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环境阻碍和谐警民关系的因素及对策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网络空间不断膨胀,网络时代的到来给公安工作带来了新的考验。眼下,公安系统正在开展和谐警民关系建设,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对公安工作的本质要求,是做好新形势下社会稳定工作的根本保证。公安机关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到加强和谐警民关系建设对于强化公安职能作用、提升公安工作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进入信息化时代,网络环境对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产生着深远影响,应该引起公安机关各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现就网络环境下阻碍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因素及对策谈一点肤浅看法:
一、当前网络环境下,存在的阻碍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因素及原因
(一)部分公安民警执法素质不高,经不起网络舆论的考验。由于部分民警自身执法素质不高,存在侵犯群众利益的问题,致使公安机关在网路舆论面前极其被动,经不起网络舆论的检验。受传统观念和根深蒂固的执法习惯影响,少数民警的执法理念没有彻底转变,总认为公安机关就是管理机关,人民警察就是“管人的官”,特别是在执行公务时,总认为只有提高嗓子吼一吼、叫一叫,群众才会 “俯首称臣”,在群众面前才能展示出人民警察的“魄力”和“威严”,甚至以管人者自居,动辄训斥人,重者耍特权、抖威风、逞强好胜、执法犯法,往往将矛盾激化。由于公安队伍自身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在网络环境下,被激化的警民矛盾和公安机关不合理的执法活动通过光缆或电磁波以惊人的速度迅速传播,在人民群众的心目中,警察队伍的良好形象受到影响,必将极大地阻碍和谐警民关系建设。
(二)公安系统网络环境建设滞后,网络宣传无法满足工作需要。公安系统的网络建设相对于当今社会的信息化进程来说是滞后的。新形势下,落后的网络建设已经不能够满足公安工作的需要,甚至给公安队伍建设托后退。眼下,国际互联网发展速度很快,广大网民在实现资源共享的同时,还在互联网上享受着言论自由的权力,不可避免,很多抨击公安队伍形象的言论也会在网上恶意传播,影响着人民大众对公安队伍的正确认识。如何在互联网上主导主流言论,让公安机关执法为民、立警为公的良好为民所知?根本在于公安系统网络环境建设,只有建立强大的网络宣传平台,加大网络宣传力度,才能让老百姓更了解公安工作,更理解公安干警,从而才能实现警民关系和谐。
(三)互联网恶意炒作公安负面因素,误导群众而影响警民关系和谐。互联网络缺乏有效监管,人民警察始终处在维护社会稳定的前沿阵地,不可避免的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在当今互联网时代,一些网络评论、网络宣传为了吸引读者眼球,涉警舆论失真失实甚至恶意炒作而影响警民关系和谐。对“涉警”问题总是喜欢以点带面或推波逐浪,夸大揭露阴暗面,进而对公安机关大肆批评,无限放大公安队伍中的负面因素,否定主流,致使公安工作陷于被动;甚至少数别有用心的人捕风捉影,在互联网络上歪曲事实进行炒作,直接危害了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认同感,严重影响和谐警民关系建设。
二、网络环境下加强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公安工作从根本上说就是群众工作,人民群众是公安工作的重要依托和力量源泉,坚持群众路线,建设和谐警民关系,是公安机关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客观需要和必然选择,也是公安部近期提出的公安工作“三大建设”之一。不管网络环境多么复杂,只要各级各部门从加强公安机关自身建设、优化执法环境等方面入手,不断改进差距和不足,努力提升工作质量,着力满足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和新愿望。同时,加强公安系统网络环境建设,在实现内部网络资源共享的同时,加强外部网络建设,加大对外宣传力度。通过网络平台把让人民警为人民的良好形象宣传出去,让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成为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一个暂新的平台,从而实现警民关系和谐,促进公安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一)加强公安系统内部建设,不断提高干警执法素质。从加强公安系统内部建设抓起,强化公安队伍管理,加大执法监督力度,规范干警执法行为。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培训,努力提高干警综合执法素质。进一步深入开展执法规范化建设,坚持理性、文明、公平、公正的执法为民思想。只要公安队伍的整体素质上去了,在日常工作中就能少出问题,甚至不出问题。真金不怕火炼,公安机关正当的、合理的执法行为,不管网络环境多么复杂,都能经的起网络舆论的考验。公安队伍较高的执法素质必定会得到群众认可,从而推动和谐警民关系建设。
(二)加强警民沟通联系,提高便民服务质量。公安工作的根本就是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为了群众,开展公安工作必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日常工作中,只有加强同人民群众沟通联系,才能增进公安干警和人民群众的感情,得到群众的理解和认可,从而从群众中获取对我们工作有促进作用的信息。只有和人民群众联系密切,才能够近距离了解他们的心声和诉求,掌握他们的思想脉搏和需求,从而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切实为人民群众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公安机关实实在的惠民行动,人民群众也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从而理解和支持公安机关开展工作。网络环境是一个言论自由的平台,群众对公安工作的认可,也会在网络平台上得到体现,从而把人民警察为人民的良好形象宣扬出去。这时,人民群众就成为了宣传公安机关良好形象的主力军,从而实现警民关系和谐,促进公安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三)加强网络沟通联系,促进警民理解认识。充分利用互联网快速通信和信息共享的优越性,通过QQ、MSN及电子邮件等网上聊天通信工具,快速便捷的倾听群众心声和诉求,并对群众的合理诉求及时给予答复。同时,加强公安机关互联网论坛建设,把公安机关的执法活动、工作动态及惠民利民政策,及时在论坛上向群众公布,接受群众的点评和建议,针对群众提出的建议和意见,不断完善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以达到群众的满意。通过开诚布公的接受群众监督,让公安机关的工作更加透明化,消除了人民群众的误解,增进群众对公安工作的理解和认识,从而促进和谐警民关系建设。
(四)加强网络人才培养,扩大对外宣传力度。不断吸收高素质网络人才进入公安队伍,为公安系统的网络建设注入新鲜血液,以满足复杂网络环境下公安工作需要。同时,组建网络人才库,把网络建设做为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来抓,不断提高公安系统网络建设水平。利用强大的网路平台,大力宣传公安机关执法为民,服务群众的事迹,把公安机关“保民、亲民、爱民”的工作实际通过网路舆论宣传出去,让老百姓了解公安队伍,理解公安工作,从而为和谐警民关系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