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创新思维推动公安工作新发展新进步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战略部署的第一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也是公安机关“三基”工程建设的攻坚之年和决战之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市公安系统要按照十七大对公安工作提出“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的要求,着眼服务建设“科学发展的先行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先行先试,深化大练兵苦练基本功,突出改革和加强城乡社区警务工作重点,巩固和发展“三基”工程建设成果,推动全市公安工作新发展新进步,为闽西新一轮大发展作出新贡献。
一、以确保*奥运会成功举办和打好“三基”工程建设决胜战为重点,群策群力做好公安保卫工作,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在维护稳定方面,要突出抓好三项工作:一是突出情报信息。拓宽情报信息搜集渠道,加强情报信息综合研判,严格落实重点目标防范责任制。二是突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组织民警深入龙厦铁路、永武高速公路、新罗坑口电站二期、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等重点建设项目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畅通信访渠道,方便群众反映合理诉求,及时化解、消除不稳定因素;以快速反应和现场处置为核心,加强群体性事件的对策研究,完善处置预案体系,着力提高预防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水平。三是突出打击防范。把打防控机制建设贯穿于防范和惩治犯罪的全过程。对“八类”严重暴力犯罪特别是现行命案,继续落实“一长双责”制、挂牌督办制、盯案指导制、现场必勘制、责任倒查制,大案侦破奖励机制,相关警种同步上案机制。完善落实“网上追逃”、“指纹查询”、“命案侦破”等侦查模式,以机制建设带动命案侦破效能的提升。坚持什么犯罪突出,就重点打击什么犯罪的原则,紧密结合我市社会治安实际,适时组织开展集中统一整治行动。全面推进防控体系建设,坚持专群结合、动静结合、点线面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实施“网络化”布警格局,进一步完善巩固巡防机制改革成果。中心城区派出所、巡特警建立警察岗亭,由市局指挥中心直接调度巡防民警处警,巡防民警在警察岗亭接受群众报警求助、处警和开展警区治安巡逻的同时,随时听从指挥中心调度,增强快速反应能力,最大限度提升警种合成作战的能力。建立扁平化指挥体系,把各级指挥中心建设成为辅助决策的智囊、快速反应的龙头、指挥调度的枢纽、警情研判的中心和服务群众的窗口。以增强防控能力为目标,加快推进城市报警监控系统工程建设,建立空中有监控、地面有巡逻、路上有卡点、社区有联防、室内有技防的立体复合型治安防控体系。 在“三基”工程建设方面,落实四个强化措施:一是要强化以创等级为重点的规范化建设。按照公安部《公安派出所正规化建设规范》、《车辆管理所正规化建设标准》,深化派出所和车管所创等级工作。二是要强化以信息化应用为核心的基础工作。主动适应现代警务机制变革的要求,扎实推进“基础工作信息化、信息工作基础化”工作,重点抓好派出所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和刑侦信息系统的推广应用,完善基础信息采集、录入、更新、维护与管理工作规范,着力健全情报信息研判机制和信息化应用工作考评机制,完善市、县两级公安机关刑事研判体系,发挥“网上作战”优势,形成“警务网上运作、信息网上共享、数据网上关联、服务网上办理、管理网上进行、绩效网上考核”的信息警务模式。三是强化以指挥中心和监所为重点的基础建设。重点加强市局*指挥中心、监管场所和*县公安局指挥中心的建设。四是强化以警务室建设为重点的城乡社区警务工作。以贯彻落实市局《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规范》、《社区和驻村民警工作考核指导意见》、《龙岩市公安局警务室规范化建设工作意见》为重点,以“有目标、有依托、有载体、有班子、有队伍、有保障”为标准,社区警务重点抓深化、抓规范、抓提升,农村警务重点抓推广、抓延伸、抓完善,在加强警务室规范化建设、改革警务运行机制、做好群众工作上下功夫,最大限度地提升城乡社区警务反哺社会、惠及百姓的效能。规范警务室职责任务和工作方式,建立健全以“情况熟悉率、辖区发案率、群众满意率、信息收集率”为基本内容的社区和驻村民警绩效考核制度,加强对警务室民警的监督管理。 