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交警管理 >> 交通法规 >> 浏览公安
  • 浅析涉牌类违法行为表现形式、成因、危害及治理对策

    时间:2012年08月04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在经济高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的大环境下,驾驶员素质参差不齐及交通安全意识淡薄成为制约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发展的瓶颈,特别是在涉牌类违法这一故意为之行为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通过遮挡号牌、变造号牌、伪造号牌、污损号牌等规避电子警察的抓拍,随之而来的是在路面行车过程中超速、不系安全带、穿插、停车等更加肆意猖獗,给路面安全行车带来极大安全隐患。现笔者结合所在大队近期开展的高密度、高强度、高压态势的涉牌类专项整治工作,浅析几点个人看法。

        一、涉牌违法行为的表现形式

        (一)遮挡号牌类。主要是违法驾驶员使用光碟、卫生纸、卡片等对号牌的一部分进行遮挡,使得电子警察在抓拍该类车辆违法行为时,不能识别全部车牌,一般情况下,这种号牌都是真牌。

        (二)覆盖号牌类。这类违法行为一般在节假日期间较为集中,往往是通过“百年好合、永结同心、心心相印”等结婚用的字幅将车牌进行全部覆盖,并在被查处时称自己是正去接亲或者刚接亲忘记撕掉,一般情况下,这类车如果是一个车队可能是真正接亲车队,如果是一辆车极可能是通过接亲幌子实施违法。还有一种就是通过使用迷彩布对号牌进行覆盖,试图通过冒充军车等特种车辆蒙混过过关。一般情况下,以上车辆也是真牌。

        (三)翻转号牌类。这类违法行为已经比较少,一般在较高档的车才能发现。主要是驾驶员通过购买号牌自动翻转装置,在路面行车过程中翻转为假车牌,在发现前方有交警执勤时瞬间翻转为自己的真车牌。

        (四)喷涂或粘贴特殊材料类。这类违法行为主要是驾驶员通过在号牌上喷涂或者粘贴特殊的反光材料,使得电子警车在抓拍时,照片全部或者部分曝光,从而不能拍得清晰的招牌规避处罚。

        (五)污损号牌类。污损号牌主要发生在一些陈旧的车辆及一些大型货车中,该类车辆主要是在行走乡间泥泞道路或者雨后造成的,一部分驾驶员是未能及时发现车牌被污损,也有一部分驾驶员是明知号牌已经污损但不擦拭干净,企图逃避电子警察抓拍。

        (六)使用假牌类。这类违法行为一般是驾驶员主观故意之行为,通过悬挂捡来真牌或者买来的假牌进行悬挂,从而在路面行车过程中肆意违法,这类违法行为要求执勤交警必须有丰富的拍照识别能力,一般较难查处。

        (七)不按规定悬挂类。该类违法行为主要是驾驶员故意将号牌摘下,方面在行车中肆意违法而不被抓拍到。

        以上是笔者在近期涉牌涉证专项整治中对查处的违法行为进行的一个笼统归纳。当然,涉牌类违法行为可能远不止这些,有待于民警在路面执勤中去发现。

        二、涉牌类违法行为多发的原因

        (一)为了规避电子警察抓拍,肆意违法。通过在好派上做文章,让电子警察在抓拍违法行为时不能全部或清晰记录车牌,让交警部门在录入违法性信息时不能查询号牌真实信息,给违法行为上网带来一定难度。这让驾驶人错误地认为,故意遮挡、污损机动车号牌完全可以逃避“电子警察”的抓拍,导致驾驶人为所欲为,特别是一些社会青年更以超速行驶为荣,想怎么开就怎么开,想开多快就开多快,社会影响恶劣。

        (二)该类违法行为处罚力度不够。故意遮挡、污损或不按规定安装机动车号牌的,处200元罚款、扣6分。这致使一些驾驶员遮档、污损、不装车辆号牌,与自己超速、不系安全带而获得的利益来讲,显得微不足道,万一在高速上超速50%,驾驶证都可以吊销,虽然一次扣6分,但相对来说处罚的更轻微,进而让驾驶员铤而走险。

        (三)封建迷信因素作怪。现在人们结婚,讲求场面,每到良辰吉日,总能看到成群结队的送亲车辆,每一台送亲的车辆上,其号牌都被写有吉利话的字幅所覆盖。送亲完成后,车主或者驾驶人没有及时去除号牌上的覆盖字幅;另外,中国人有过年在车辆前放鞭炮,在车辆号牌上贴福字的习惯,也是讲求大吉大利的表现。

