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练兵活动中如何切实加强民警的思想作风建设
按照公安部的统一部署,一场轰轰烈烈的大练兵活动正在全国公安民警中如火如荼的开展。笔者通过多年的公安工作实践认为:要想使大练兵活动真正取得预期实效,加强民警的思想作风建设是关键一环。下面,笔者就结合当前公安交警思想作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浅析如何在大练兵活动中切实加强民警的思想作风建设,不对之处敬请批评斧正。
民警队伍思想作风建设当前还有哪些问题呢?从我们公安部门的角度来观察,一是有的单位、有的领导只注重对民警和下属单位下达任务,如破案、管理、防范,下达经济指标,全年多少、季度多少、每月多少,以是否完成任务上缴利润看政绩、用干部,忽视了民警的政治思想素质和纪律作风教育,尤其是忽视了为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大局保驾护航来加强民警的政治思想教育。二是有的单位和有的领导干部在抓这一工作时,注意力仅仅集中在少数民警身上,任人唯亲,重“才”轻德,对其他民警,尤其对一些诚实苦干办实事,不会“看风使舵”的民警重视使用不够,忽视了调动绝大多数民警的工作积极性;三是有的单位和领导淡化了组织民警的政治理论学习、政治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和有效的监督,缺乏和掌握一套较为科学的、合理的、行之有效的思想教育方法和正确的引导原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警队伍思想纪律作风建设的实际效果。因此,我们必须对症下药,以切实加强民警的思想作风建设,不断推进大练兵活动的有效开展。 一、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民警思想纪律作风的必须性 加强民警思想纪律作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解决民警的思想问题,提高民警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认识能力和改造能力,充分调动民警自觉投身于认真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增强民本意识、公仆意识、宗旨意识、奉献意识、“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意识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驾护航的大局意识,加强民警思想纪律作风建设无疑要始终贯彻执行这一基本指导方针。具体说,要抓住以下几点: 首先,加强民警思想纪律作风建设,要着眼于激发绝大数民警发奋工作的热情,使之自觉地长期地保持积极向上、开拓进取、精力旺盛的昂扬斗志。在现阶段部分民警中,由于受当前社会少数不正风气的影响和腐朽思想的侵蚀,少数民警基本信念动摇,对政治学习和政治使命不感兴趣,胸无大志,宗旨观念淡薄,一切向“钱”看;有的安于现状,思想懒惰,不求进取,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有的时冷时热,凭自己好恶办事,思想消沉,甚至说怪话,发牢骚,漠视组织,漠视同志,漠视群众;有的追名逐利,行为上搞吃、拿、卡、要,态度上冷、硬、横、推,甚至索贿受贿,贪赃枉法;有的为警不为民办事,为官不为民作主,执法不公正,办事不公道,办案不依法,徇情、徇私为已谋私;有的热衷于拉关系、走后门,信奉会干的不如会说的,会说的不如会拉关系送礼的,搞不正之风;有的贪图享乐,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等等,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民警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妨害了各项公安工作的顺利进行。对此,我们各级公安机关的领导虽然作了很大的努力,也花了较大力度进行整治,通过各种形式树立了一批批优秀民警典型进行宣传和表彰,也批评处分甚至绳之以法过一些民警,解决了一些问题,但效果不甚明显,老问题在新形势下仍有不同程度的反映,新问题又不断发生。这些问题是跟当前新形势下对我们的要求,人民群众对我们的期望是很不相应的。因而对广大民警进行理想宗旨教育、形势政策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廉洁自律教育、执法为民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其次,要在坚持民警政治思想教育的前提下,加快民警队伍知识化、专业化、法制化建设进程。德才兼备,才能胜任新时期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重任。而知识化、专业化、法制化又是以民警思想建设为基础和条件的,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民警的思想意志与其知识、专业和法律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具有先进的思想和意志,就会促进专业知识和法律水平的提高。由此可见,加强民警的思想纪律作风建设,对于促进广大民警努力学习新形势下现代公安管理所需要的文化科学技术,法律知识能起到积极的作用,有利于广大民警在提高思想素质的同时,提高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术水平,更好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创造性地工作。 再次,加强民警思想纪律作风建设,要最大限度地调动绝大多数民警的积极性,做到面向基层,面向大多数,努力促使“中间层”向“高层次”转化,缩小“低层次”范围。只有做到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动员和组织起一支强大的治安力量,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工作效能,重塑人民警察队伍高大形象才有希望。 二、要不断探索民警思想纪律作风建设的规律性 加强民警的思想纪律作风建设,要坚持从新形势下民警的思想实际出发,讲究方法的科学性。