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基层一线民警心里素质的实践与思考
加强民警队伍建设,不仅要依靠完善制度、开展培训等,也要考虑民警心理素质这一内在因素。具备较好的心理素质可以成为提高民警政治素质、纪律素质和业务素质的内在动力,反之则会成为阻力。我结合对基层民警开展的一次心理压力调查,就如何增强基层民警的心理素质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当前基层民警的心理素质情况 基层民警长期奋战在公安工作的第一线,从事的工作紧张繁重,并且受到社会、家庭、生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心理上必然承受一定的压力,而持续不断和过重的心理压力会使民警产生紧张、焦虑、压抑、烦躁、沮丧、挫折感、易激动等心理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对民警的身心健康带来损害。我们通过对市局**个基层所队的***余名民警进行调查,归纳出当前基层民警的心理素质情况: (一)基层民警普遍存在心理压力。调查中,基层民警普遍反映,部分基层领导注重完成业务工作目标,对完成业务工作任务的要求过高,再加上各单位之间竞争激烈,使得基层民警即使完成了既定工作任务也不能得到及时休整,心理压力明显存在。另外,在调查中还发现,有**%以上的民警认为思想政治工作仅仅是教育人、警示人,保证队伍不发生违法违纪问题,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产生片面理解,忽略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促进作用。 (二)基层民警长期处于紧张、重叠、交叉的慢性应激状态中。调查反映,因工作繁杂无规律而引发精神紧张的,责任民警占到**%以上,刑侦民警占到**%,治安民警占到**%,巡警占到**%,而且是工作内容越繁杂的警种,就越容易产生消极、厌战等情绪。 (三)基层民警容易出现烦恼、焦虑等现象。通过调查,有**%的民警表示,平时因为工作非常紧张,没有更多精力顾及家庭,即便是歇班和下班后,回到家中也是做些家务劳动、睡觉休息,基本没有什么业余生活。同时,由于家属下岗造成民警家庭经济紧张,难以改善居住条件、生活条件,也是部分民警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四)部分民警的积极性和荣誉感受到挫伤。调查中,我们了解到派出所民警和巡警与群众接触最为经常、最为密切,对这个问题的反映也更加强烈,普遍提出因为害怕出现纰漏、发生问题,工作起来缩手缩脚,逐渐在心理上影响到职业自尊。另外,还有**%的民警认为不应该从事一些非警务活动,有**%的民警对不得已从事一些非警务活动无可奈何,只有机械式地听从上级安排,按要求完成任务,工作积极性受挫。 二、基层民警排解心理压力的主要方式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基层民警在承受沉重的心理压力时,根据自身情况不同,分别采取了不同的方式舒缓心理压力。 (一)思想理智,积极应对。这部分民警思想豁达,工作责任心较强,业务素质较高,能够适应快捷的工作节奏,即便是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也能够及时理解上级的工作意图,变压力为动力,实现工作压力的正常传递,尽职尽责地完成任务。同时,他们对社会上的一些现象,能够冷静分析,理性思考,理智、客观地对待和处理。 (二)态度消极,得过且过。这部分民警态度消极,对工作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领导让干什么就干什么,虽然也能完成下达的工作任务,但只是按部就班、缺乏创新,甚至敷衍了事、消极应付。对领导没有安排的工作,则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缺乏应有的团队协作精神。 (三)心高气盛,疲于应付。应该说,这部分民警都有干好本职工作的强烈责任感,但是由于业务知识的欠缺、业务能力的不强,对当前的工作节奏、工作要求,在思想上、精神上、心理上准备的不够充分,在安排工作时捉襟见肘、顾此失彼,心理压力不断增大,进而觉得工作越来越难干,逐渐产生畏难情绪。 (四)共济失调,易于转化。由于有些民警心理素质较差,面对长久的心理压力,难以用有效手段自我减压,体现在实际工作中,就是无法控制自己情感、稳定自己情绪、把握自己的行为,并易于向两个方面转化。一方面,是莫名其妙地烦躁不安,一旦遇有外界刺激,就会出现言语失常、行为冲动等过激情况,如审查嫌疑人时刑讯逼供、接待群众时态度蛮横等,就有这方面的心理问题;另一方面,是长期的心理压力逐步成为思想上的包袱,出现了情绪低落、无精打采、抑郁消沉等消极现象。 三、增强民警心理素质的几点思考 增强民警的心理素质,提高民警的心理承受能力,归根到底要依靠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三观”教育和执法为民教育,引导民警正确认识当前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和社会发展变化。要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把思想政治工作做深、做细、做活,从根本上扭转民警的思维方式,不断激发民警的工作活力,进一步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努力在队伍中营造积极向上、拼搏进取、和谐发展的浓厚氛围。 