        (四)驾驶员的侥幸心理作祟。一般来说交警执勤点都是在收费站、服务区,而且车辆正常行驶过程当中是不允许交警拦截车辆,更不能追车。所以部分驾驶员在正常行驶过程中将号牌遮挡或是不安装,在临近交警执勤点或是收费站将这些违法行为自行消除。

        (五)人情社会说情风难以杜绝。一般来说车辆被电子监控拍摄后传到网上很难消除,而如果因为遮挡、污损、变造号牌等违法行为被路面执勤交警现场发现,驾驶员可以利用社会关系,找熟人讲情达到轻处或是不处罚的目的。

        当然,造成涉牌类违法行为的原因还有很多,在此不一一列举。

        三、涉牌类违法行为的危害

        (一)干扰正常交通秩序。存在涉牌类违法行为的机动车辆,严重超速,随意变换车道,严重扰乱了正常的交通管理秩序,极易造成各类道路交通事故。

        (二)危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这些违法驾驶员无视道路交通法律法规,造成了严重的交通安全隐患,给遵章出行的车辆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时刻危害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损害了交警严格执法形象。涉牌类违法行为的大量存在,引发了遵纪守法的交通参与者的不满,长此以往,必将影响交通警察严格执法的良好社会形象。

        (四)给他人生活带来干扰。使用伪造、变造机动车号牌的违法行为人所使用的虚假机动车号牌很多相对应的是另外一辆正常使用的车辆。而电子警察还无法自动识别车辆号牌真伪、是否变造。在实际操作中,只有通过法制民警审核,通过核对车辆信息等,如果两辆车车型完全一致,将造成被套用车牌的车主无辜蒙受损失。

        (五)让群众对社会公平公正产生质疑。以遮挡、污损、不按规定安装或者未悬挂机动车号牌,变造、伪造机动车号牌以及使用其他车辆号牌,在一定程度上能规避“电子警察”对其交通违法行为的抓拍,逃避了处罚,从而引发了那些正常悬挂车辆号牌的驾驶员和车主的心理失衡,感到守法“吃亏”,违法“便宜”,造成了社会公平公正失衡。于是有更多的驾驶员和车主加入规避“电子警察”监控的行列,也滋生了更多的蒙骗“电子警察”的各种“怪招、绝招”。

        四、治理涉牌类违法行为之对策

        (一)专项整治常态化。一方面要强化常态化管理,避免出现时松时紧的现象,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不放人情车,不办人情案,罚款加扣分决不姑息。在全社会营造高压严管态势,震慑有故意遮挡、污损机动车号牌念头的其他驾驶人;另一方面加大对重点时段、重点路段和重点车辆的检查力度,经常组织开展集中整治行动,使故意遮挡、污损、套牌、假牌机动车号牌的严重交通违法行为露头就被查,查后与电子监控进行比对,将企图通过遮挡、污损套牌、假牌等逃避超速、违法停车行为的处罚,一并处罚到位,让驾驶人不敢实施此类违法。

        (二)宣传教育多样化。要以典型案例,突出对遮挡、污损机动车号牌,不按规定安装、未悬挂车辆号牌,以及变造、使用假牌、套牌危害性的宣传。对于屡教不改、多次违反规定的,要在报纸、电台上予以曝光。

        (三)日常管理源头化。车管部门在年审验车时,要从严把关,把号牌的检验作为一项主要内容来进行。号牌污损、破旧的一定要更换,放大号不清晰的重新喷涂,保证车牌及放大号的清晰完整。在路面管理中,正常的路面执勤时,要严查遮档、污损机动车号牌的违法行为,发现一起,依法从严处罚一起,在驾驶员的心目中起到震慑作用,始终保持对故意遮挡、污损机动车号牌的高压态势。

        总之,涉牌类违法行为的大量存在,是文明交通示范高速公路创建这首大合唱中的不和谐音符。要根治涉牌类违法行为,不是交警一家的责任,在此,笔者希望全社会都动员起来,发动一场攻坚战!让违法者无处遁形。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如何看待科技信息化建设在交通管理工作中的地位
  • 下一篇:浅议如何把握处理交通事故案件中合法与合情的尺度问题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