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民主政治的不断完善,人们的思想境界,精神状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是对广大民警思想政治工作的促进,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去总结,去探索,走出新路子来。 民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不是孤立的,与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具有社会性。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真实反映,每个民警都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工作和生活,他们的思想意识都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同时,民警思想的发展变化受社会地位、社会关系、社会环境以及社会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民警的思想纪律作风建设工作,一方面要重视影响民警思想的社会环境,在着眼于转变单个民警的思想时,要为其创造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社会心理和社会舆论;另一方面,在转变单个民警的思想工作中,也要注意从他所处的社会地位、社会关系等方面寻找其发生变化的影响源,对症下药,因势利导。 民警思想的发展变化不是绝对平衡的,而是参差不齐,具有层次性。特别是不同年龄、不同经历、不同职务、不同政治面貌的民警,在思想上的反映层次更为明显。所以,我们要研究民警思想教育的层次,确定层次教育方法,就能使民警思想教育有较强的针对性。 影响民警思想发生变化的还涉及到民警性格上的特殊性。因为每个人先天素质和后天环境的不同,形成不同的个性,仔细观察所有的民警,就可以看出具有不同素质、生活于不同环境的人,表现出独特的个性心理素质有很大的差异。只有根据每个民警的个性特点,选择适应的方法,才能把共性与个性,一般性与特殊性统一起来。总之,只有研究民警的思想状况、社会环境和个性特点,才能确立正确的民警思想教育方法。从实践经验来看,不但要延用一些行之有效的传统教育方法,还要创造一些全新教育方法。如:政治理论灌输式的教育法,利用正反典型宣传学习和警示教育法,个别座谈交心谈心教育法,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引导教育法,严格法纪惩治教育法,革命传统、英雄人物示范教育法等等。 以上民警思想教育和队伍纪律作风建设的基本方法,还可派生出多种多样的具体方法,随着新时期的发展变化,民警的思想教育、队伍的纪律作风建设不仅内容更丰富,而且方法也会有较大的变化,我们应不断的总结新经验,探索新途径,真正把民警队伍建设推上一个新台阶。 三、要始终坚持民警队伍建设的原则性 为了实现民警思想纪律作风建设工作的有效性,达到充分调动其积极性的目的,我们在实施思想教育方法过程中,必须遵循如下原则: 一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和原则进行教育,都要注意联系民警的思想实际和社会实际,有的放矢。如有的民警群众观念淡薄,他本人也是普通农民的儿子,我们可采取“饮水思源”教育;有的民警职业道德较差,我们可采取学习和讨论“我在南非撞车以后”这篇文章,对照彼得警官检查自己;有的民警为警不廉,贪图享受,我们可采用观看“成克杰、胡长青警示片”中现身说法教育等等,不能搞“吃大锅饭”一锅端,讲形式、走过场,要分门别类,因人因事而异,讲求实效。 二是实事求是的原则。这是党的优良传统作风,体现了党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它是我们做好任何工作的思想路线,对民警进行思想教育,毫无疑问要坚持走这条思想路线,对民警思想上存在的问题要认真分析,区别不同性质的错误和行为,分析不同情节和程度进行教育,特别是开展批评时,要十分注意这一点。同时,对民警教育处理时,要一视同仁,不能厚此薄彼,搞包庇一方,打击报复一方。只要做到这一点,就是实事求是,就能打动人心,以理服人。否则,将起到批而不听、压而不服、适得其反的负面效果。 三是积极疏导的原则。疏导是思想建设工作的基本方针,疏导就是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循循善诱,说服教育。疏,就是让他畅所欲言,使各种各样的意见和想法都充分表达出来,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清是非正误,让大多数民警受到教育和启发。同时,帮助民警实事求是分析问题危害、根源,把民警的思想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这就是“导”。不主观处事,不搞“一言堂”,采取疏导的方针,把解决民警思想问题建立在民警能自觉地分清是非正误的基础之上,因而能在较长的时期内发生作用,取到“一石二鸟”的目的。 总之,新形势下的民警思想纪律作风建设工作,各级组织要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各级主要领导要抓在手上,放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一手抓业务工作,一手抓队伍建设,两者不可偏废。只抓一手等于不抓,也不可能抓得好,这就是当前特别提到的“以人为本”理念。同时,在抓队伍建设时不能只停留在解决某一问题上,要变被动为主动,重要的是着眼于在激发大多数民警工作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上下功夫。要充分发挥纪检、监察、组织、宣传等政工部门的作用,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同时,还要发挥人大、政协及社会各界的监督作用,进行“阳光”操作,增强透明度,不要怕揭短、亮丑,不要捂盖子。只要敢于直面问题,找准要害,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狠抓落实,就能把队伍的思想纪律作风建设抓出成效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