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交警管理 >> 安全天地 >> 浏览公安
  • 小议“春困”对道路交通安全的不利影响及防治对策

    时间:2012年07月17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春困”本是季节交替中人们生理机能的一种自然反映,然而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方面,“春困”现象却不容忽视。因“春困”导致驾驶员疲劳驾驶行为呈不断上升的趋势,甚至引发道路交通事故的案例近年来在全国各地屡见不鲜。我们交管部门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预防和治理,才能更好地预防和遏制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下面,笔者结合实际,简要谈一谈“春困”对道路交通安全的不利影响及防治对策。

        一、两个不利影响

        一是“春困”让人产生疲倦,导致开车精神不集中,如果夜间出行增多,超速、超载、随意停车休息更易导致车祸发生。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春天气候湿润,白昼长,夜间短,很多人都有睡不醒的感觉,常常处于疲倦的状态,甚至开车时打盹。很多人喜欢在晚上开车货运、出去散心、聚会或者参加社交活动,为了赶时间不顾浓浓“春困”随时袭来,大肆超速、超载、随意停放车辆休息而忽视交通安全。

        二是“春困”袭击值勤民警,使得工作效率不高。我们交警在长期超负荷运行的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中,到了春天犯困也较为突出,见到交通违法行为、事故安全隐患、危险路段时熟视无睹,管事率不高,造成交通违法行为得不到及时制止,事故安全隐患得不到及时消除,危险路段得不到及时整改,极易发生交通事故。有极个别民警在开车巡逻、路面检查时因为犯“春困”,思想麻痹大意,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发生意外事故。

        二、三点防治对策

        一是加强“春困”危害的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提高认识及防范意识。要注重普及预防“春困”的科学知识,提醒广大驾驶员合理安排户外活动,并拓展渠道,深入公路运输企业、农村、学校、单位、驾校等加强“五进”交通安全宣传教育,重点放在“春困”引起的疲劳驾驶、超速驾驶、超载行驶、酒后驾驶、夜间行驶等当中。巡逻民警应当用警报器、喊话的形式提醒驾驶人消除“春困”而安全行车。同时将路面电子显示屏,滚动显示“春困”的危害、防范及宣传标语,形成一个多渠道、广普及的预防“春困”科学知识的社会环境。

        二是加强对广大道路交通行为人的自律教育。有些人因不良嗜好,夜间泡网吧、搓麻将等,为了多赚钱而疲劳驾驶,没日没夜的开车营运,则会在“春困”的基础上困上加困,如果不加强自律教育,势必会导致春季道路交通事故的高发。对此,我们应以警醒促自律,通过广泛深入的警示教育,使大家意识到困倦是引发交通事故一大祸根,在保持清醒头脑和旺盛精力的情况下开车,是杜绝交通违法预防交通事故的前提条件。只有摆正生命与嗜好,生命与金钱的关系,才能牢固构筑遏制春季交通事故高发势头的防线。

        三是整治“三超一疲劳”常态化,加强值勤民警的自身安全防范工作。对疲劳驾驶的,一律强制休息,解除疲劳再让他们继续驾驶;有条件的立即更换驾驶人。对“酒驾”的,一律从严处罚。同时,加强对道路的夜间监管。以设卡检查和巡逻相结合的方式,严厉查处“三超一疲劳”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我们值勤民警如果发现自己有“春困”发生,不要硬撑着在路面拦截检查车辆或驾驶车辆巡逻,应及时更换。平时,应相互注意身体状况,发现谁有“春困”现象,立即叫停继续执勤。特别是在夜间,应提前养足精力,保持足够的休息时间,确保以旺盛的精力投入到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之中。

        “春困”常常困扰着每一名道路交通参与者,笔者相信,只要我们高度重视,不等闲视之,适时采取强有力的对策,标本兼治,就一定能化解“春困”带来的不利影响,奏响春天的和谐乐章。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推进全州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再上新台阶
  • 下一篇:公安机关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不能作为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