思考一:要善于了解和掌握民警的心理,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首先,作为领导干部必须从思想上杜绝单纯追求业务成绩、忽略思想政治工作的错误认识,要发挥出每名民警的积极作用,最大限度地提升警务效能,把工作干到位,又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爱惜警力,科学用警。其次,要加强调查研究,及时摸清民警的思想动向,找准工作、学习、生活中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思想问题,全面、系统、客观地分析深层次原因,因势利导,顺势而行,帮助民警缓解心理压力,增强民警的心理素质。第三,要经常性地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站到民警角度审视问题,想民警之所想,急民警之所急,尽力为民警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 思考二:要高度重视激励作用对民警的影响,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总的来讲,基层民警都有干好工作、创造成绩、展现自我的强烈愿望,激励手段对促进民警的成长进步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是激发队伍活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借鉴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从五个方面激励民警。一是正确看待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民警物质需求,竭尽所能地帮助民警解决他们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用物质来调动民警的工作积极性。二是切实维护好民警的合法权益,特别是对侵害民警执法权益的行为,要理真气壮地依法严肃处理,坚决保障民警的正当执法权益,并为受到侵害的民警正名,努力为民警创造良好的执法环境。三是注重发现、培养、选树工作中的先进典型,切实做好这些先进典型的对内对外宣传工作,大力弘扬队伍主旋律,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对公安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进一步增强基层民警的职业荣誉感。四是健全基层民警工作绩效的考核机制,严格落实各项奖惩工作措施,充分发挥出绩效考核的激励、调控和导向作用,不断激发民警奋发向上、开拓进取的上进心。五是为基层民警设置一些操作性强、切合实际的短期工作目标,引导民警完成这些短期目标中培养自己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思考三:要开辟多种帮助民警释放压力的渠道,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加强民警队伍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保障和促进各项公安保卫任务的顺利完成。从科学的角度来讲,对基层民警存在的心理压力不能一味地逃避,甚至采取压抑的方法解决,否则不仅于事无补,甚至会造成民警的心理抵触,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让民警释放压力,始终以良好的精神面貌、端正的工作态度干好各项本职工作。比如,可以采取领导与民警对话的方式,让民警把憋在心里的话讲出来,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释放民警的心理情绪,帮助民警舒缓心理压力;可以采取召开座谈会、生活会的方式,让民警的思想见面,加强相互沟通,畅所欲言,互相启迪;可以开通领导联系信箱,让民警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促进工作的一些好意见、好建议提出来,共同解决,共同研讨;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不断丰富警营的文化生活,陶冶民警的情操,为民警创造愉悦的和谐氛围。思考四:要广泛普及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心理学是专门研究人的心理规律的学科,广泛普及和正确运用心理学知识,对加强公安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在当前民警心理压力普遍较大的情况下,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普及心理学知识,帮助民警提高对各种心理压力的自我调节能力,努力培养民警良好的心理素质。特别是主抓队伍建设的职能部门和各级领导干部,要不断丰富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形式,把所学到的心理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有目的地组织开展心理训练、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用科学的手段解决好民警队伍在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保持整个民警队伍的生机与活力。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