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交警管理 >> 安全天地 >> 浏览公安
  • 对当前农村道路交通管理的几点思考

    时间:2012年03月11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农村道路四通八达,农村地区摩托车、低速载货汽车、拖拉机数量激剧增长,道路交通人、车、路矛盾日益凸显,特别是摩托车、低速载货汽车、拖拉机的交通违法,严重威胁了农村地区的道路交通安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现根据*县摩托车、低速载货汽车和拖拉机的现状,谈一些加强农村地区交通安全管理方面的思考和建议。

        一、*县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现状

        *县是一个农业大县,辖*镇*乡,**个村民委员会(居委会),全县人口**余万,辖区总面积****平方公里。全县道路通车里程****.*公里。其中,国道**公里,省道***公里,农村公路****.*公里(县乡公路***.*公里,乡村公路***.*公里,村组公路***公里);有驾驶人*****名,机动车*****辆(其中**座以上客运车辆***辆,微型客运车辆***辆,出租车**辆,营运三轮摩托车***辆,摩托车*****辆,其他汽车类车辆****辆,拖拉机***辆)。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摩托车、低速载货汽车和拖拉机成为广大农民群众的交通工具和运载工具,迅速进入农村千家万户。车辆驾驶人成份呈显“多元化”,一车多驾,父子、兄弟同开一辆车等现象十分普遍。由于驾车人成份复杂,文化程度不等,交通安全意识和驾驶技能参差不齐,农村地区摩托车、拖拉机交通违法现象比较突出,潜在着一定的事故隐患。特别是一些无牌无证车辆未投保、无保障。极少数人法制观念淡薄,社会公德低下,发生事故后有的驾车逃逸,有的弃车逃跑,导致案件侦破难、处理难、赔偿难。同时,近年来,城乡道路建设突飞猛进,农村道路部分实现了网络化、等级化、水泥化。农村道路乡乡相连,村村互通,通行条件有了根本改善,但道路交通标志、标线、防护墩等安全管理设施还不完善,潜在着不安全隐患。

        二、引发农村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

        通过对全县****年以来交通事故成因进行分析,发现低速载货汽车和摩托车交通违法是引发事故的重要因素。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驾驶人安通交全意识差,摩托车、低速载货汽车、拖拉机交通违法现象还很突出。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驾驶摩托车不戴头盔、低速载货汽车、拖拉机违法载人、无证无牌、酒后驾驶、超速行驶等交通违法现象在农村地区仍然极为普遍。特别是部分驾驶人认为摩托车、拖拉机主要在农村道路上行驶,一般不上公路、不出远门、不进城,为图省事、图省钱而不办证上牌。由于这些驾车人没有经过正规培训,遇有情况惊慌失措或处置不当,极易发生事故。二是车辆安全状况差,交通事故隐患多。乡村道路上通行的车辆以摩托车、拖拉机占多数。这些车辆中有不少未经车辆管理部门检验合格,安全性能低下,稳定性能较差,且车辆的制动、灯光等安全部件存在有很大的安全隐患。三是交通设施不全、人为设置道路障极易碍引发交通事故。绝大多数乡村道路上湾多、坡陡、路窄及安全防护设施差。另外,人为在道路上堆放建筑物、打谷晒粮,也使道路交通安全系数减少,安全隐患增加。

        三、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思考及建议

        一是完善管理机制,综合治理。摩托车、低速载货汽车、拖拉机的管理是农村道路交通管理的重中之重。交警部门要紧紧依靠党委政府,建立和完善农村交通安全联席会议制度,形成由乡、镇人民政府牵头,村委会、派出所、交警等部门各负其责,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管理格局。形成合力,深化安全宣传,完善交通设施,强化综合整治,消除事故隐患,切实把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基础工作抓出成效。

        二是加强宣传,营造氛围,提高广大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意识。要以深入开展“五进宣传”活动为载体,把加强交通管理,治理影响交通安全突出问题作为转变工作作风的具体行动,进一步深化交通安全“五进”宣传,组织民警开展进农村送法律、送服务、送平安活动,真正使广大农村驾驶人从思想上认识到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发生交通事故的危害性。形成不开交通违法车、不坐安全隐患车,自觉遵守交通法律法规,人人参与交通管理的良好氛围。

        三是摸清底数,强化管理,对所有的机动车要实行户籍化管理。各农村交警中队要熟悉辖区地域、道路、车辆、驾驶人的基本情况,对未办理牌证的车辆和人员,以及已办理牌证的车辆和驾驶人分别建立台帐,做到车车建档、人人建档,并时时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对未办理牌证的车主要登门、入户进行督促和动员。同时针对山区群众办理机动车登记落户手续往返成本高、办证困难的实际现状,交警部门可适时推出便民利民措施,开展下乡登记办证活动,在方便山区群众办证难的同时,促进机动车规范化管理。另外,车管部门要严把车辆登记关和审验关,把好驾驶员的学习、培训和发证关,提高车辆办证办牌率和年检年审率,从源头上把好预防事故第一道防线。

        四是突出重点,严管严治。农村交警中队、执勤点民警及交通协管员要充分发挥农村交通管理主力军的作用,实行中队负责人包乡镇、包村,民警包线、包段责任制,实行激励机制,制定奖惩措施,加大管理力度,采取定人、定车、定时、定责任的工作法,对无牌无证、农用车、拖拉机违法载人、报废车、拼装车上道路行驶、酒后驾车、不戴头盔等重点交通违法行为进行严查严纠严处,规范道路行车秩序。在管理中,要及时掌握农村赶集日、学生收放假、丧喜事等群众活动情况,科学安排警力加强管理,采取日常检查与定点检查相结合,日常查纠与不定期整治相结合,保持整治力度。要有重点地加强傍晚、凌晨和午后等重要时段和危险路段对轻型货车、拖拉机和摩托车的管控,严防违法载人、无证驾驶、酒后驾驶等违法行为引发交通事故。特别是对无牌无证违法行为,要做到发现一起,依法查处一起。要通过严查严处,最大限度地减少摩托车、拖拉机的交通违法行为,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农村地区道路交通事故。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县城摩托车被盗现状与对策
  • 下一篇:推进全州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再上新台阶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