二、以关注民生服务发展为立足点,切实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进一步提升服务海西重要增长极建设的能力。 一是为人民安居乐业提供稳定的治安环境。把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作为检验和衡量公安工作的根本,既要重视大要案件的侦破工作,又要高度关注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一般侵财案件和中低值案件的侦破工作,提高破案率。加大追赃缴赃力度,最大限度地挽回群众损失。对治安复杂地区进行重点整治,创建平安地区,促进经济发展。二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大胆摒弃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行政管理方式、制度和措施,特别要进一步规范治安、出入境、交警、消防、户政等警种的审核审批制度,做到“简明、明确、快捷、高效”,努力使治安行政管理工作成为市场经济有序发展的重要力量。三是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规范监督管理工作。扎实开展剧毒物品、民爆器材、烟花爆竹、道路交通、消防、危险化学品等领域的专项整治,加强对事故隐患的综合治理和重大危险源的监控管理。强化安全宣传工作,抓细抓实安全检查和整改措施,最大限度地消除公共安全隐患,保障经济发展成果和社会和谐发展。四是要改进和加强户政管理。在全面完成“二代证”集中换发任务的基础上,扎实推进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门楼牌号的编制和换发工作,深化入户访查活动,加强流动人口、重点人口、出租房屋的服务管理和刑嫌人员的列管工作,健全完善派出所综合信息系统建设,严格落实流动人口刑事犯罪案件倒查追究责任制,不断夯实基层基础工作。五是要改进和加强出入境管理。深入推进文明窗口建设,落实《公安机关外国人管理分工配合机制规定》,落实已出台的便民、利民措施,不断拓展服务空间和内涵,树立出入境管理部门的良好形象。 三、以强化队伍正规化建设为基本,进一步营造风正气顺的和谐警营,提升公安机关履行“三大政治社会责任”的组织保障能力。 一要突出政治建警,始终把思想政治工作置于队伍建设的首位,坚持不懈地用十七大精神武装民警的头脑,增强广大民警自觉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切实提高广大民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拒腐防变的能力。在队伍中牢固树立“敬业精业”的理念,致力营造“敬业精业”的警营文化氛围。努力打造一支“勇于开拓,善于创新,敢于管理,精于管理”的领导干部队伍,着力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建设、廉政建设、业务建设,切实提高各级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各级领导干部要作“一盏灯、一面旗和一把钥匙”,衡量领导班子的好坏,主要是实践的观点看政绩、用辩证的观点看主流、用发展的观点看能力、用群众的观点看口碑、用历史的观点看表现。二要突出素质建警,按照市局党委“抓学习促教育、抓教育促训练、抓训练促管理、抓管理促工作”的总体工作思路,把“大教育、大培训、大比武、大轮岗”作为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主线,向教育要战斗力、向素质要战斗力、向管理要战斗力,切实开展好“深化大练兵、苦练基本功”活动。三要突出制度管警,加快公安机关人事制度改革,加强队伍管理长效机制建设,坚持用制度管人。发挥岗位目标考评机制的作用,奖勤罚懒,奖优罚劣,以政绩论英雄,以有为争有位,树立正确的工作导向,最大限度地调动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四要突出从严治警,持之以恒地抓好“五条禁令”的贯彻实施,加大对违法违纪案件的查处力度。加强控申信访工作,强化内外部监督,把公安工作置于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突出从优待警,积极为民警解决生活上的困难,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为民警办实事。加强正气建设,创造风正气顺的干事创业环境。五要突出宣传树警,加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做好公安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建立新型的、良性互动的警民关系,不断提高公安队伍建设的整体水平。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