防治污染,美化生活环境。

        二、先行先试,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一)突出制度创新功能,积极探索社会管理新模式

        *市充分利用经济特区立法权和较大的市立法权,在社会保障方面先行先试,积极探索,逐步构建涵盖最低生活保障、住房保障、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多方面、一体化的民生保障体系。****年,*市以地方性法规的形式出台了《*市最低生活保障办法》,在全国率先突破了城乡差别,将农村人口同样纳入最低生活保障体系之中,扩大了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在社会保险体系方面,大胆实践和探索,在国家未出台有关法律法规的情况下,在上世纪**年代,*就先行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规章,形成了独特的*“社会保险制度模式”。此后,部分规章结合实践不断完善,又先后上升为法规,出台了《*市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条例》、《*经济特区失业保险条例》。近年来,*市政府还颁布了《*市被征地人员基本养老保险暂行办法》、《*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暂行办法》等,从而形成了内容上涵盖了医疗、养老、失业、工伤等各个方面,对象上由本市城市职工扩大至全市市民和外来务工人员等,保障水平上与本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且不断提高的全方位社会保险保障体系。

        (二)注重制度引导功能,加强社会管理规范

        在住房保障方面,为了应对日益高涨的商品房房价,保障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条件,*市开始尝试社会保障性住房实践。在实践中,*市主动发挥制度的引导、规范作用,积极开展理论和实证研究,先后派工作组赴新加坡、香港等地学习考察。****年*市在全国率先颁布实施了《*市社会保障性住房管理条例》,并配套出台了二十余件规范性文件,从制度上解决保障房的建设、申请、分配、退出及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在加强基层卫生建设,为了使更多的医疗资源向基层倾斜,保障城市和农村居民能够获得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年*月*市在全国率先出台了法规《*市基层卫生服务条例》,进一步规范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与保障,明确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内容,采取多种措施鼓励群众在社区医院、镇卫生院、村卫生所首诊,鼓励医务人员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任职等,为进一步推动*市医疗体制改革、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提供了制度保障,充分发挥了制度的引领、指导和促进作用。

        (三)强化制度保障功能,不断提高社会管理效果

        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是制度保障功能的重要体现,也是进一步深化改革的要求,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市历来重视社会矛盾的化解工作,努力发展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关口前移,源头治理,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年,*市人大作出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决定》,对采取多种方式化解基层纠纷、社会矛盾进行了规定,引导政府和社会建立一个通力合作、形成合力解决社会矛盾的机制。在政府方面,不断加强行政复议工作,维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化解行政纠纷。****年*月*日,经省政府批准,*市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市政府开始实施相对集中行政复议审理工作,除*市公安局外,*市直行政部门不再承担行政复议任务,而由市政府法制机构统一承担行政复议工作,大大增强了相对人对行政复议的信心,有效地防止了“部门利益”、“官官相护”的出现,逐步形成完善的相对人诉求表达机制和纠纷调处机制。

        三、坚持制度建设的科学化、民主化,体现制度建设的社会管理要求

        制度建设,其本质是调整和规范各种利益关系。提高制度建设的质量,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善于了解、分析、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市十余年的立法实践,始终坚持制度建设的民主性、科学性,充分体现社会管理的基本要求。

        (一)科学立项,公开征求立法建议

        *市始终坚持立法为民服务的宗旨,注重开门立法,向社会公开征求立法项目建议,注重将民生立法等社会管理方面的立法纳入工作重点。在编制立法计划时,把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项目作为立法工作的重点。今年,市政府将《*经济特区公园条例》、《*经济特区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市基本医疗保险规定》、《*市养老服务机构管理办法》等一批涉及民生的法规、规章项目作为今年立法的正式项目,着力在制度建设上解决人民群众的需求。

        (二)听取民意、集中民智,保证制度建设符合人民意愿

        引导群众参与立法是制度建设体现民意的保障。*市十多年来的立法实践,一直十分注重和坚持社会大众参与的原则,这一原则贯穿着整个立法过程的始终。在具体的法规、规章草案起草、审查、审议过程中,通过公开法规规章草案文本、登报征求意见、网络征求意见、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听取广大群众对草案的意见建议。同时,针对涉及相对人切身利益的制度设计,还及时召开听证会,例如就涉及电动自行车是否禁止行驶的问题,按照听证程序专门召开相对人听证会,收集不同的意见建议。在规章出台后,及时向公众说明征求意见的采纳情况,同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宣传规章的相关规定。在法规、规章执行一年后,还组织专门的执法检查,召开相对人的座谈会,检查法规、规章的执行情况,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修改、完善法规、规章提供依据。

        (三)开展立法后评估活动,适应制度建设的时代需要

        ****年国务院发布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提出“规章、规范性文件施行后,制定机关、实施机关应当定期对其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实施机关应当将评估意见报告制定机关。”规章的实施符不符合人们的主观愿望,取得的效果及其科学性、合理性如何,需要依靠后评估来判断。目前,国家尚未出台立法后评估的具体规范,*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于****年*月出台了《*市规章立法后评估办法》(市政府令第***号),对规章立法后评估主体、评估对象、评估程序、评估报告效力、评估监督与责任等方面做了规定,为立法“回头看”,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建设提供了制度依据和保障。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关于以“网上公安局”为载体创新社会管理服务的探索与思考
  • 下一篇:关于新形势下改善警民关系的思考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