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安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公安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年的公安工作,客观分析当前公安工作所面临的形势,研究部署今年的工作任务,动员全体民警,理清思路、统一思想、明确重点,克难攻坚,推进全*公安工作。一会儿,*同志将重点对****年工作进行部署。下面,我就公安工作必须走群众路线、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方面讲几点意见。 一、牢固树立执法为民思想,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加强公共关系建设,着力构建警爱民、民拥警的和谐警民关系。 执法为民是公安机关立警的根基,执法的准则,力量的源泉,是公安执法工作和队伍建设的生命线。无论是解决当前公安执法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中的突出问题,还是推动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方面开拓新局面,至关重要的是要端正执法思想,转变执法观念,把执法为民的思想贯穿于执法活动的每个环节,落实到公安队伍建设的各个方面。 (一)牢固树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执法宗旨,解决好“为谁执法”的问题。 “为谁执法”是方向问题、宗旨问题。“人民警察”在警察二字之前冠以“人民”,这就决定了人民警察的性质是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公安为人民”,既是公安机关的基石和灵魂,又是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在公安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更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基本要求。因此,牢固树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执法宗旨,彻底摈弃将权力凌驾于人民之上的特权思想,坚决纠正为部门经济利益而执法、为谋取私利而执法、为徇私情而执法等错误。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事为民所办。始终把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好地发挥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的职能作用,达到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确保一方平安、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目的。 (二)坚持依法执法、公证执法、文明执法,解决好“怎样执法”的问题。 “怎样执法”,看似方法问题,实际是执法态度问题。目前,广大群众对公安执法意见较大、反映较多的就是执法者不依法办事,随意执法、执法不公、执法不文明等问题。实际上也就是执法者不依法执法、不依法行政的问题。 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着力解决“怎样执法”的问题:一是采取有力措施强化对执法民警的法律专业知识教育,切实提高民警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执法办案能力;二是建立健全执法责任制、执法公示制、执法考评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等制度,将各执法岗位的职责、权限进行明确的分解,使执法行为做到有章可循,通过推行警务公开,加大执法工作的透明度,并通过严格的执法考评和过错责任追究制度,促进整体执法水平的提高。三是加大对公安执法工作的监督力度。权力如果没有制约,容易滋生腐败;执法如果没有监督,容易产生违规。因此,要建立强有力的公安执法监督机制,采取切实可行且又有效的措施,强化对执法工作各个环节的监督,改变事前、事中监督不力或监督形同虚设,片面注重事后查处的倾向,确保公安执法监督的各项规章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三)树立和谐警察公共关系理念,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警察公共关系是法律法规所确定的警察与社会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它表现为公众对警察整体素质的评价和信赖程度,社会对公安工作的参与、支持程度,是公安工作价值的社会体现。 首先,要充分认识到构建和谐警察公共关系是我党根本宗旨的体现。建设和谐警察公共关系的理念,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新时期公安工作中的延伸,一切公安工作必须为了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让群众满意。加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不仅仅是融入群众中,做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更重要的是要在公安执法、公安管理,乃至公安工作的各个方面,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更多地关注民生、解决民生,体现“立警为公、执法为民”。同时,要更加注重舆论的宣传引导作用,弘扬社会正气,宣传警界精英,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其次,加强队伍建设是构建和谐警察公共关系的坚实基础。要严格落实依法治警的方针,创新机制,不断加强和改进公安执法工作,创造良好的法治氛围,坚决杜绝执法违法的现象。加大对民警的教育培训,重视提高民警的执法素质,针对当前民警素质参差不齐的状况和执法工作的需要,有所侧重地开展教育培训,对不同岗位民警分层次开展经常性的执法培训;同时要加强民警的职业道德建设,使民警永远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以人为本的执法理念,实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 再次,加强制度建设是构建和谐警察公共关系的关键因素。要进一步落实好警务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更加主动地展示公安工作规范、文明的形象。推动制度创新,加强警民互动,最大限度地争取群众。要完善监督机制建设,加强外部监督和内部惩诫,更好地塑造公安机关的廉洁奉公形象。 二、创新形式,创新机制,深入推进以群众工作为核心的社区警务室、嘎查警务室、保安公司、物业管理、治安巡逻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抓点建设。 *同志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量工作同党的群众工作有密切联系,要求我们把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团结群众的工作做得更好。”这一重要论述对于基层公安机关全面理解和把握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公安机关的基本要求,也是公安机关维护当前改革稳定大局的迫切需要。要把基层基础工作作为整个公安工作的基石来抓,做到人、财、物向基层倾斜。对此,我提一下几点要求: (一)要着力加强社区警务室和嘎查警务室建设。 社区警务室和嘎查警务室是公安部门直接联系群众的最基层工作单元。我们要把社区警务室和嘎查警务室长远发展的大事摆在重要的战略位置,做好警务室规范化建设,按照公安部确定的社区民警主要承担收集掌握情报信息、实有人口管理、治安管理、安全防范和服务群众的职责,确定社区民警的具体工作任务,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把警务室建成群众家门口的“派出所”、“服务站”、“连心桥”。通过加强社区警务室和嘎查警务室建设,把警务前移、警力下沉,使公安机关信息更灵、眼睛更明、警民关系更密切、基础工作更扎实,使我*治安防控体系更加完善,及时将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二)要进一步规范保安服务行业监督管理。 保安服务是指保安服务公司根据保安服务合同为客户单位提供的门卫、巡逻、守护、公共秩序维护等服务。公安机关要切实担负起监管责任,加强指导、监督和管理,促进我*保安服务业健康、快速、有序发展。要督促保安服务公司建立健全保安服务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和保安员管理制度,加强对保安员的管理、教育和培训,提高保安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业务素质和责任意识。要建立保安服务监督管理信息系统,记录保安从业单位、保安培训单位和保安员的相关信息。 (三)要不断提高物业管理企业防范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目前,我*几个住宅小区都进驻物业管理企业或设立了物业管理部门,但物业管理工作还不健全,尤其在防范犯罪行为、防止治安消防事故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要通过督促和引导,提高物业管理部门防范风险的意识,建立完善实用的治安消防事故防范制度、组建和设置相关机构及工作人员,配齐小区内视频监控系统,协助公安机关维护好小区内的公共秩序,使居民人身财产安全得到保障。 (四)要切实做好辖区内的治安巡逻工作。 要进一步加强治安巡逻队伍的建设,通过在辖区内作机动巡逻,实行“全天候全方位”巡逻,压缩违法犯罪分子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有效预防违法犯罪活动;同时,通过强化治安巡逻,对违法犯罪分子产生威慑作用,从而减少违法犯罪活动的发生。要结合区域特点,加强对公共复杂场所、易发案部位的巡逻防范,加大巡逻力度,提高巡逻覆盖率,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同志们,新的形势和任务对公安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好新时期的公安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工作十分辛劳。希望大家以更加扎实的作风,加倍的努力,切实担负起公安机关的神圣使命,不断开创公安工作新局面,为加快我*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