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警务文艺 >> 诗歌散文 >> 浏览公安
  • 青春无悔

    时间:2012年05月29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我们从晨曦中走来,身上背着昨天的故事,脚下踏着历史的尘埃。一路风雨带着欢笑,一路歌声伴着豪迈。

        我们从夜色中穿行,头顶举着闪亮的金盾,心里装着人民的平安。一身正气奉献青春,一身正气铸造辉煌。

        从警七年来,我先后做过事故内勤,户籍内勤、岗位的不断变换,工作的普普通通,平平凡凡都丝毫没有改变过我对公安工作的执着和热爱。虽然不能象男民警那样侦查破案、出生入死、但2000多个日日夜夜却让我真正感受到了警察的苦辣酸甜,深深的体味到了警察的艰辛和危险。

        有多少个漫天飞雪、雾气弥漫的黄昏,我们冒险摸索前行;有多少个月满中天、夜深人静的夜晚,我们在蜿蜒的山路上抢救伤员;有多少个举国欢庆、合家团圆的时刻,我们的战友昂然屹立,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在车水马龙的氛围中,我们用一颗真诚的心丈量无数个夜晚的漫长;在亲人焦虑和等待中,我们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美丽的山城。都说执法为民的最高境界就是要把人民当父母,把群众当亲人。可家中的父母、亲人却是我们心底最软最痛的一部分。我曾是一名基层派出所的户籍警,每天大量繁琐的工作就是办理户籍业务,接受群众的咨询。老百姓听不懂,我一遍一遍的解释,老百姓记不住,我给他写在纸条上。在与老百姓交流的过程中,我深刻的认识到,在我们身上承载了辖区群众太多的殷切的目光。所以当我看见他们排起长队时,当我看见时钟早已走过十二点时,我毫不犹豫的坚持送走最后一位老百姓,因为,路不好走,老百姓来一次不容易,我们是窗口单位,服务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老百姓对人民警察的评价。尽管此时,我心急如焚,家中几个月大的女儿正嗷嗷待哺,可我没有选择的余地。

        在第六次人口普查中,我们发现有的老人存在重户现象,两个儿子家各有一个户口,而且儿子们都在挣老人的户口。我们敏锐的辖区民警发现了其中的蹊跷:老人每月有固定的低保金和高龄补贴收入,村里的林地分配、各种补贴都是按人头算,他们挣得不是老人的抚养权,而是老人的钱。*村就有这样一户,高氏兄弟不仅不孝顺而且挣得反目成仇。我们通过走访村干部,邻居后,根据老人的意愿将她在小儿子一户中的重户删除掉,老人顺利的回到大儿子家安享晚年。老人抹着眼泪对我说:姑娘,你不知道,两个户口可把我害苦了,这下好了!之后,我们将辖区重户老人全都统计出来,逐户排查,逐户走访,公平、合理的解决了每位老人的重户问题,使老人的养老有了归属。户籍工作就是这样,看似简单,其实关系重大,亲民爱民,就体现在我们细致的工作中。

        也许我们做的还不够好,因为老百姓依然怀念五六十年代那种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治安环境;他们希望看到校园里的孩子们在温暖的阳光下笑靥如花;他们不想见到繁华街市再有流血和暴力;他们关注人民警察是不是真的改变了“冷、横、硬、推”的工作作风;他们拿现在和过去比较,依然有意无意的说,看过去那些党员,那才叫共产党!

        仔细想想,不是群众对我们要求高,是我们做得真的还不够好!所以我们提出了:争做阳光警察、争创阳光警队、打造阳光警务。为的是什么?就是为了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严峻的执法环境使我们深感肩上重担的压力,为此我们牢记宗旨,把人民群众的满意做为第一标准,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去执法,去工作。

        在和平年代我们选择的是最累的职业,但是我们也得到了最好的回报:*县在我们的守护中越来越和谐,社会治安不断好转,一家家企业因良好的治安环境不断发展壮大,生意走出国门。

        虽然苦,虽然累,但我们无怨无悔!不是每一个人每天都可以面对生死,但是警察会!不是每一份职业都是忙得天昏地暗,但是警察是!每当我看到那在夜幕苍穹下闪烁的警灯时,每当我看到那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依然巡逻在大街小巷的民警时,我相信当有一天我们都白发苍苍的时候,透过如水的岁月,穿过一生的纷繁,看得见的繁华落尽,生命中唯一生动的、鲜亮的就是这段从警的经历,作为一名人民警察的光荣。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让警徽熠熠生辉
  • 下一篇:低调从警 老实做人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